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关于陆良彩色沙林旅游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陆良彩色沙林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彩色沙林作为旅游景区开发并不存在着开发与保护不可调解矛盾的观点,建议加强对彩色沙林的科学价值与科学意义、科普意义的研究,以提升陆良彩色沙林旅游产品的科学含量和科学品位,为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建议扩大彩色沙林景区范围,使其与周边地区形成资源互补、功能互补的态势;建议加强研究和规范建设,提升景区列级水平,促进知名度的扩展;建议加强旅游宣传促销,使空间拓展与市场拓展同步发展。促进彩色沙林旅游发展,并以此为龙头景区促进曲靖和滇东北的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陆良彩色沙林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和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从旅游资源的规划与管理、旅游市场和旅游商品开发、旅游精品路线的选择和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为陆良彩色沙林旅游资源开发和陆良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开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封是一座历史古城,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需要对历史文化进行开发与整理,根据开封历史文化的特点,确定开封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必须加强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建设;对外实施强有力的旅游产品促销手段,扩大和提高开封的知名度;对内加强城市管理和旅游设施建设,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旅游行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导游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对旅游产品进行优化组合,注重新的旅游项目的设计的设计与开发,丰富旅游内容,提高开封旅游产品的品位,使开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和灵魂。我国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历史文化内涵厚重深远。在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应该重视文化内涵的开发,使之成为一种和自然景观相辅相成的旅游吸引物。自然旅游目的地文化内涵的开发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准确把握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以历史文化为依托,树立自然旅游目的地形象;以历史文化为底蕴,开发自然旅游目的地接待设施和旅游商品。  相似文献   

5.
拉祜族是云南15个特有民族之一,拉祜族文化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省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和民族文化大省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讨论拉祜族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以全国唯一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为例,提出了拉祜族文化旅游开发的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信息社会的广州旅游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步入21世纪,旅游业和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广州市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走向信息社会的广州旅游文化建设,在进一步突出岭南特色的同时,关键是要充分体现信息社会特色,使广州的旅游文化建设紧扣信息时代脉搏,探索一种旅游业与信息社会整体发展的全面互动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江西曾经发生过一个"天兵过路"的故事。这个故事不是神话传说,也不是科幻故事,它是我国云南陆良县一个叫"彩色沙林"附近发生的奇闻轶事。  相似文献   

8.
旅游是彰显文化的平台,文化是旅游之魂。上饶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尤以红色、古色、名人文化旅游资源最具代表。上饶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改变重景区,轻城区的思路,重点打造明清江南五大手工业中心之一铅山河口古街,使之成为上饶人文的重要载体,利用朱熹这一文化名人,唱响理学之乡的文化品牌,建设好上饶市博物馆,评选出"上饶三宝",搭上世界遗产三清山、龟峰这一快车,让上饶的人文资源与奇山丽水相结合,使上饶城区成为两个世界遗产的中转站和食住的首选地,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9.
国际大通道的建设将使云南成为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枢纽,使长久以来制约云南经济发展的交通问题得以解决,继而带动云南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而作为新兴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在云南国际大通道建设下也获得了绝佳的发展契机,如何抓住契机,顺势发展,打造云南国际旅游的"金字招牌",已成为云南旅游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云南国际大通道建设的背景出发,着重分析了云南国际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其不足,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但在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却相对滞后.餐饮业与停车场的规划管理是其中相对重要的两个方面,也是该研究项目的重点.分析这两个行业的现状,结合GIS在旅游相关配套设施中的应用,采取相应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为现存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应用GIS系统,进一步规划管理当地旅游资源,使其规范合理.  相似文献   

11.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资源及其环境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集地质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为一体,拥有全球唯一的三江并流奇观、举世罕见的峡谷群、多处地质遗迹、壮美神奇的高山丹霞及喀斯特景观、全球最为壮观的雪山群和低纬冰川、秀丽神妙的高山湖群以及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等优势旅游资源,但同时地质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敏感、生态环境带幅窄且稳定性差,又属于我国最为贫困的地区,旅游资源环境十分脆弱。合理利用遗产旅游资源,必须有科学研究为支撑,法律法规为依托,科学管理为手段,旅游规划为指针,以生态旅游和科考科普旅游等低耗损产品为主打,以极高的遗产保护意识为动力,旅游资源开发与遗产保护、旅游扶贫相结合,多方齐动,推动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普洱茶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洱茶属我国十大名茶之一,茶文化源远流长,饮茶之久、茶区之广、茶艺之精、品质之好,堪称世界之最。当前,以茶会友、以茶养心、以茶修身已成为当代人的生活时尚。普洱茶文化贯穿于普洱茶叶的采摘、制作、选茶、煮茗、饮用、礼仪以及普洱茶诗、茶画、茶俗、茶歌、茶舞等诸方面。基于此,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普洱茶文化,借助云南普洱茶产地多民族风情和生态茶园建设,将其全方位、多层次渗透于旅游六大要素,设计多种符合游客需求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以重塑茶马古道旅游线和澜沧江普洱茶旅游带品牌形象,使云南普洱茶文化与普洱茶产业、普洱茶文化旅游、区域经济形成共赢局面,现已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阐述普洱茶文化内涵以及茶文化与旅游之间的关系,在分析普洱茶文化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云南省普洱茶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的一些战略对策,以期对普洱茶文化旅游发展和滇西旅游多元化发展方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云南省开展民族体育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在分析了云南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围绕云南民族体育旅游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云南如何整合民族体育资源、发展民族体育旅游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利用吕梁市1971—2000年13个县(市)的大风日数、沙尘暴日数等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吕梁市大风天气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特征,并说明了大风对沙尘暴天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的旅游休闲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面对休闲时代的到来,文中阐述了休闲与休闲旅游的概念,传统旅游与休闲旅游的区别。分析了发展休闲旅游在长白山世界名山建设中的意义,提出了把长白山打造成"世界休闲名山"的建设目标。文章强调长白山世界名山的建设给该区森林旅游发展带来了机遇,要抓住机遇,改变客源不足,效益不佳的现状。在长白山开展森林休闲特色旅游具有空间优势和资源优势,对于林业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提出了长白山森林休闲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6.
滇西北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横断山区强烈的地形高差决定了滇西北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自然地理面貌的复杂性,保持少数民族文化的纯洁性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发展滇西北旅游事业的主题。分析了滇西北国家公园的区位、资源特征,提出了发展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7.
目前生态旅游是旅游学界的"新宠儿",它的出现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生态旅游的开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一直以来都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本文以滇西北为例,针对这一焦点来探讨其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