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大梯度磁滤器处理水中有害物质及藻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采用大梯度磁滤器处理水中有害物质及藻类的第一阶段的实验情况,采用该工艺对水中浊度、色度、藻类、有机物、细菌、大肠杆菌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该方法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水处理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大梯度磁滤处理饮用水源微污染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水厂现场试验为依据,对影响磁滤器处理效果的各项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磁滤器处理效果与磁场强度、滤速、沉淀出水密切相关.它对水中污染物,尤其是细菌和有机物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与传统工艺相比有机物去除率平均提高34.21%,最高达68.8%,出水水质优于传统水处理工艺的出水. 相似文献
3.
4.
李鹏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22):111-112
综述了混凝—微滤在饮用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膜污染的特征和膜清洗的方法,讨论了粒度分维在混凝—微滤工艺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6.
在地表水处理中,微污染水是常规净水工艺中较难处理的水质.作者通过研究,在水处理实践中大胆试验,摸索出一个用活性炭去除水中色、嗅、味,用高锰酸钾预氧化去除藻类的工艺运行方案,达到了理想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滤料的特性是决定生物慢滤系统对各类污染物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国内外在不同滤料的生物慢滤系统净化效能比较和微生物机制方面的研究十分有限。本研究选用石英砂和活性炭作为生物慢滤系统的滤料,比较了它们在污染物去除和微生物群落方面的异同,并在滤料堵塞时开展了反冲洗实验。结果表明,两柱均需要26 d完成挂膜。挂膜完成后,活性炭柱对浊度、CODMn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2.18%、65.53%和99.37%,而石英砂柱的去除率分别为91.89%、42.91%和98.87%,活性炭柱的去除率优于石英砂柱。在挂膜期间,石英砂柱和活性炭柱都出现了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积累现象。石英砂柱主要的优势菌群为A0839和Rhodobacter,而活性炭柱主要的优势菌群为Ramlibacter、Pseudomonas和Leptospirillum,从微生物群落的角度解释了活性炭柱对有机物和总氮的去除效果优于石英砂柱。活性炭滤料的穿透深度大于石英砂滤料,石英砂柱的滤料主要是前40 cm发生堵塞,而活性炭柱的滤料是前60 cm发生堵塞。在滤料膨胀系数为30%时,石英砂柱和活性炭柱的反冲洗强... 相似文献
8.
以硫酸法生产钛白过程中TiO2的回收与分离为应用背景,研究离子强度、pH值对陶瓷膜微滤过程的影响,并结合陶瓷膜表面性质、颗粒表面性质以及颗粒粒径变化等测定,试图从陶瓷膜和颗粒表面性质两方面分析有关现象.结果表明,离子强度、pH值对TiO2悬浮体系的陶瓷膜微滤过程的影响与颗粒电性质变化引起的分散状态改变有关,同时也与陶瓷膜表面性质变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的鼓泡条件(气体流量、气孔间距和膜丝松弛度)下测定了浸没式中空纤维膜组件在恒通量微滤过程中的跨膜压差。结果表明,增大气体流量能够控制膜污染,但其有效程度随气体流量的增加逐渐减弱,气体流量为0.15m3/h和0.2m3/h时Δp/Δt的值相近;双孔集中分布比分散分布更能控制膜污染,但单孔鼓泡控制效果弱于双孔集中分布;膜丝的适当松弛有利于控制膜污染,且气体流量越大效果越显著,气体流量为0.1m3/h时97%松弛度的污染控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11.
