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元欧 《科学》2005,57(4):21-24
2005年7月11日是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纪念日。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郑和先后统率由百余艘远洋帆船、二万七千多名船员和官兵组成的庞大船队七下西洋,在茫茫的印度洋上“维绡挂席,际天而行”,“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沦溟十万余里”,足迹遍及亚非三十余国.这是人类第一次大规模走向远洋的空前壮举。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人类大航海时代先驱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我们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创举,可是人们对郑和下西洋的许多细节并不十分了解。比如,600年前的郑和船队是如何在海上行驶的?他们都到过一些什么地方?最远到达过哪里?在西洋路上到底都发生了些什么?所有这些,在一般读者的心里,似乎一直还是未解之谜。更何况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和人为因素,就连对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也一直流传着各种说法。这就使郑和下西洋这个举世瞩目的伟大历史事件,不仅笼罩上一层层更加神秘的色彩,而且蒙上了历史的迷乱。谜团一: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由于…  相似文献   

3.
1405年郑和扬帆首航西洋,比哥伦布1492年到达美洲的航行早了87年,比1497年达·伽马到达印度古里(科泽科特)的航行早了92年,比1519年麦哲伦环球的航行早了114年。郑和远航除了拥有由200多艘船舵组成的庞大船队外,更有严整健全的建制,其每一次出海的使团人员达27000多人。可以说,整个船队的规模和管理水平都居于世界前列。而哥伦布航行美洲时,其船队仅有三艘帆船,只有水手88人。 郑和率领的庞大远洋船队,以其空前的规模和气势,在唐宋元三代航海成就的基础上,把亚非各地的航路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纵横串联和衔接,构成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  相似文献   

4.
2005年是伟大的明朝航海家郑和下西洋首次航海探险600周年,国内外掀起了规模空前的郑和热,人们以多种形式缅怀这位航海业的先驱,追踪前人的足迹,以唤起中华民族向海洋开拓、走向世界的进取精神.这无疑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1405年7月11日,苏州城外刘家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人们倾城出动,争睹远洋船队出航盛况。此时江上风平浪静,舟师战船相接,旌旗蔽空,主舰上一位身材高大、仪表堂堂的将军正向送行的人群挥手告别,他就是指挥这支庞大船队(208艘船,27000人)的统帅郑和。郑和奉命七下西洋,历时28年,共访问了30多个国家,远至非洲东海岸和红海口。郑和远航比哥伦布到美洲和麦哲伦环球船行分别领先87年和114年,而郑和船队规模之大,更是西方各国望尘莫及的。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显示了中国人在造船、航海等方面的高超技术,在中古世界航海史上创造了惊…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明代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对于人类历史上这次规模空前的航海活动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中外学术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充分阐述.笔者在2004年第9期<知识就是力量>撰文<郑和的船队是否到过美洲?>,拙文主要根据文献和考古发现,探讨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航线,显然这是评价郑和航海探险重大意义的前提.正如许多学者所指,郑和七下西洋的目的首先是政治性很强的外交活动,是明朝政府一次大规模地联络东南亚、南亚、西亚及东北非洲各国的睦邻邦交,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盛举.  相似文献   

7.
王书文 《科学之友》2005,(17):82-83
600年前,根据明成祖朱棣的旨意,身为"钦差总兵正使"的郑和,率领庞大的远洋船队,驶出南京太仓的刘家港,开始了历时28年的七下西洋的壮举,从而拉开了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幕.  相似文献   

8.
600年前,根据明成祖朱棣的旨意,身为“钦差总兵正使”的郑和,率领庞大的远洋船队,驶出南京太仓的刘家港,开始了历时28年的七下西洋的壮举,从而拉开了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幕。  相似文献   

9.
我国明朝永乐至宣德年间(公元1403-1435年),在三十余年的时间内,郑和率领着巨大船队,七次下西洋。中国船队航行在太平洋和印度洋蔚蓝色的海洋上,经历了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处已经到达非洲  相似文献   

10.
西贝 《科学之友》2005,(17):80-81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往的一位杰出人物,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一个重要事件,他也被国际上公认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相似文献   

11.
探险行动彰显了人类的顽强意志与勇敢精神,为实现追寻的探索目标,人类与险恶的自然环境展开拼搏,从不屈服,永远前进,谱写了悲壮而辉煌的篇章。人类探险史记载着:公元前2000年中期,居住在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以克里特岛为跳板向西航行,发现了欧洲南部大陆;公元前4世纪后期,希腊人毕菲向西北欧海岸进行首次远航,发现了不列颠群岛;15世纪末,哥伦布船队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西班牙船队进行了环球航行的壮举……从远古以来,惊心动魄的航海探险从未停止过,历史上数百次重大的探险活动,在地理发现中作出了贡…  相似文献   

