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从功能角度看旅游资料英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彼得·纽马克的理论,旅游资料属于以呼唤功能为主的文章,其核心是读者.旅游资料英译应侧重译文和读者.为求得原文和译文在功能上的对等,在旅游资料英译中,可采用解释、增补、类比、删减、创造性翻译等手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中英语言在表达上存在的差异 ,结合大理旅游资料英译的具体实例 ,论述了如何准确把握旅游资料中蕴涵的民族历史文化信息 ,并在此前提下就英译过程中如何选词、使用种种翻译技巧、补足信息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文章同时就地方旅游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来探讨武当山旅游资料的英译问题与对策。通过分析武当山旅游资料英译中存在的两种主要问题,笔者指出要提高旅游资料英译的质量,一方面公众应对翻译工作和译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另一方面译者也应提高自身的素养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以辽宁旅游篇章(LTT)的英译文本与英美两国的旅游篇章(BTT/ATT)随机采样为主要样本,从英汉词汇层所反映的文化差异探讨了英汉旅游篇章的词汇认知图式和文化积淀等方面的差异,以期通过一种新的视角,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中国旅游文化的英译文本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探讨几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在汉语旅游资料中的运用及翻译。由于英汉语言本身的特点以及旅游资料文本的特殊需要,在英译汉语旅游资料时有必要对各种修辞采用不同的翻译技巧,从而更好地实现旅游文本的信息功能、呼唤功能和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6.
浅谈旅游资料的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是旅游资料英译要解决的难题,笔者就本人的翻译实践提出以增添法、删减法及改写法等翻译技巧对原文信息进行灵活处理,以达到旅游宣传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英译汉中的长句翻译是考研英语翻译的考查内容之一。根据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式和结构方面的差别,本文对考研英译汉中的长句翻译方法进行了分析。英语长句的翻译方法包括顺序法,逆序法、分译法、综合法。  相似文献   

8.
邱敏 《科技信息》2010,(35):J0324-J0325
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研究了在上海世博背景下浙江旅游资料的英译策略,使其能吸引更多的外宾来浙江旅游,同时又能有效的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9.
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旅游资料的目的就在于吸引游客,促进文化交流,因此,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出发,关注中西文化的差异,本着文化传真的原则和以译文为重点的原则,对于旅游资料的英译将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新兴理论,模因论与翻译的结合使翻译策略的研究有了新的进路。旅游是文化传承的一种典型方式,旅游素材多蕴藏着历史文化模因;而旅游资料翻译本身更是一个跨文化模因传播过程。通过一些旅游文本的英译实例,探析模因论视角下的旅游资料翻译策略和技巧,以促进旅游模因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由于中英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别,在英语中必不可少的和自然的一些词语在汉语中就可能是多余的,因此,在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就应运用省译法这一翻译技巧来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科技英语中常使用被动语态结构的原因,以及科技英语与汉语翻译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通过科技英语实例阐述了科技英语中常用的五种实用翻译技巧。说明了通过翻译技巧把科技英语的被动语态句翻译为汉语的主动语态句,才能使译文通顺流畅,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3.
旅游景点公示语是旅游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旅游景点的公示语英语译文发挥着重要的外宣推介作用。文章运用语篇翻译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拉鲁湿地三个景区的公示语篇汉英翻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西藏区内景点公示语语篇汉英翻译质量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收集上海市主要涉外旅游景点中英文对照版宣传册。对上海旅游景点宣传资料英文版本进行了全面质量分析。结果发现上海旅游景点宣传资料英文翻译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用词不当、句法混乱以及信息失效等问题。作者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旅游翻译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鼓浪屿景区旅游文本的基础上,参照汉英译文,研究旅游文本的汉日翻译。由于中日两国在文化与语言上的历史渊源,译者往往在日语译文中直接沿用汉语文化词的汉字,这种翻译方法有其积极的一面,但过分使用,也会妨碍翻译目标的实现。因此,旅游文本中文化词的汉日翻译应充分考虑中日两国的文化异同与日本人的异文化接受能力,并参考汉英翻译策略,除直接使用对应的日语汉字外,还应综合运用增添解释性文字、适当删减等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一种语言里的某一个词或句子格式,译成另一种语言时,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哪一个词或哪一个句子格式来表达,是存在着一定规律的。符合这些规律翻译的就正确;违反这些规律翻译的就错误。汉译藏也同样,一方面译文要和原文的意思完全相同,另一方面又要符合藏语的语法规范,要使这些句子和字眼是藏族人嘴里可以说得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图说中国传统手工艺》一书中饱含浓厚的少数民族特色。通过对其词、句及语篇三个层次的分析,探讨了在类似的汉语文本英译过程中如何挖掘、再现民族特色的问题,认为少数民族本土风格的还原是翻译对应的必要步骤,旨在更加准确生动地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18.
英语介词在句子中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用得相当广泛。英语大多数介词含义灵活,一词多义多用。除了一些常用短语已有译法外,大量介词需要从其基本意义出发,联系上下文加以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19.
在自建《六祖坛经》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基础上,通过对《六祖坛经》中文原本及其相应的黄茂林英译本、德怀特·戈达德(Dwight Goddard)英译本和克里斯玛·韩福瑞(Christmas Humphreys)英译本的检索分析,发现三个英译本均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翻译文本的语际显化特征,但黄译和韩译更倾向于忠实中文源语文本,而戈译则更多地体现了译者对文本的操纵.三位译者不同的翻译目的和生活背景以及身处的社会历史文化大环境对于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和翻译方法的运用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译者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对译本的高频词使用和语句的复杂程度以及译文的可读性并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吉荣  刘妍 《湖州师专学报》2011,(6):101-104,121
为比较翻译中不同语言习得背景译者的词汇组织功能异同,研究选择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的本科生两个班60人。非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的本科生两个班60人,要求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相同任务的课堂定时翻泽。其后,将学生译文转化成电子文档进行语料分析。研究表明,在高频词的晕复使用方面,文科学生更加得心应手。但是,工科学生在某些富含生活体验和认知经验的词语方面的表达较文科学生更为贴切。就基于语言独特性的语料分析和统计来看,工科生的翻译创造性并不比文科生低,反而稍高,这说明翻译过程中语言习得背景的影响不是绝对的因素,除了语言能力,带有认知体验的翻译能力高低也是影响翻译结果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