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针对团队激励内在的搭便车问题,以动态博弈论为分析工具,通过引入团队生产中存在横向监督这一合理假设条件,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隐性边合约的团队合作动态激励机制.理论分析表明,这种在第一阶段采用严格群体激励相容合约,在第二阶段采用个体激励相容合约的动态激励机制.通过两阶段重复博弈就能够在风险回避和随机生产过程的一般条件下唯一地实施团队合作.  相似文献   

2.
在委托代理的框架下,通过构建一个n人团队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团队激励机制的优化问题.通过对模型求解,得到影响团队成员激励的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了成员能力、风险态度以及团队化程度对员工相对激励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成员间的相对激励强度同时受成员能力、风险态度以及该团队的团队化程度共同决定;成员能力越强、风险规避度越小,该成员的相对激励强度就越大;另外,团队化程度较高时管理者应该弱化成员之间的激励差异.  相似文献   

3.
促进团队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团队工作设计的广泛应用,如何有效促进团队知识共享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命题。通过静态博弈模型的构建及分析,对多种激励机制在促进团队知识共享上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团队利益共享计划可以产生较好效果。同时,进一步对团队利益共享计划中激励合同的具体设计及如何提高团队成员知识共享的努力程度等方面的问题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满足预算平衡的Pareto最优的团队激励契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团队中的搭便车现象,在对熟知的团队激励之Pareto效率与预算平衡不可兼达定理重新审视后,指出了监督固然可获Pareto效率,却引致渎职与合谋之隐患;当团队成员为风险中性型时,若组织规范能有效运作,或团队成员主观高估其行为对集体产出之影响时,即使监视人缺位,仍有可能在Pareto有效的预算平衡的利益分享机制;而当团队成员为充分风险厌恶型且能忍受一定的经济惩罚时,监视人可设计一种随机性征罚团队  相似文献   

5.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以中小学校舍为背景,不仅考虑投资、工期和质量三大因素,更响应"资源节约"这一政策,建立了代建制下的四维激励机制模型,求解得出最优激励参数a=(a1,a2,a3,a4)的表达式,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多任务激励成本相互独立的情况下,针对结果可观测的任务,委托人可估计代理人完成该任务的努力程度,从而给予适当奖惩;但对不可量化任务,激励程度的增加不一定能带来期望的工作结果;在多任务激励成本相互依存的情况下,代建单位釆取固定总价合同形式优于激励工资合同。特别针对节能这一任务存在的激励困境,对激励机制进行了改进。研究结果表明,该激励机制更加有效合理,更有利于项目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团队”与“企业再造”是20世纪90年代管理学的两大热门话题,团队的激励问题是激励机制设计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团队中各成员的报酬机制的设计是团队激励的核心,而对团队中各成员的绩效的相对评价则是团队激励的基础.运用激励理论,优化设计团队成员的利益分享机制,提出了一种对代理人绩效的相对评价机制,并从中得出了一些在实际工作中具:行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基于合谋理论构建了科技财政经费监管中各主体合谋行为的博弈模型并对科技财政经费监管中的合谋活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治理科技财政经费监管中的合谋活动,关键是加大对合谋主体的惩罚力度,提高政府的监管质量,制定完善的经费监管办法。并提出合谋瓦解机制设计思路:一是构建科技经费监管方合理激励与约束机制;二是构建有效监管处罚机制,加大合谋惩罚成本;三是完善制衡式监管制度,瓦解合谋行为。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包括一个委托人两个代理人的团队生产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激励结构与团队协作之间的关系.考虑代理人除自身工作之外还可以选择帮助同伴的情形,假定委托人提供基于个体及团队两层次产出的激励方案,首先得出了代理人关于自身努力及协作水平的均衡选择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然后得出了委托人最优的激励系数设置.分别就代理人关于自身努力及帮助努力相互独立及相互替代两种情形下代理人及委托人的最佳选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公众参与下交通基础设施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项目风险分担再谈判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如何规避企业再谈判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结果表明:当企业采取非机会主义行为策略所获得的收益小于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策略所获得的收益时,公众参与能促使企业采取非机会主义行为策略;在公众参与概率较低的情况下,规避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提高政府对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同的公众监督水平对政府处罚力度的要求不一样,在公众监督意愿较低的情况下需要政府加大对企业的惩罚力度才能迫使企业转变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10.
团队激励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现有的激励理论基础之上,将经典的激励理论需求层次论与期望理论有机地进行了整合,提出新的团队激励模型,着重强调团队激励的三大要素,即期望值、工作可行性及各种要素的满足度。从团队地位、团队成就、团队文化、团队成员融洽度以及成员激励5个方面入手,阐明了团队激励的作用原理。强调团队激励应注重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相结合,并进一步提出行之有效的企业对团队进行激励的方法:制定团队目标、评定团队等级、培养团队文化、增强团队凝聚力等.  相似文献   