12.
中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春生 《科学》2006,58(4):5-7
中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自2005年4月2日从青岛起航。至2006年1月22日靠泊青岛,历时297天.航行43230海里,“大洋一号”考察船横跨三大洋,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这次环球科学考察也是继郑和下西洋后,中华民族在国际航海史上的又一次伟大创举.标志着我国海洋界“进军三大洋”的夙愿得偿,也是我国大洋科学研究及技术进步最新进展的全面展示。  相似文献   

13.
在整整600年前1405年7月11日,中国一位著名的航海家,就带领着他的船队,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远航.这个时间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聚焦南、极探访北极、扫描西部、算越峡谷、张继民以新闻报道把一个个科学考察壮举推向世界,也以一个个亲身经历绘就自己的科学探险壮景. 中国古代曾有过玄奘取经、徐霞客游记、郑和下西洋的灿烂探险历史而在近代,探险事业却因国运的积弱失却了足音改革开放让中国人看到了外部世界,也让中国入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正>从古人跋山涉水的旅行,到商队穿越荒漠或密林;从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到新大陆的发现;从飞机跨越大洲飞行,到随时随地获取位置信息等,导航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末,美国开始运行著名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建成了格洛纳斯系统(GLONASS),它们都实现了实时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定位精度可达几米到十几  相似文献   

16.
海面波浪翻滚,一只漂流瓶被海流冲上了海岸。漂流瓶是航海者早期的落后的邮递方式,用来许愿、交流、甚至是船舶失事时交待情况的工具,用途类似于现代飞机的"黑匣子"。传说用漂流瓶这一邮递方法是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首创,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三艘远洋船只,带着西班牙国王给中国皇帝的信件,横渡大西洋,准备前来中国。但哥伦布发现的却是美洲新大陆。  相似文献   

17.
从郑和说起     
国人近来多有优越之感,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水平大为提高。而近期又有报道,据称英国一考古学家提出国人郑和先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先于麦哲伦绕地球航行,此言一出,国人自是趾高气扬,欢呼雀跃。我却认为国人应当以此为“耻”为“鉴”。想当年中国雄踞东方,傲视天下,明朝帝王诏令郑和七下西洋,弘扬国威。一时间,各国使者纷至沓来,岁贡朝贺,鼎盛环宇。可就在几十年之后,中国为倭寇惊扰不已,几十年间“宁海”不宁。人们不禁要问,堂堂中华帝国当年的雄风何在?翻检历史,郑和下西洋之时,开展对外交流贸易已是历史之潮流,西欧诸国皆…  相似文献   

18.
飞翔的荷兰人号 关于幽灵船,没有比飞翔的荷兰人号更著名的了.它被多次用于绘画创作、恐怖故事、电影甚至歌剧.这艘船最早出现在18世纪晚期乔治林顿的Botany湾航海书中,从那以后,这个故事就经久不衰,有无数渔民和水手称他们见过这艘船的踪影.飞翔的荷兰人号是一艘从阿姆斯特丹启航的船只,船长是范德华·德肯.在驶往东印度群岛,途经好望角时,遇到极端天气.船长下令冒险前进,还发誓一定要通过好望角,并且杀死了一名船员,他甚至高喊:"就算上帝让我航行到世界末日,我也要尽最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有一年,我在浩瀚无边的太平洋航行了将近一个月。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多富有诗情画意的浪漫之旅啊!其实,亲身经历过航海生活的人才会知道,长时间的海上航行最是枯燥乏味,有时甚至是难以忍受的精神折磨。这固然是我所乘的船并非像“泰坦尼克号”豪华游轮那样拥有供乘客消闲度日的娱乐设施,这点是绝对谈不上的。除此之外,我们这艘船所经过的航线又是一条极  相似文献   

20.
在航海史上,葡萄牙的亨利亲王是值得大书一笔的人物。他在历史上被当之无愧又当之有愧地称为“航海家亨利”。亨利一次也没有参加过航海,没有撰写过任何有关航海的书籍,没有画过一张海图,但历史仍然有权授予他这样的称号,因为这位葡萄牙亲王把整个一生和全部财产献给了航海事业。所以古巴发行的航海家纪念邮票中的首枚就是“航海家亨利”(如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