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列宁主义的发源地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几十年内就从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度可以和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分庭抗礼,这无疑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但是,一夕之间苏共垮台,苏联解体了。这种也许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强大国家自我解体的现象,非常值得人们去探讨。苏联解体是国际共运史上的大事,苏联解体的内在原因到底是什么?它有哪些可吸取的教训,很值得深入研究。在经济全球化和两大阵营冷战的背景下,美国对苏联进行战略遏制、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通过经济、贸易、金融和技术等手段对苏联经济进行战略挤压、围堵、控制、诱导等政策,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而苏联又不能有效破解和突破资本主义的封锁,进而加剧苏联国内经济困难并引发一系列问题,是苏联解体的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2.
作为列宁主义的发源地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几十年内就从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度可以和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分庭抗礼,这无疑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但是,一夕之间苏共垮台,苏联解体了。这种也许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强大国家自我解体的现象,非常值得人们去探讨。苏联解体是国际共运史上的大事,苏联解体的内在原因到底是什么?它有哪些可吸取的教训,很值得深入研究。在经济全球化和两大阵营冷战的背景下,美国对苏联进行战略遏制、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通过经济、贸易、金融和技术等手段对苏联经济进行战略挤压、围堵、控制、诱导等政策,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而苏联又不能有效破解和突破资本主义的封锁,进而加剧苏联国内经济困难并引发一系列问题,是苏联解体的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超级大国,其在20世纪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对前苏联剧变原因的认识,既不能托词于历史问题的遗留,更不能把它看成社会主义改革的结果,必须充分认识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变“改革”为“改向”在苏联剧变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在苏联解体与社会制度更迭的历史进程中,与苏联普通民众相比,“政治精英”们的政治取向起着更为决定性的作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兴衰的历史进程,对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建设、民族政策完善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鉴戒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与美国抗衡半个多世纪的世界强国,苏联几乎在一夜之间轰然倒下,红旗落地,应该说无论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上,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上,还是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均有程度严重的背离。本文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析了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1939年9月互日德国间击波兰,不到一个月,波兰败亡。我国史学界在分析波兰迅速败亡的原因时,一般主要归咎于波兰统帅部的昏庸无能、军事理论的因循守旧、战略战术的原始机械以及英法盟国宣而不战等等,很少提及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苏联在德波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所起的作用。从战争前夕的国际形势及波兰战场上的情况来看,除上面所述的诸多原因外,苏联先中立后出兵与波兰的败亡也是有直接关系的。一、苏联宣布中立使波兰的败亡终成必然30年代后期,由于各方面条件的交工作用,苏联在国际关系中处于一种举足轻重的地位。"俄国不但…  相似文献   

6.
民生是社会主义信仰的民心工程,是民族团结统一的基石,是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源泉,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虽然,苏联的民生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在综合国力急剧膨胀的背后,掩藏着严重的民生问题。而正是民生问题的长期积累和集中爆发,摧毁了苏联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动摇了民族团结统一的基石,消蚀了苏共执政合法性的源泉,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国家要善于汲取苏联民生问题的教训,高度重视并积极解决本国的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苏联和俄罗斯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在国家发展中有重要影响。该书系统研究了苏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发展、演变及民族问题在苏联解体中所起的作用,研究了新俄罗斯是如何吸取苏联的教训、在保障国家统一性和民族多样性发展方面寻找契合点的。本书按时间顺序展开研究,分为三篇:"十月革命"到勃列日涅夫时期、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苏联解体以后至今。  相似文献   

8.
高校社团是一种蓬勃发展的自治组织和新生事物,在塑造特色校园文化、活跃"第二课堂"教学、增进情感交流等方面起到了纽带作用,深受大学生和社会认可。同时高校社团存在集团准入机制无序、集团运行机制无效、集团分利机制造成"搭便车"等现象,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以具有共同目的和利益关系的集团为分析对象,探讨了参与集体行动多种组织的行动原理与准则,而组建小规模集团和相容集团,有选择性的激励方法和提供公共产品等解决集体选择无理性的方法,则为进行高效社团有效管理提供了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苏联模式由于其产生时的历史背景和后期改革措施不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弊端,并最终在历经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走向了失败。但人们不能简单地将苏联模式中一些具体形式上的弊端夸大为苏联模式本质上的弊端,更不能将这些弊端直接作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更不应因此而否认苏联模式对苏联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曾经作出的伟大贡献。而是应在分析苏联模式弊端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现状对避免其弊端的可能性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0.
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无任何经验和借鉴的情况下,历经了七十多年的探索性发展。其间出现了不少理论和政策上的失误,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本文主要从苏联解体的各种原因着手,联系中国实际,认识苏联解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长期被人们认为是社会主义的典范,而苏共二十大揭露出来的事实,完全是另外一种景象.这就打破了长期以来人们对斯大林的神话,对苏联社会主义的神话.它是人们认识到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并没有终结,共产党人在各自的国家如何搞社会主义还有待自己在实践中进行探索.这无疑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次思想大解放.  相似文献   

