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他在诗、词、文等方面的文学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但同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在他极端坎坷、曲折的从政经历中表现出的高尚的政治品格,使他得到后世文人的景仰,不论他做官还是遭谪贬,都深受百姓拥戴。高尚的政治品格和杰出的文学成就使得苏轼具有非凡的魅力。他两年的密州知州经历证明了他的政治才干。  相似文献   

2.
苏轼是宋代的一位文学全才,他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试从苏轼谐谑诗的功效来诠释苏轼化解苦难的独特人生方式,进而审视苏轼的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3.
人们早已普遍认识到苏轼的文学创作给后世寂寞的文人所带来的长时间欣喜,然而,学术界却并未像我们认识苏轼的文学成就一样去正确估价其丰富而深刻的创作思想,他所提供的原创性文艺理论资源也未得到有效利用。这种状况,无论对于苏轼本人抑或对于后世读者,都是不公正的。从现代写作学的角度观察,不难发现,苏轼在其一系列诗词文章特别是与友人的往来书信中,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文艺创作思想。主要包括作家修养论、创作目的论、艺术构思论、文本和谐论、作品风格论。  相似文献   

4.
我国南方由于多江河,人们天天与水打交道,故从小就学游泳,善游者众多。曾任杭州太守的宋朝大文学家苏轼《日喻》文中说到“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能浮,十五而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意思是南方善于游泳的人比较多,十五岁就可以在水中自由出没了,这难道是偶然的吗?”这也可用来说明当时杭州一带游泳活动是非常普及的了。  相似文献   

5.
三苏祠     
眉山三苏祠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位于四川省眉山城内。元代改宅为祠,祭祀三苏。  相似文献   

6.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其多方面的文学成就,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欧阳修台阁名胜记文的分析,探讨它们的分类、特征及其重要地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对苏轼等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由密州徙任徐州知州,到任即遇黄河决道,元丰元年(1078年)又逢春旱,苏轼按照朝廷颁布的祀龙祈雨之法,前往徐州城外的石潭求雨、谢雨,在这期间创作了著名的《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5首。这5首词不仅生动描写了北宋的农村场景,而且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苏轼的谢雨和村民们的社祭活动,其中“猿猱闻鼓不须呼”一句中的鼓声并非来自苏轼的谢雨祭祀活动,而是来自村民们在水灾后祈求丰收而举行的社祭。关于“麋鹿”与“猿猱”的不同解释,则是后世读者阐释焦虑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阮蓓 《凉山大学学报》2001,3(3):142-143
宋代杰出学家苏轼,以其特有的性格和人生阅历,形成了“大江东去”的豪放风格,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千古绝唱。本作参阅了名家关于苏轼其人事其的评价,以自己的和视角,对东坡的身世,诗、人生哲理,作了充满感情色彩的评述,并将东坡与同属豪放型的稼轩、李白的学风格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封建论》是唐代著名的古文家柳宗元的经典名篇,文章立论有据,驳斥有力,凸显了严谨的文法及见识。《封建论》被宋代古文家苏轼接受及被选文学家高步瀛再接受的过程中,体现了高步瀛对苏轼评析柳文经典论断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楚冬玲 《科技信息》2007,(15):139-139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文学成就世所罕匹,尽人皆知。然其在书画方面的成就,也是闻名当世,泽被千载。  相似文献   

11.
苏轼是中国古代封建文人的生存典范。他多方面吸收和发展了传统文化对人生进取和独立自由有益的因素,使之完善地体现在自我的人生实践中,构建了自我的文化人格,性地实现了儒家思想关于人的社会价值追求,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极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词为伴随歌乐宴饮衍生出的文学样式,直至北宋仍被视为游戏之笔。其间虽经过形式与内容上的变革与开拓,但是这种变革与开拓总是渐进式的。苏轼的谐谑词就是这样一个突出的范例,它们虽然没有彻底摆脱以往谐谑词俗狎的特点,但是其中所体现的苏轼对谐谑词的开拓,尤其是主旨与功能的拔高却是不容忽视的。它们表现了苏轼对独立人格的追求与自我的超越,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代维新派文学家从政治改革的根本目的出发提倡文学改革,既提高了文学的地位,促进了文学理论与创作的发展,提供了时代特点鲜明的历史经验,又使文学过多地带上了非文学的色彩,在理论和创作上都留下了值得反思的教训。维新派文学家在文学与政治之间选择与判断的两难,反映了中国近代文学在中西古今交汇嬗变之际的艰难处境。  相似文献   

14.
苏轼的诗歌自成一体 ,深受世人的喜爱与推崇 ,其超尘脱俗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人具有深远的影响。苏轼诗歌表现了诗人对世俗追求的怀疑 ,对人际关系中一些丑恶现象的厌恶 ,以及诗人对儒家理想产生的质询。苏轼面对进取与退隐的矛盾超然对之 ,因而诗歌中洋溢着超尘脱俗的神韵。不仅如此诗人更把超尘脱俗看作是一种理想的生存方式 ,一种人生理想的外化形式。苏轼对世俗丑恶现象的不满与对抗 ,造就了他独特的诗作风格  相似文献   

15.
姐弟易嫁故事在明代存在两个文本系统,一为传奇《四异记》,一为话本《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经过明清时期礼教与市民文化之间的博弈,《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文本系统被后世的戏曲继承,成为传统剧目之一。姐弟易嫁故事取材民间事件,早在宋代便有相似的记载出现。它虽然表面上看来荒诞不经,但却是传统社会性别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演变既反映了古代社会后期对男子审美阴柔化的趋势,也反映了女方家庭在男娶女嫁婚姻中的不利地位,以及女性自主权的缺失。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文学与艺术就有割不断的联系,许多大文学家也是艺术家,像西晋的嵇康、唐代的王维与白居易、宋代的柳永、苏轼及黄庭坚、清代的曹雪芹,他们或精通音律,或擅长书画。有的艺术家也是文学家,像东晋的王羲之,一篇《兰亭集序》,既是书法史上也是文学史上的千古绝唱。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既要有专业的知识,又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让艺术走进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充满艺术情趣,笔者在以下几方面作了研究与尝试。  相似文献   

17.
苏轼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艺术家。他在诗、词、散文,乃至书、画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就其散文而论,他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人称“东坡文章妙天下”。因此,研究苏轼散文,继承这一份遗产,对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是有益的。 苏轼的散文创作,强调平易近人,文从字顺,反对“求深者而至于迂,务奇者怪僻而不可读”[注三]的坏文风。他的创作理论和实践,反映了宋代古文运动的要求和方向。然而苏轼散文又自成一家,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苏轼作为宋代一位十分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人生态度给了后人以巨大的影响。他主张积极入世有为,又不失灵活圆通;他主张义是人生追求的境界,又认为应该义利常兼;他主张维护社会纲常代表的礼,又不失人生的情趣,越礼法而显真情。苏轼这种人生态度,不仅是他个人修养的结果,而且也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因此特别值得研究和重视。  相似文献   

19.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被称作"密州三曲"。文章通过剖析苏轼密州三曲的特色,指出了苏词超然、旷达的艺术风格和所表现的人生态度,以及苏轼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对后世文人的人格追求和道德建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曾辉 《科技信息》2012,(26):191+195-191,195
在诗论中,最早使用"平淡"一词的,应当是南朝梁时钟嵘所著的《诗品》。"平淡"诗论经过晚唐司空图等人的发展,在宋朝被明确提出和确立下来。苏轼使"平淡"诗论在理论上走向成熟。苏轼的"平淡"诗论,确立了陶渊明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流诗人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