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冰乙酸和烯丙醇反应制得了乙酸烯丙酯,然后,用过氧化氢水溶液氧化合成了一乙酸甘油酯.讨论了反应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对一乙酸甘油酯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原料配比为n(乙酸烯丙酯)∶n(过氧化氢)∶n(钨酸钠)1:2:0.04,在30℃的条件下,恒温反应8 h,产品收率可达66.0%.  相似文献   

2.
以硫酸高铈催化氯乙酸与丙醇酯化反应合成了氯乙酸丙酯.较适宜的反应条件为:氯乙酸50mmol,n(氯乙酸):n(丙醇)=1:1.5,ω(催化剂)=2.7%,环己烷2.0mL,于95℃~110℃反应2h,酯化率达到97.35%.  相似文献   

3.
以对氯苯甲酸3-羟基-4-(3-羟基-3-对氯苯基丙烯酰)葫E酯和六水氯化钴为原料,在微波辅助作用下,固相合成了对氯苯甲酸3-羟基-4-(3-羟基-3-对氯苯基丙烯酰)-苯基酯合钴(Ⅱ)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及单晶X射线法对目标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体学参数:α=0.69450(5)nm,b=1.311610(12)nm,c=1.484090(13)nm,α=105.812(2)°,β=102.4600(10)°,γ=105.326(2)°,F(000)=525,Z=1,V=1.19262(9)nm°,Dc=1.426g·cm^-3,Mr=1024.51,最终结构偏离因子R=0.0527,Rw=0.1058,S=1.052,最终差值电子云密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157nm^-3和-256nm^-3.  相似文献   

4.
稀土固体超强酸SO42-/TiO2/La3+催化合成己酸烯丙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稀土固体超强酸SO^2-4/TiO2/La^3+为催化剂,已酸和烯丙醇为原料合成已酸烯丙酯,并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醇酸比为2.0:1,催化剂用量为0.8g(已酸为0.2mol的情况下),带水剂甲苯为20mL,反应时间为2.0h是最适宜的反应条件,酯化率达96.2%。  相似文献   

5.
硫酸铁催化合成乙酸苄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以硫酸铁为固体催化剂,由冰乙酸和苯甲醇为原料合成乙酸苄酯。采用平行实验法对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条件:n(苄醇):n(乙酸)=2.5:1.0。催化剂用量1.25g(以0.1mol原料为基准),反应时间2.0h,回漉温度87—94℃。在此条件下,合成的产品最高的产率可达到67.1%左右。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7种酸功能化离子液体,分别将其与氯乙酸组成复合催化体系用于催化α-蒎烯一步合成乙酸松油酯,筛选出一种催化效果较佳的离子液体[HS03-pmim]H2PO4,并用FT-IR、^1HNMR和^13CNMR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确定了较佳的反应条件:n(α-蒎烯):n([HSO3-pmim]H2P04):n(氯乙酸):n(乙酸)=5:0.9:5:14,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0h。在此条件下,α-蒎烯转化率为85.6%,乙酸松油酯质量分数为36.0%。该催化体系可重复使用,重复使用5次时,α-蒎烯转化率为83.5%,乙酸松油酯质量分数仍达33.7%。  相似文献   

7.
耐寒性增塑剂壬二酸二正己酯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条件实验法,以壬二酸、正己醇为原料,直接酯化合成壬二酸二正己酯,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刑用量等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该方法合成壬二酸二正己酯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50min,n(正己醇):n(壬二酸)=3.0,活性炭用量为0.5g,催化剂用量为1.3%(壬二酸为0.1mol的情况下),壬二酸二正己酯的收率达到98.72%。催化剂不经处理可循环使用多次。该催化刑具有价廉易得、催化活性好、不腐蚀设备、无环境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用氨基磺酸为催化剂,实现了甲酸与环己醇反应合成甲酸环己酯。考察了催化荆用量,原料配比.酯化时间,带水剂种类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最佳条件为n(醇):n(酸):1:2,催化剂用量为醇质量的5.3%,反应时间为1.Oh,产率可这80.7%,催化剂具有可循环使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以氨基磺酸为催化剂,苯甲酸和乙醇为原料合成苯甲酸乙酯,并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醇酸摩尔比为8:1,催化剂用量为3.0g(苯甲酸以50mmol计),反应时间为8.0h是最适宜的反应条件,酯产率达87.4%。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Bronsted酸性离子液体[Hmim]HSO4、[Hmim]CL和[Hmim]H2PO4作为催化剂,水杨酸和乙醇为原料合成水杨酸乙酯。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对水杨酸乙酯反应产率的影响,得出合成水杨酸乙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液体催化剂用量3ml(固体催化剂2g)、水杨酸3.50g(0.025mol)、乙醇15ml(0.25mol)、n(醇):n(酸)=10:1、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80—85℃时产率最高达80.43%。同时对产物进行红外光谱表征,数据与文献吻合。  相似文献   

