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自进入现代以来其文化受西方影响很大,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处于一种无法向外输出的困境。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学者开始引介后殖民理论并试图用来解决文化困境。在运用后殖民理论的过程中,学者们经常会走向民族主义,对本民族的文化盲目自信,陷入了惯有的东/西方二元对立。只有借助后殖民理论消除文化霸权,走向世界主义,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文化的国际化、世界化。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布依族民族地区经济获得较快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步伐加快,与此同时,民族地区文化也受到了巨大冲击,一些民族地区逐渐失去了民族特色。为此,布依族地区保护、传承和发展好布依族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后殖民理论是东西方反殖反帝的政治文化运动的产物。其根本主张是反对一切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为边缘文化的发声提供支持。后殖民理论对中国文化发展带来深刻的启迪和思考。在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过程中,需要重新确立中国文化的民族认同与合法身份,中国文化只有通过创造性转型和批判性重建才能在新世纪焕发出光彩。我们既要积极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阐释,又要与西方的先进文化展开对话和交流。这样,才有可能产生新世纪的中国文化新形态。  相似文献   

4.
文化身份认同与建构中的文化主体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后殖民理论视域下的文化身份理论有值得我们研究和发展的地方;但是也有明显的不足,许多理论构想(例如"文化杂交")没有充分意识到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与建构中的主体意识.文化身份只有被放置在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各种异族文化相互杂陈的关系中,才能进行有效的定位.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与建构,应该站在一种开放的民族立场上,在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中进行重新定义和创造.  相似文献   

5.
后殖民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指"先进"国家或民族对"落后"国家或民族进行的一种文化渗透与侵略。从鲁滨逊对荒岛与土人的后殖民体现,来解读影片《鲁滨逊漂流记》,旨在警示一些弱势民族,在世界文化如此交融的今天,要保护好自己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韩国文化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冲击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韩剧为首的韩国文化在整个亚洲市场上取得了经济和文化的双重成功,我国的民族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同属亚洲文化圈、儒家文化圈的我们,探讨如何处理好这种矛盾,如何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工作,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论的"失语"与后殖民文化心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国文论失语与中国的后殖民理论关系的思考与分析,力图揭示中国文论的后殖民化只是一种变体的后殖民理论,中国文论的失语症也只是一种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的焦虑和迷茫心态的表现。中国的后殖民批评正处于一种欲解构文化霸权主义,同时又建立别一种权力话语的理论悖论中。要建立中国文论的新框架,则要从文化融合的全球化大语境中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8.
后殖民理论在中国研究三十年,但后殖民文学的概念与内涵却较为含糊。后殖民概念的发展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之间密切关联,因此后殖民文学的发展与殖民文学、殖民主义文学之间具有强烈的承继关系和解构意识。后殖民文学应该被看做是萨义德为首的后殖民批评家以后殖民理论观照西方自扩张时期至今的文本,并进行的西方中心主义批判,及阿什克罗夫发展自"英联邦文学"研究的跨民族、跨区域的梳理殖民文化遗产的文学与文化关系研究。对后殖民文学名与实的重新辨析将有助于我们在教学与科研中有效地选择文本和阐释文本。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各民族的文化受到了极大冲击,鄂伦春族文化也没有幸免,面临着消失、衰退、变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特有的标志,如果民族文化的适应能力不强,那么文化很容易发生断层,许多珍贵的文化将会销声匿迹。因此保护形势十分严峻。本文对鄂伦春族文化现状及断层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化旅游受到民族地区高度的重视,但是一些民族地区在旅游开发中,因缺乏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特色,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体验;还有的民族地区,单纯地强调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导致民族文化的失真或失落.本文从旅游与文化关系的理论入手,结合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实际,提出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的旅游价值,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民族文化的魅力;防止民族文化的失真和失落,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姜磊 《当代地方科技》2010,(15):166-166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它展现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特征、审美风格,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繁荣与兴盛。然而,在当今世界,古老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不断受到经济浪潮和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而面临着流失和消亡的威胁。本文从文化的发展与保护角度提出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外来文化的冲击,使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严重流失;而同时.全球化带来的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也给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逢径。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3.
四姑娘山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对其社会状况和民族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四姑娘山旅游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意识进步,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冲击了传统生活方式,导致了传统文化的商品化,容易引起宗教冲突.  相似文献   

14.
作为后殖民思潮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人类学不但将其作为寻找学科定位的重要工具,更是将停留在文化批评层面的后殖民思潮推向田野实践,为后殖民思潮的反思提供了丰富的现实个案和实践路径。虽然中国在客观上不构成"后殖民情境",但仍可在文化批评的层面上讨论国外人类学在后殖民反思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系列民族志个案,以此丰富和拓展中国人类学研究的内涵和视野。  相似文献   

15.
任何文化首要的都是民族文化,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冲击的浪潮下,武术该如何构建自己的文化软实力,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以文化软实力为理论支撑,深入挖掘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在不断发展提高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建立健全武术的对外传播体系方面提出建议,对强化武术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化通过人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需求、理想信念、归属意识而发挥其价值作用.人们对文化的认识、理解、接受、热爱、需求使文化得以传承.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很大冲击,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重重困境,尤其突出的是少数民族本身不能自觉地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这种自觉意识的丧失或逐步丧失,缘于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传承主体在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以及各种现代文化的渗透与影响.一旦缺少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任何外来的推动力,都是难以完成民族文化传承的任务的.  相似文献   

17.
从德里克的"后结构主义思想"、"全球化理论"、"后殖民批评"、"汉学研究"四个方面对德里克的"文化批评"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渊源关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分析了德里克文化批评理论的利害得失。  相似文献   

18.
当代少数民族文化重构中贯穿了民族精英意识,民族政治精英决定文化重构的方向;民族知识精英为文化重构提供理论支持和舆论造势,民族文化精英为民族文化重构提供载体。经济利益和民族共同情感是当前推动民族精英意识转化为群体认同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爱德华·赛义德被认为是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的开创者,他的理论思想有着强烈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批判色彩。赛义德的东方学研究带给了我们多方面的启示。西方对东方错误再现塑造出的东方学只是西方的东方学,并不代表东方。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应该尊重彼此的差异,消除界线划分,共同参与多元文化的共建。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的冲击是全面的,而对文化的冲击则是深层次的.文化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文化整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终目的.建设先进文化,要继承、创新、改造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赋予其社会主义价值,揭露和批判传统文化中陈腐落后的内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构中国特色先进的民主政治和法制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