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用MP2方法对F、Cl原子与CH4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反应物、产物和过渡态的几何优化和振动分析在MP2/6-311+G(d,p)水平下进行,反应路径的势能分析在CCSD(T)/6-311+G(3df,2p)水平上对MP2/6-311+G(d,p)优化的几何结构进行单点能校正.用传统过渡态理论和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并考虑小曲率隧道效应计算了正向反应的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2.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O(^3P)与CH2=CHF的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在UB3LYP/6-311++G(d,p),UB3LYP/6-31++G(3df,3pd)计算水平上,优化了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并在UQC ISD(T)/6-311++G(2df,2pd)水平上计算了单点能量.为了确证过渡态的真实性,在UB3LYP/6-311++G(d,p)水平上进行了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和频率分析,并确定了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主要产物为CH2CFO和H.  相似文献   

3.
采用DFT方法,在6-31G,6-31G(d),6-31+G(d),6-31++G(d,p)基组水平上,对肌醇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找到7种稳定结构:一种单氢键结构、五种双氢键结构和一种三氢键结构.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络合物在不同基组水平上的相互作用能,并对其进行了基集超位误差(BSSE)校正和零点振动能(ZPVE)校正.此外,采用Onsager溶液反应场模型,在6-31+G(d)基组水平上,对络合物的构型及相互作用能进行研究,发现溶剂化使络合物的结构及相互作用能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4.
O(1D)与CF3Cl反应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O(^1D)与CF3CI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在B3LYP/6-311+G(d),B3LYP/6-311+G(2df,2pd)计算水平上,优化了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并在QCISD(T)/6-311++G(d,p)水平上计算了单点能量,为了确证过渡态的真实性,在B3LYP/6-311+G(d)水平上进行了振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O(^1D)与CF3Cl反应中存在4个反应通道,其中生成产物:P1(CF3O+Cl)和P2(CF3+CIO)的通道应为主反应通道.  相似文献   

5.
使用ab initio(HF)密度泛函法(B3LYP,B3P86),在6-311++G(d,p)和6-311++G(3af,2p)水平,对1,3-二磷硅杂丙二烯及其相关分子进行了优化构型的量子化学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标题物分子Ⅰ-Ⅷ为弯曲几何构型,NBO分析表明,在标题物Ⅰ-Ⅳ中,末端Si、P原子有孤对电子,标题物Ⅰ中有较弱的Si←P配键和强的P≡P键,标题物Ⅱ中有S←P键和P=P健,标题物Ⅲ中有两个Si=P键,标题物Ⅳ中有P—Si键和Si≡p键.  相似文献   

6.
用密度泛函DFT(B3LYP)方法和MP2从头算方法,在6-311G(d,p),6-311++G(d,p)基组水平上研究了CO+HO2-C02+OH,CO+NO2-CO2+NO2个反应的过渡态结构和反应机理,沿IRC分析指出反应均为协同完成的一步反应.同时计算了2个反应的活化位垒和反应焓变,并与实验估计值进行了比较.对CO与H02的反应采用MP2/6—311++G(d,p)方法,计算所得反应位垒为100.98kJ/mol,与实验估计值93.60kJ/mol基本接近,对CO与N02的反应采用B3LYP/6—311++G(d,p)方法,计算所得反应位垒为115.99kJ/mol,比实验估计值141.51kJ/mol低25.52kJ/mol.计算同时表明2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7.
在MP2/6—311++G(3d,3p)电子相关校正水平上,对CH3Cl二聚体可能存在的几何构型进行全自由度能量梯度优化,发现有三种势能面上极小点的构型。进一步在高级电子相关校正的MP4SDTQ、CCSD(T)/6—311++G(3df,3pd)方法水平上,对其中具有平面环状C2h对称性的总能量最小的构型进行精确计算,得到CH3Cl二聚体的结合能为-8.764KJ/mol。能量分解表明在分子间相互作用中色散与静电相互作用相近,色散与静电作用能分别占总吸引能的41.8%和38.1%。分析了二聚体的谐振频率,并进行了频率归属。  相似文献   

8.
用B3LYP方法及6—31G(d,P)、6—31+G(d,p)、6—311G(d,P)和6—311+G(d,P)基组,对若干醇类阳离子CH3OH+、CH3CH2OH+和CH3CH2CH2OH+做了理论研究,优化了它们的电子基态的结构,计算了对应分子的垂直电离势(VIP)和绝热电离势(AIP).结果表明,这些离子的对称性与对应分子相同;自然布居分析计算表明,这些离子的正电荷主要分布在各H原子上;B3LYP/6—3ll+G(d,P)级别上计算的各分子的VIP值和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9.
利用量子化学理论方法。研究了与大气臭氧层损耗密切相关的自由基反应NH2+ClO的微观机理。在密度泛函B3LYP/6-311+G(d,p)水平上优化得到反应路径上的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并通过振动频率分析对过渡态和中间体进行了确认。在高级电子相关组态相互作用QCISD(T)/6-311+G(d,p)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能计算,得到了反应体系的势能面信息,结果表明,该反应经过缔合、H-转移和离解等过程,最终可以得到五种产物,分别为H2NO+Cl,H2NClO,HCl+HNO,H2+NO+Cl和NH+HClO,由于形成产物H2NO+Cl的活化势垒较低,因而是主要反应通道,而形成产物NH+HClO的通道从动力学上看是最不利的。  相似文献   

