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共建的联合技术委员会(JCT1)下的第36分技术委员会(SC36),简称ISO/IEC JCT1 SC36,是负责"学习、教育和培训中的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国际组织。第24届ISO/IEC JCT1 SC36全体委员会议、工作会议于2011年9月9日-17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来自44个国家成员单位的专家8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ISO/TC184/SC5(国际标准化组织第184技术委员会-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体系结构、通信和集成框架(Industrial Automation Systems and Integation/Architecture,Communications and Integration frameworks)第4工作组(WG4)会议于2005年9月20~25日在德国举行,参加人员有来自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的10人。主要议题是:制造软件互操作性能力的规范化描述。(Manufacturing software capability profiling for interoperability)。  相似文献   

3.
国际标准化组织道路车辆技术委员会摩托车分会污染与能源专家工作组第32次会议(ISO TC22/SC22/WGl732th Meeting)于2001年3,91日~2日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举行。  相似文献   

4.
国际标准化协会(I.S.O)所属砖砌体结构技术委员会(I.S.O/TC149)已于十月上旬在西柏林开完成立大会,我国为该会"P"成员.大会决定在TC149下设立三个学科,SCI为无筋砌体,SCⅡ为配筋砌体,SCⅢ为试验方法.SC I、SCⅢ的秘书国为英国,我国当选为SCⅡ(配筋砌体)的秘书国.  相似文献   

5.
前言     
由国际标准组织ISO/IEC JTC1 SC 36主办,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市科学与技术委员会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具体委托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的第24届ISO IEC/JTC1 SC 36全会、工作组会议及开放论坛,于2011年9月9日-17日在中国上海召开.开放论坛历来是SC 36工作会议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结合标准的研究和应用,交流探讨教育信息化技术发展趋势.本次开放论坛的主题为"学习、教育和培训领域的新技术与标准化——产学研合作创造教育信息化未来".教育信息技术标准研发领域的国际、国内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9个论坛议题展开讨论,共同分享学习、教育和培训领域中信息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标准研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1997年9月4日,辽宁省高教学会学报研究会第5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0次学术年会在沈阳电力专科学校隆重召开,来自全省50所高校近100名学报编辑和编辑工作者参加了本次会议,省教委、省科委、省期刊协会等单位的有关领导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10月8-11日,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办、重庆邮电大学和ISO/IEC JTC1/SC6中国对口委员会承办的"ISO/IEC网络层、传输层和未来网络国际标准工作会议"在渝召开。来自芬兰、韩国、日本、中国及美国IEEE等国家成员体和标准组织的50余位正式代表参会,近20位信息技术领域国际标准化顶级专家齐聚重庆,与会人员就系统间通信与信息交换领域中的网络层、传输层,以及未来网络的国际标准制订等众多  相似文献   

8.
学术活动     
国际泥炭会议(IPC)1980年8月17—23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德卢斯市召开了第六届国际泥炭会议,有77个图家500多位代表参加,是历届会议中最盛大的一次泥炭科学讨论会。我国由煤炭部、教育部和科学院的四个单位7名专家、教授组成的代表团第一次参加了这类会议,得到了各国代表的热烈欢迎,在会上宣读了  相似文献   

9.
报道10月10日,省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长办公会议在长沙召开,理事长、省安监局副局长许冬生,副理事长、湖南煤监局助理巡视员彭新其,省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秘书长雷渊德出席会议;涟钢集团、白沙煤电集团、常德卷烟厂、中石化湖南长沙分公司、湖南华润电力鲤鱼江公司等七个副理事长单位的代表,副秘书长徐志胜、旷裕光、李总根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秘书长雷渊德的工作报告。会议认为省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闭幕以来,秘书处按照第四届理事会的安排,认真落实第四次代表大会确定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方针,发动和组织会员积极开展活动,促进了…  相似文献   

