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宋志勇 《科技信息》2012,(6):303-303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现象,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也对人类现代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本文从人的心理、生理、社会三个视角出发,通过对体育的性质、特点和现代社会人们对体育的需求进行分析,对体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主要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姜磊 《当代地方科技》2010,(15):166-166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它展现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特征、审美风格,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繁荣与兴盛。然而,在当今世界,古老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不断受到经济浪潮和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而面临着流失和消亡的威胁。本文从文化的发展与保护角度提出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土家族民间舞蹈是土家族文化的一种表述形式,在文化人类学视野中,它是一种文化象征。在早期,土家族舞蹈形象以祭祀形式存在,同时也表现出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具体形态,成为人们表达与宣泄情感的最佳载体。在土家族舞蹈的形象中,我们发现它反映了土家族发生、发展、生活、繁衍的历史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其文化形态也体现了土家族舞蹈艺术传承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舞蹈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产物,其艺术表现形态具有极大的审美功能。本文对舞蹈艺术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分析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功能,从而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舞蹈的美育功能,不断满足现代人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藏族舞蹈中所具有的审美特征,是藏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也是藏民族的舞蹈风格及特点形成的根基。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是继承优秀藏族舞蹈艺术,同时它也是符合民族审美情趣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需要。藏民族舞蹈不仅是西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表达民族思想情感最有力的"形象语言"。我们要认真研究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使其在新时代更好地发挥舞蹈艺术的独特功效。  相似文献   

6.
舞蹈之所以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因为它的形成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都会在舞蹈中得到遗存,使之成为相对稳定的形式。不同的民族,由于其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差异背景,积淀了各种不同的文化传说。要发掘民族民间舞蹈价值的方法,应首先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价值层面。民族民间舞蹈的价值大体分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心理层面。而这些方法也是需要整理的。弘扬民族民间舞蹈事业,必须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去挖掘各种民族的舞文化,才能使其细化和美化。  相似文献   

7.
呼吸本身也是一种运动,是通过呼吸肌的收缩,引起胸廓向上下前后扩张,以及呼吸肌松驰,胸廓的回缩实现的。舞蹈中的呼吸与一般生活中的呼吸大不相同,它是随着舞蹈的劲律、音乐、长短、有意识,主动地进行的呼吸,而呼吸与律动又有着密切的联系。舞蹈呼吸是必须加以控制,是矛盾的。舞蹈呼吸也不同于某些节奏平稳的运动项目的呼吸。  相似文献   

8.
华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舞蹈在其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对这一地区民族舞蹈进行考察,探讨其中所包含的社会生产和民俗文化内容,揭示当地少数民族历史生活形态。并对这一地区民族舞蹈的历史类型和社会作用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取决于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那些在多数社会成员身上表现出来的民族性格,最终决定一个民族的发展方向.全球化过程中一些本属于某一或某些民族的东西被某些人有意"全球化"了.这样,后发民族的民族性格受到较多影响.民族性格应该主动改易而不能被动演变.并搞清本民族和其他民族性格的优缺点,确立标准化的本民族行为规范体系,建立本民族有效的信仰体系,建立凝聚民族精神的现实操作形式.  相似文献   

10.
李莉 《科技资讯》2007,(13):248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舞蹈是最古老的艺术。舞蹈初用有节奏的模拟动作来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供大家娱乐。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舞蹈也不断的发展,从简单的模仿,进而发展成有音乐、表情、构图、造型来表达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1.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主要流传于湖南永顺、龙山、保靖、古丈,湖北来凤,四川酉阳等地。"摆手舞"的历史十分悠久,反映了土家先民的狩猎、迁徙、生产和生活情况。"摆手舞"有"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土家族"摆手舞"当代的形态种类主要有娱乐健身舞、旅游舞蹈、教学舞蹈、剧场舞蹈等;影响其形态变化原因主要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审美的取向;舞蹈自身的发展;舞蹈工作者的自觉参与。  相似文献   

12.
藏族民间舞蹈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娱乐、崇拜和祭祀,舞蹈如同体育具有娱人和自娱的性质。藏族舞蹈是反映藏民族的审美意识、体育意识的一种本能的表现。从西藏各地发现的岩画、寺院壁画和史料中记载的舞蹈,证实了吐蕃从史前期到清朝时期的舞蹈活动是民族传统体育产生的源头。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化进程中,丫口村壮族的部分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了下来,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而部分传统文化因失去了其生存环境正在走向消亡。  相似文献   

14.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教育需求,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系统.职业规范是人类职业活动必需遵循的标准和准则,是与人的劳动、职业行为有关的行为规范.职业规范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对其意识、生活技能、行为、生活目标、社会角色等有着深刻的影响,并协调人们相互间、人与社会间的关系和人的社会行为,以此来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和稳定.  相似文献   

15.
节日纪念物是特定节日习俗整体的组成部分,是节日文化内涵的延伸形式和物化形态。节日纪念物的利用与开发有助于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的繁荣壮大。它对传统节日现代性的建构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维系人们的节日情感,丰富人们的节俗活动;第二,营造浓重的节日氛围;第三,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的顺利传承有赖于节日纪念物消费市场的推动。节日纪念物的设计、开发与销售,必须依托、尊重、利用相关的民俗规律。目前传统节日纪念物的性质可分为旧物新用、创用新物、旧物旧用等3种情况。民俗总是在传承中不断演变的,节日纪念物也在不断地进行功能调整或品种更新。  相似文献   

16.
《呼兰河传》和《边城》是两篇具有民俗特色的现代小说。无论是萧红对东北呼兰农村沉滞、落后社会的现实描写,还是沈从文对湘西社会优美、自然、恬淡的田园生活的浪漫抒情,他们均以独特的民俗视角,选择截然不同的民俗事项进行描写,直视国民精神领域,不仅展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而且都较好地实现了各自的创作理想。  相似文献   

17.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产生了绚丽多姿、特色各异的民族民间音乐,这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也是世界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与多元文化的形成,许多具有民族特色与地域特点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也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正逐渐萎缩或濒临消失。广西平果县在保护和传承当地壮族民歌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民族文化发展策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近年来当地壮族歌圩的重新盛行,给我国民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如何传承的问题带来了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对我国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和意识则影响着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通过各种政治途径积极培育少数民族的现代观念和意识,促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土家族传统民俗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许多传统民俗仍具有不可替代的现代价值,包括促进经济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构建和谐社会、传承历史文化、承继传统美德以及保护民间艺术等。在三峡库区众多的民族中,土家族人数最多。在漫长的历史中,土家族人创造了极为丰富的传统民俗,如果对其进行开发,可以对三峡库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旧式地主》具有颇为丰富的双重内蕴:隐约表现了死水一潭的平庸生活让人变得微不足道甚至渺小卑贱;主要赞美了旧式地主夫妇的单纯、善良,热情好客,相亲相爱,充满温情以及那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宁静的自然生活。这是现代文明人一种典型的矛盾心态:一方面渴望回归自然,希望有和谐宁静的近乎自然的生活以及和谐、相亲相爱、只记挂着对方的人间温情;另一方面又希望建功立业,扬名于世,超越别人,战胜死亡,因而否定这种真正无为、顺应自然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