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公平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全局性的问题,它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这样两个基本方面.文章浅析了教育公平的内涵、造成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教育伦理对社会发展有权为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在社会结构转型期,教育伦理的失衡突出表现在教育管理的失控和教育者道德行为的失范。要实行教育伦理的重建,必须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理念,并在制度层面上全面体现,同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教育公平的内涵及教育公平的基本特征和实现教育公平遵循的的原则。指出转型时期,我国教育显失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机会不均等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以及学校微观层面的不公平。实现教育公平需要在树立公平价值取向、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完善教育经费支出管理制度、依法治教、办学主体多元化、健全教育救助制度、改革学生评价制度和加强师德建设等八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4.
教育事业是民生之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从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统筹教育协调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以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曲教育热点问题为重点,深化教育改革等方面,探讨了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亿万人民的期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科学发展的观点,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描绘未来10年教育发展蓝图。强调教育均衡、公平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切实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需要有公正、公平的竞争原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会计人员作为市场经验活动制度的执行者,更要维护会计工作秩序,遵守法律和制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7.
接受教育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教育公平既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又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政府应有制度保障公民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这一伦理底线。教育公平是相对的、动态的公平。它一方面要求社会平等对待其成员,教育权利、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对所有人平等开放;另一方面要求以人的全面和最高发展为目的,注意个体差异,发展个性化教育。  相似文献   

8.
效率与公平是经济伦理的两个基本价值目标,前者涉及生产与创造,后者涉及分配与共享。效率与公平为人类幸福生活提供基础和方向,在价值排序上,二者的关系表现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提法与“先富理论”保持着逻辑上的一致性。可以说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体现了效率,是资源有效配置的市场经济追求。共同富裕则体现了公平。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需要有公正、公平的竞争原目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会计人员作为市场经验活动制度的执行者,更要维护会计工作秩序,遵守法律和制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京双 《科技信息》2007,(23):20-21
教育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教育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政策的非公平导向,城乡教育水平差距过大,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失衡等。我们应制定教育公平政策,构建教育公平机制,创建教育公平发展模式等,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1.
刘磊 《科技信息》2009,(36):I0039-I0040
党的十七大提出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反映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崭新要求。所以我们要紧密结合中国国情,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公平正义具体体现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各项活动的起点、机会、过程和结果之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并着重分析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分配原则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期道德建设的影响:这一原则向劳动主体提出了一种新的伦理责任;体现了伦理学评价的最高道德标准;将促进劳动主体伦理价值内涵的深化和扩展;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公平观;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功利原则和本质要求。参13。  相似文献   

13.
《2001年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是近年来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最重要的一部教育法,该法案体现了美国联邦政府对教育公平理念的一个全新认识和发展。法案所体现的教育公平理念主要包括:《NCLB法》体现了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教育公平实现的关键在于政府承担责任;教育公平的结果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当前的弱势群体社会公平问题内在地包含两个基本意义向度,问题的背后隐含着我国现阶段面临的制度伦理困境.为解决弱势群体社会公平问题而做出制度伦理回应,要弘扬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制度伦理价值追求,依据社会公平、制度正义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伦理原则,对事关弱势群体社会公平问题的制度伦理做出恰当调整,倚重制度刚性确保弱势群体获取和享受利益公平,构建立体多维的弱势群体利益公平制度伦理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公平是评价社会制度的一种道德标准,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展和体现,应当是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包括教育权利的平等与教育机会的均等两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公平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全局性的问题,它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这样两个基本方面。文章浅析了教育公平的内涵、造成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马振 《科技信息》2011,(20):I0059-I0059
党的十六大把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对社会公平、公正、正义的追求,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与此同时,体现在教育工作中,保障和促进教育公平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同时它也是现代政府最重要的公共服务职能之一。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我们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18.
徐蕾 《咸宁学院学报》2008,28(5):160-16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教育根本价值实现的重要保障。实现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保障教育均衡发展,通过更新观念、强化职责、完善制度、加快改革、提高质量,以多样化的可选择性教育,优秀的教师和关怀弱势群体,完成从个人公平维度到国家发展维度、从优先发展到均衡发展、从“显性公平”到“隐性公平”、从量的提高到质的提升和从物质公平到精神公平的转变,使“使适者受适度教育”。  相似文献   

19.
"法律关系"贯穿于法学理论、法律制定、司法实践之中,是其中的"概念符号"或"理论模型"。伦理精神是社会内在生命秩序的体系,它体现人们如何安顿人生,如何调节人的内在生命秩序。公法法律关系中的"命令与服从"、私法法律关系中的"平等与协商"、公私兼顾法律关系中的"合作与和谐"相互结合,共同构成了法律关系伦理精神的结构生态。在面对具体案件时如果能率先以其所对应的伦理精神结构生态中的价值取向为标准去归类思考和有效行为,有助于在每个案件中体现公平正义,推进新时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高校人事管理的道德视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事高校人事管理,必然要研究道德之律;实现人事管理的高效性,必然要在管理中体现现代伦理精神。高校人事管理的内涵包含了道德发展内容,高校人事管理的过程映射了道德调整机制,高校人事管理的目标体现了道德实现模式。我们应遵循工具理性与人文目标相统一、管理效率与价值公平相统一、岗位权力与责任义务相统一的伦理原则,追求以正义、发展、超越为指针的管理道德的终极价值——善、和谐和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