10.
国际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研究进展迅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3月16-22日,国际标准化组织信息化学习、教育和培训技术标准委员会(ISOhEC JTC1SC36)第17次全体工作会议在韩国济州举行,来自全球30余个国家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作者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1.
ISO/TC184/SC5的工作范围是自动化系统与集成体系结构,通信和集成框架,“集成”正是我国制造业信息化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包含了一系列要突破的关键技术,是“十一五”期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的重要发展领域。同时,“集成”也是软件质量保证、软件互操作和软件重用等重要技术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2.
闫傲霜女 1963年生人现任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外事处长,全国消毒技术与设备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2000年度政府特殊津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学位1995年入选新星计划,在国际上第一个发表完整的“火丝菌辐射抗力研究”的科研成果,2001年3月完成专家鉴定,认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96年以来,先后获得3项国家专利,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7篇,合作著作一部(5万字),主持制定国家标准一部(10部字),编写宣传教材一份(4万字),其中12篇英文论文全部发表在国际一流杂志和国际重大学术会议上,7篇为 SCI 收录。1999年应邀成为第十一届国际辐射加工大会海外主席、“安全与法规”分会场主席,并到会宣读两篇论文,成为该会议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海外主席,再次为祖国赢得荣誉。1997年,作为我国第一位专家代表参加国际标准组织 ISO/TC198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七月二十四日至八月二日,在伦敦新落成的外堡大会堂举行了第十三届国际博物馆协会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发展中世界的博物馆”。会议期间,东道主国家还举办两个临时展览会,即博物馆器材和  相似文献   

14.
人类脑计划     
《科技潮》2002,(1):49-51
今年10月4日至5日,我国科学家赴瑞典参加了人类脑计划的第四次工作会议,成为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又一项国际性科研计划——人类脑计划的第20个成员国,从而和国际同行一起向这一“科学堡垒”发起了冲刺。那么,究意什么是人类脑计划、人类及计划将给人们带来什么呢?本文式图全面介绍该  相似文献   

15.
一、概况1.第五届国际断裂会议于81年3月29日至4月3日在法国 CANNES 举行。这是四年一次的国际大会,到会代表共600多人,会上报告论文300篇,大会邀请报告15篇。会上报告的论文全部收入文集,共五本。这次大会由“法国冶金协会”负责筹备和组织。组织委员会主席是 D.FRANCOIS,秘书长是 J·POIRIER.2.国际断裂会议最初是由日本的 T·YOKOBORI 教授发起的,并且于1965年在日本举行了第一次大会。第二次大会是1969年在英国举行的。第三次大会于1973年在西德举行。第四次大会于1977年在加拿大举行,我国曾派四人参加。每次大会要改选执行  相似文献   

16.
科技直通车     
浙江:分析测试协会召开第三次会员大会11月22日,浙江省分析测试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在杭召开。省内100多名协会会员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7.
简讯     
<正> 第四届格罗斯曼广义相对论会议于1985年6月17日至21日在意大利罗马举行。这是一次国际性的学术会议,组织委员会由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霍金(S·Hawking),温伯格(S·Weinberg)萨拉姆(A·L·Salam)等组成。参加会议的有世界各国的物理学家二百余人。我国国内有三位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我院院长陈之航教授于1986年12月10日至12月25日访问了美国贝勒大学)BayloUniversity)、迈阿密大学(University of Miami)和卡里尔公司(Carrier Company),并参加了第四届迈阿密国际多相流和颗粒现象会议。在访问期间,陈院长和贝勒大学校长雷诺兹(Herbert H.Reynolds)先生、副校长贝柳(John S.Belew)先生进行了两次正式会谈,  相似文献   

19.
由美国国防防御准备协会弹道部主办的第12届国际弹道会议于1990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美国圣·安东尼奥市召开。会议共录用了21个国家的123篇文章,大会宣读52篇,71篇作书面交流。中国参加了18篇(华东工学院15篇),仅次于美国(47篇)。我国的论文受到与会190名代表的热烈欢迎和好评。我国在大会宣读的5篇论文:  相似文献   

20.
80年10月6日至10月10日在日本东京举行了第十三届舰船流体力学学术会议(TheThir-teenth Symposinm on Naval Hydrodynamics),举办单位为美国海军研究署(Office of Naval Research),美国国家科学院(Academy of Sciences)和日本造船研究协会(Shipbuilding Re search Association)等三个单位。参加会议的有世界19个国家的351位学者,其中人数较多的国家顺序为日本(213人),美国(52人),西德(15人)和英国(12人)等。我国共有8人参加。在会上宣讲了分别由14个国家所提出的45篇优秀学术论文,其中包括我国学者所提出的两篇论文。按照这些论文的内容及会议的进程,大会将它们作如下的划分:Ⅰ)推进 Propulsion),共有5篇;Ⅱ)空泡(Cavitation),共有6篇;Ⅲ)兴波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