11.
山楂总黄酮和茶多酚联合调节血脂的优化配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山楂总黄酮和茶多酚联合调节血脂的最优化配比;方法:将不同配比组合的山楂总黄酮与茶多酚灌胃混合型高脂血症大鼠4周,以TC、TG下降率为判断指标,采用Codrug软件中的权重配方法,选出山楂总黄酮与茶多酚调节血脂的最优化配比;结果:所有药物配伍组血清TC、TG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山楂总黄酮和茶多酚联合调节血脂具有协同性,其最优化配比为1:2。  相似文献   

12.
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发展迅速。具有催化功能的纳米二氧化锰材料更是在电催化领域应用广泛。文中采用通过溶胶-乳状液-凝胶法制备了纳米MnO2,探讨了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凝胶剂(三乙胺)的用量对纳米MnO2形貌、粒径和分散性能的影响。随后,研究了不同催化剂含量对空气电极阴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催化层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表明:采用溶胶-乳状液-凝胶体系,在油∶溶胶为4∶1,乳状液∶三乙胺体积比为8∶3的条件下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锰,其粒度基本在200 nm以下;采用该二氧化锰制备的空气电极,电极催化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层中催化剂、活性炭、60%PTFE乳液、助剂的比例为3.0∶2.0∶6.82∶0.05.配合使用80目导电镍网骨架用,合适的防水透气层,在7 mol/L的KOH电解液中,氧还原电流密度最大,可达197.4 mA/cm2,可以形成最大的生氧量68.3 mL/min,性能稳定的溶氧制氧电极。  相似文献   

13.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茶多酚前体脂质体,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考察冷冻保护剂的种类、冷冻保护剂的用量、预冻时间、冷冻干燥时间等因素对茶多酚前体脂质体复水后包封率的影响。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海藻糖为冷冻保护剂,海藻糖与卵磷脂的质量比为4∶1,预冻时间为6h,冷冻干燥时间为36h,制备得到的茶多酚前体脂质体复水后包封率45.5%,稳定性高。该法制备的茶多酚前体脂质体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可以长时间贮藏。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一种三聚氰胺衍生物六(-2-氧杂-3-氧代)丁基三聚氰胺,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合适的工艺条件:催化剂用量乙酸酐摩尔量的1.1倍,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8 h,收率达到85%.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茶叶中茶多酚及维生素C含量与储存时间的变化情况及在营养学上的意义。方法: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定开封后再密封保存的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储存6个月前后两次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C含量前后两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绿茶与红茶相比,茶多酚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绿茶高于红茶;维生素C含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叶开封后再密封、避光保存,茶多酚的含量不易丧失,但维生素C容易氧化减少。  相似文献   

16.
金花茶茶花中茶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扶绥中东金花茶、毛瓣金花茶、普通金花茶茶花中茶多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毛瓣金花茶花中茶多酚的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8.96%、13.78%,均高于扶绥中东金花茶和普通金花茶,且在三种金花茶中毛瓣金花茶花中茶多酚含量与其他两种金花茶具有极显著差异,扶绥中东金花茶和普通金花茶差异不显著,总黄酮含量与其他两种金花茶具有极显著差异,扶绥中东金花茶和普通金花茶有显著差异,表明毛瓣金花茶的花具有更高的药用价值,扶绥中东金花茶的花次之;(2)金花茶花中茶多酚和总黄酮含量与叶中茶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有一定的差异,花中茶多酚含量比幼叶中的稍低但比成熟叶中的高,毛瓣金花茶花中总黄酮比叶高约10%,表明金花茶的花也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3)毛瓣金花茶花中茶多酚含量比其他两种金花茶接近于市售成品茶,表明毛瓣金花茶的花较适合制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凝胶剂中脂溶性茶多酚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制定脂溶性茶多酚凝胶剂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以无水乙醇为提取溶剂,酒石酸亚铁为显色剂,采用比色法,在540 nm处测定含量。结果:脂溶性茶多酚在0~250 mg.(100 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1),平均回收率为102.80%,相对标准偏差为0.93%(n=9)。结论:本法简单、精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凝胶剂中脂溶性茶多酚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茶多酚制备(工艺)过程中抗氧化条件的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性介质中添加无机抗氧化剂能明显抑制茶多酚氧化,其抗氧化效应序列MST>MSO_4>Na_2S_2O_3>KI。MST对人体无害且价廉,它的应用为茶多酚商品化开发提供诱人前景。  相似文献   

19.
茶多酚与Pb2+络合反应机理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南 《贵州科学》1996,14(3):41-47
本文对茶多酚与Pb^2+络和反应的机理及其应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发现。花多酚与Pb发生络合反应形成沉淀。络合反应分两级进行,两极反应Pb^2+与花多酚配比分别为2:1和1:1。沉淀稳定性在PH3-12之间比较好,当PH〈3〉和PH〈12时沉淀发生转溶转溶效果受时间和温度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高压脉冲电场(PEF)提取生产绿茶汤的最佳工艺条件,以茶多酚提取率为指标,用PEF提取技术生产绿茶汤,分别研究电场场强、脉冲个数、脉冲频率和料液比等因素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在得出单因素适宜范围的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设计响应面实验,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出PEF提取生产绿茶汤的最优条件如下:电场强度37kV/cm、脉宽2.5μs、料液比为1:30、脉冲个数10个、脉冲频率2700H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