为讨论Mo元素和变质处理对高钒高速钢耐磨性的影响,制备高钒钼高速钢.通过金相法、X射线衍射和摩擦磨损实验对高钒高速钢的显微组织、物相组成和耐磨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后的未变质高钒高速钢、变质高钒高速钢和变质高钒钼高速钢的组织主要由马氏体、Fe3C和V2C组成;Mo元素和变质处理使高钒高速钢的碳化物明显细化,大量颗粒状碳化物弥散分布;变质高钒钼高速钢在室温下干磨损60 min,失重量为0.0119 g.该研究为高钒高速钢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黄敏纯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4):442-445
研究了高速钢刀具在超低温处理工艺条件下基体组织析出纳米碳化物结构的相变过程。析出的纳米结构不仅强化了刀具基体组织,显著增加了刀具的耐磨性,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切削刀具的使用寿命,表现出纳米结构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能。在超低温温度场中,钢组织结构的转变是随机、超显微的,而且是一种逐渐的转变过程。以钢的"磨损量-时间"关系建立起高速钢超低温工艺条件下的组织结构转变特性图,为指导、制订出各种高速钢切削刀具的超低温处理工艺规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实体波阻块(EWIB)和蜂窝状波阻块(HWIB)对高速铁路引发低频振动的隔振效果.首先建立了列车-桥墩-土体计算模型,将桥墩处的实测加速度转换为作用在土体表面的动力荷载;然后计算了空沟和地下连续墙的隔振效果,并与EWIB和HWIB的隔振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于高速铁路运行产生的低频振动,EWIB可以使地表振级降低5~10dB,HWIB可使地表振级降低6~12dB;对于10Hz以内的低频振动,HWIB有更好的隔振效果,使振动幅值降低8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当前对高速物理隔离设备的需求,描述了一种采用FPGA设计的10 Gb/s交换卡硬件电路方案。该方案首次选用Xilinx V6 FPGA的高速GTX硬核收发器,选取万兆光模块SFP+,使用PCI-express2.0总线。FPGA通过PCI-express总线技术完成了数据在和主机的相连,通过光模块与internet通信。在设计PCB的时候根据信号完整性理论,在设计中通过使用蛇形线、端接电阻、磁珠、电容和铺地铜等措施以解决阻抗匹配、串扰、电磁兼容等信号完整性问题。测试结果表明,FPGA和PCIE总线成功应用于数据交换,实现的交换卡工作正常稳定。 相似文献
15.
基于AMESim中建立的高速电磁开关阀的动态模型,在不同饱和磁感应强度、无磁滞磁化强度形状系数、可逆性系数、涡流系数情况下,对高速电磁开关阀的电流、阀芯位移特性、空载流量特性和空载压力特性进行了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磁性材料对高速电磁开关阀动静态特性的影响,提出了根据B-H曲线选择电磁高速开关阀磁性材料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微污染水源水深度处理工艺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mes试验和GC/MS分析仪对某市自来水厂深度处理工艺(生物陶粒滤池、混凝沉淀、过滤、臭氧氧化、活性炭、氯化消毒)各单元出水及原水(某江水)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原水对TA100菌株和TA98菌株均呈阳性(MR.>2)。陶粒滤池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为83%,其出水对TA98在5L/皿时MR大于2,对TA98在2.5L/皿时MR大于2。臭氧 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为53.4%,出水对TA100呈阴性,对TA98呈阳性。加氯后TA100的致突变活性升高32.2%,但出水仍为阴性。因此,该深度处理工艺可以有效的去除有机污染物,保证饮用水的安全性,为我国大部分水厂改造现有传统水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梯度磁场的拦截作用富集氧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利用梯度磁场对氧分子形成的拦截作用实现氧气富集的新方法。用两块相距一定距离的矩形钕铁硼永磁铁异极相对围成一个磁场空间,在磁场空间的边界处存在梯度磁场。当被引入磁场空间的空气穿过边界流出磁场空间时,氧分子受到梯度磁场的拦截作用,而氮分子则顺利流出,从而实现氧气富集。实验测得,当进出磁场空间的空气流量分别为40 ml/min 和20 ml/min,气体温度为298 K,磁感应强度与场强梯度乘积的最大值为563 T2/m (磁极间距为1 mm)时,氧气的富集量最大,达到了0.65%。当气体温度升高至343K时,氧气的富集量降至0.32%;当磁感应强度与场强梯度乘积的最大值减小为101 T2/m (磁极间距为4 mm)时,氧气的富集量降至0.23%。实验结果显示进出磁场空间的空气流量存在一个最佳比值,使氧富集程度达到最大。本文实验条件下,该值在2.0左右。本文提出的方法被证明可以连续富集氧气,而且与其它磁分富氧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富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用铁壳聚糖磁性微球对甲基橙废水进行吸附脱色处理,研究了甲基橙的初始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铁壳聚糖磁性微球对甲基橙具有优良的脱色效果、吸附能力强、速度快、而且易分离和可再生。 相似文献
19.
基于FPGA的高速数据传输方案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目前信号处理系统中数据传输的瓶颈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高速实时数据传输方案.该方案借助Xilinx FPGA的ChipSync技术,稳定地完成了数据的串化/解串,以及通信链路相对延迟的精确测量和调整.同时,利用提出的数据传输同步方法一系统同步和串行低压差分信号(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LVDS)总线技术实现板卡间大量数据的高速传送,有效地保证了多通道传输的同步性和可靠性,并大大降低了系统互联的复杂度和系统成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