10.
在B3LYP/6-311 G(d,p)、B3LYP/6-311 G(3df,2p)、B3P86/6-311 G(3df,2p)水平优化得到了亚胺、磷杂烯、硅亚胺和磷杂硅烯以及相应的质子化正离子的平衡几何构型.用优化的几何构型在B3LYP/6-311 G(d,p)//B3LYP/6-311 G(d,p)水平计算了标题物的旋转势垒.在B3LYP/6-311 G(d,p)//6-311 G(d,p),B3LYP/6-311 G(3df,2p)//B3LYP/6-311 G(3df,2p),B3P86/6-311 G(3df,2p)//B3P86/6-311 G(3df,2p)水平计算了标题物的质子亲和能(E)、质子化反应自由能增量(AG298^θ)和质子化反应的焓变(△H298^θ).计算结果表明标题物有强的π键和负值较大的质子亲和能、△G298^θ、△H298^θ,有稳定的质子化正离子产物.计算的旋转势垒说明标题物分了中Ⅰ的π键最强,Ⅲ的π键较弱.  相似文献   

11.
应用高水平量子化学方法 MP2/6-311++G(2d,2p)//M062X/6-311+G(d,p)对气相中的Zn2+(H2O)n(n=10~12)团簇进行优化,获得其多种稳定结构,计算并比较不同Zn2+的配位数下的结合能及电荷分布.结果表明:当n=10~12时,Zn2+的配位数可以为4、5或6,其中最稳定结构的Zn2+配位数为5或6.随着水分子数的增加,体系最稳定结构的氢键数和离子与内层水分子中氧的距离RZn-O都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2.
谷靖  王一波 《贵州科学》2012,30(4):9-12,28
用M06-2X/6-311G(d,p)密度泛函理论对叶绿素a及其两种水合物的结构进行优化,然后用M06-2X/6-311++G(2d,2p)方法计算结合能和电离能。优化结果表明水合分子会使叶绿素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结合能计算结果表明叶绿素a的二水合物比一水合物更为稳定。电离能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叶绿素a水合分子数的增加,电离能逐渐减小,叶绿素a的水合有利于光合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采用Hartree—Fock方法和6—31G(d)基组对由经验势得到的幻数铵离子水团簇NH4^=(H20)20的17稳定构型进行了结构优化和频率计算,然后对优化所得结构在B3LYP/6—311++G(d,p)水平上计算了单点能.通过比较结合能,笔者发现NH4^+离子位于团簇中心的结构比其位于表面时更加稳定,两种结构能量的差值在1—5kcal/mol范围内.同时红外谱计算表明,中心结构与表面结构相比,伸缩振动区域较窄,并且最强振动峰发生了红移.  相似文献   

14.
运用MP2/6-311G(d,p)方法优化得到了O(1D)+trans-CH2FCH2F反应势能面上稳定点的优化几何构型和振动频率。精算的能量是在QCISD(T)/6-311++G(d,p)水平上得到的。RRKM(Rice-Ramsperger-Kassel-Marcus)理论用来计算碰撞能在0-350 kcal/mol范围内通过中间体的微正则速率常数。计算得出,当碰撞能低于140 kcal/mol时标题反应的主要产物是HF和CH2F;碰撞能在140-350 kcal/mol时反应的主要产物是HF,CH2F和OH.在整个碰撞能范围内,HF和CH2F是主要产物。  相似文献   

15.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CCSD(T)方法对各种BeCs异构体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各异构体的平衡构型,并计算了各自的振动频率和相对能量.结果表明,Be原子通过与环型C3分子中的2个碳原子发生侧配作用而形成的5s是基态异构体,而1s,6s和1t都具有与5s相近的能量,都是BeC3的稳定异构体.  相似文献   

16.
对于碱基-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氢键的形成及断裂起着重要的作用.选取7种氨基酸二肽和3种碱基,以它们之间形成单根氢键的体系为研究对象,在ab initioB3LYP/6-311++G(d,p)水平下进行结构优化,MP2/6-311++G(d,p)水平下进行能量的计算.同时应用ABEEMσπ/MM方法优化结构和计算能量.通过改变氢键相互作用区域的静电相互作用参数kH-bond和形成氢键的氢原子与其受体原子的孤对电子之间距离Rlp,H来拟合函数kH-bond(Rlp,H).用所得函数对选取的复合物进行结合能计算,其结果与ab initio方法所得的结果符合的很好.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HCNO与OH自由基反应的微观机理,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1G(d,P)水平上对该体系可能出现的7个反应通道上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进行了搜索、几何全优化和振动分析验证,并在QCISD(T)/6-311G(d,P)水平上进行了能量校正.计算结果表明:各反应通道均为多步过程,反应的主产物为H2NO+CO和HCO+HNO,它们分别经历通道3和通道7而最后生成.  相似文献   

18.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单重态势能面上的二氯卡宾1 CCl2与臭氧1 O3反应的微观机理进行了研究.在B3LYP/6-311G(d,p)水平上全参数优化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同时使用内禀反应坐标(IRC)在同一水平上对过渡态与中间体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确认,并且在QCISD/6-311G(d,p)水平上计算了各驻点的单点能.研究得到1 CCl2与1 O3反应的8种产物通道,即P1(Cl2CO+1 O2)、P2(CO2+ClClO)、P3(CO3+Cl2)、P4(CO+ClOOCl)、P5(CO2+ClOCl)、P6(v-CO2+ClOCl)、P7(ClCClO+1 O2)和P8(COO+ClOCl),其中通道P1(Cl2CO+1 O2)是最主要的产物通道,通道P2(CO2+ClClO)、P3(CO3+Cl2)、P4(CO+ClOOCl)对反应体系的产物贡献依次减小,而通道P5(CO2+ClOCl)、P6(v-CO2+ClOCl)、P7(ClCClO+1 O2)和P8(COO+ClOCl)很难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