11.
在层级代理模型中,存在着监督人与代理人共谋问题,监督人和代理人为了自己利益达成的默契,从而导致委托人的利益受损。本文通过设定一些有效参数,建立激励约束模型,研究发生共谋的决定因素,寻找解决防范共谋的办法,以维护委托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横向监督的联合激励合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准委托代理理论给出的独立激励合约只能实现二级最优努力,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横向监督下即当独立代理人之间能够相互监督时的最优激励合约,指出同时基于个人产出和他人产出的联合激励合约能够在横向监督下实现一级最优努力.结果表明,横向监督使代理人之间能够签订隐性边合约,而第一阶段采用严格团体激励相容合约,第二阶段采用个体激励相容合约的动态联合激励合约机制,使得隐性边合约规定的报复机制既是可行的也是可信的,因此能够实现最优激励.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高新区企业的技术扩散能力,借鉴Holmstrom和Milgrom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及Lazear和Rosen锦标机制模型,构建了高新区企业技术创新扩散激励的多任务锦标激励机制模型,并分析得知:如果企业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面对扩散数量和质量两项任务且两项任务的成本函数相互独立,多任务锦标激励机制将转变为单任务锦标激励机制;如果企业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面对数量和质量两项任务且两项任务的成本函数相互替代,管委会对于扩散数量的最优激励强度要小于企业只承担扩散数量任务时的最优激励强度,且随着扩散质量收益的增加而降低,随着随机因素的降低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
异质性在锦标竞赛中普遍存在,但是学术界研究较少.对于异质性问题,该文分析参赛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参赛者(代理人)与竞赛组织者(委托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建立优化模型,设计最优机制,求解最优努力和最优收益,研究异质性如何影响锦标竞赛的机制参数、努力水平和收益高低.研究发现:(i)异质性会改变锦标机制,源于参赛者变弱的异质...  相似文献   

15.
面向医院的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医、患 、保三方关系的分析,指出医方在医疗保险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并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和激励机制理论,建立了面向医院的激励机制,以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另一方面,根据按服务项付费可能导致的医患合谋现象,建立了防范医患同谋的激励机制,指出防范医患同谋的关键在于提高医生的保留效用,改善医生收入。  相似文献   

16.
防范共谋是内部控制面临的严峻考验和亟待解决的难题.阐述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主要合谋行为,运用文献整理方法,构建了合谋行为防范的基本框架.依据该框架,提出了防范合谋的内部控制组织机制、激励约束机制、诚信责任机制与信息沟通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工程项目参与主体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首先分析了工程项目参与主体行为,从信息经济学上剖析了工程参与主体间委托代理关系及其存在的问题.根据中国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定位项目参与主体委托代理关系,建立有利于实现项目目标的激励机制.然后分析证明了该激励机制能够对代理人(承包商和监理方)进行有效的激励,以及防范代理人(承包商和监理方)之间产生合谋行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实际出发构造了一类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委托人代理人的风险偏好对激励机制的影响.研究表明:委托人在制定激励机制时应结合自己及对方的风险偏好,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激励目的.同时,探讨了协调处理代理人风险分担与风险偏好关系的方法.并通过实例加以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