12.
正欧洲有40多个国家,从中国与欧洲关系的角度看,其可分为西欧国家(包括南欧、北欧)和中东欧国家。前者绝大多数加入了欧盟;后者原属苏联集团,苏联解体后,有些国家加入了欧盟,本文所言欧洲主要指欧盟国家。中欧关系有"双轨",一是与欧盟成员国的关系,二是与欧盟整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苏联的突然解体,其原因历来令人深思.戈尔巴乔夫作为最后一届领导人,笔者认为:他与苏联的解体脱不了干系,正是由于他和他的改革是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为此笔者试从三个方面来加以论述,以图揭示他是如何加速和促进苏联解体这一过程的?  相似文献   

14.
苏联共产党第28次代表大会于7月2日至13日在莫斯科召开。戈尔巴乔夫代表苏共中央在会上做政治报告。大会总结了苏联的五年改革历程,分析了当前苏联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确定了今后苏共的任务;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选出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新的中央委员会。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新的行动纲领,明确苏共今后的发展方向;力争团结,避免分裂,以保持苏共执政党的地位。形势严峻提前开会苏共28大是在苏联社会处于重  相似文献   

15.
方亮 《世界博览》2013,(1):26-27
组党、做广告、演讲、接受采访、出书作为政客,戈尔巴乔夫已经"死亡",但作为一个"历史风云人物",他的生活仍是极为丰富多彩的。2012年11月22日,前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带着自己的第六本书《孤独相伴》在莫斯科与读者见面。他表示,这本书献给已经过世的妻子赖莎。书中包括了戈氏亲身经历的苏联解体前后的史实,这些恰恰也是读者最为关心的内容。这位身形臃肿的昔日苏共总书记已然老态,  相似文献   

16.
苏共二十七大已经开过两个多月了,但至今还是国际舆论时加评说的一件大事。它是苏共二十大以来最为引入注目的一次党代表大会。戈尔巴乔夫说:这次大会的决议将确定苏联“今后几年和数十年向前进、向苏联社会主义社会崭新状态前进的性质和速度”,也即确定苏联将以什么面貌和地位“进入二十一世纪”。可以说这次大会标志着苏联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7.
杨强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12(2):103-106,114
林丹汗的败亡对17世纪中期东亚的政治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制度因素、政策因素、宗教因素以及个人因素等方面论证了林丹汗败亡的各种原因。林丹汗的败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蒙古族为清朝所绥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以后,再以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是否合适?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讨和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自去年2月召开以来到现在已满一周年了。在这一年内,苏联人民受了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决议的鼓舞,在发展工农业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苏联政府和人民坚定不移地执行了列宁主义的政策和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决议,1956年苏联工业品的产量比1955年增加11%,其中生产资料的生产增加11%以上,消费品的生产增加9%以上。苏联工业生产增长的这种速度,甚至比资本主义国家在繁荣时期的工业增长速度还要快许多倍。这就使苏联在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从而越来越接近完成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所提出的苏联的基本经济任务,即在最短的历史时期内按人口计算的产量方面赶上并超过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拿几种主要的工业品来说,1956年苏联钢产量  相似文献   

20.
正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的优势依然存在,而这是华盛顿绝对不愿看到的。随着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和独联体平行存在,美俄在后苏联空间的博弈将继续下去。自1991年12月苏联解体、独联体成立以来,后苏联空间经历了独立国家形成、"颜色革命"甚嚣尘上、重新趋于地区经济一体化以及乌克兰危机等四个阶段。在长达四分之一的世纪里,随着俄罗斯经济实力的消长,俄罗斯与美国及其西方集团的激烈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