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2.
西秦岭地区晚中生代OIB型玄武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秦岭地区发现一套晚中生代玄武岩,其地球化学成分类似O IB的特征,暗示该地区晚中生代岩浆源区来源于软流圈,其起源可能与岩石圈拆沉作用、软流圈地幔上涌和岩石圈伸展减薄有关,这为全面秦岭大别造山带中生代岩石圈演化提供了有利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3.
化探异常查证在西秦岭地区找矿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炎 《甘肃科技》2009,25(15):38-39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在矿产勘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西秦岭地区开展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并进行了化探异常查证,追索异常源,通过地表探矿工程揭露取得找矿发现的实例。认为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实现快速缩小找矿靶区、评价矿化地段经济价值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李国斌 《甘肃科技》2005,21(12):107-108,72
西秦岭东部地区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分布十分广泛,并且岩浆活动特别频繁。本文试图通过对典型矿床的成因剖析,来寻找本地区岩浆活动与金属矿产成矿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本区进一步预测和寻找新的金属矿产资源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刘伟 《甘肃科技》2008,24(4):31-33
甘肃西秦岭地区地处西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中,本区已发现的矿床、矿(化)点数量多、规模大、品位高,是我省重要的找金靶区。本文分析了西秦岭地区金的区域地质成矿条件,该区区域地质背景条件有利,地球化学特征为规模大、强度高、分带明显的强异常区,总结出了找金方向及找矿标志,进而选择了党川—利桥等六个区段为西秦岭地区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6.
西秦岭铧厂沟地区金矿床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铧厂沟金矿床是近年来在西秦岭地区金矿的新突破,位于秦岭山脉西部之南麓,地势形态受侵蚀、剥蚀作用形成的低—中山地貌类型,地形切割中等,地势西高东低,金矿床产于中下泥盆统三河口群地层,通过对矿体形态、规模、厚度、品位、石英脉发育程度的研究,认为该矿床受构造作用的强度制约,就矿体的赋存特征来看,矿体既受层控,又严格受构造(蚀变)带控制,赋矿岩石为碎裂蚀变碳酸盐岩,黄铁矿化、硅化蚀变较强,并与金矿(化)体关系最为密切,矿石中金品位高、低与蚀变强度密切相关。根据赋存特征将金矿化蚀变带分两大类:一是构造蚀变岩型、二是蚀变细碧岩型。该矿床根据研究区内所施工的槽、坑、钻探控矿情况看,不论是在地表或深部,对所控矿体都未圈边,据此预测本矿区深部及外围(矿体向东、向西)仍还有较大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7.
上坝金矿床处于西秦岭中带东段的合作-崖湾金、汞、锑成矿带上。通过对土壤地球化学的研究,显示了土壤次生晕测量结果与地质矿化异常的吻合性,为下一步结合土壤化探找矿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西秦岭李坝式金矿床成矿要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西秦岭李坝式金矿床斌矿空间为中川央体热晕范围内的多级构造体系,成矿时代与燕山期花岗岩侵入时代相近,稀土元素及流体包体特征显示其成矿物源与沉积建造具有更大的亲缘性,同时也体现了岩浆活动的痕迹.  相似文献   

9.
西秦岭美武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武花岗岩在揭示西秦岭地区中生界构造演化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本文通过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对美武花岗岩岩体演化过程中的地球化学特征变化、岩体戍因及其形成的构造演化背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岩体随着侵入期次由早向晚演化,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反映出美武复式岩体各单元为同源岩浆系列结晶而成。它们之间既有差异性,又具有继承性。美武花岗岩形成于地壳的部分熔融,其岩浆源岩主要为高钾角闪质类岩石。而岩浆混合作用也造成沉积性质物源的加入,同时造成不同侵入单元体之间地球化学性状差别。  相似文献   

10.
文章较详细地分析了西秦岭铀成矿带志留系含矿硅岩和灰岩层的岩石学特征,初步讨论了该区硅岩、灰岩及硅-灰过渡类型岩石的类型及其成岩后生变化规律,认为硅-灰过渡类型岩石是该成矿带最有利的赋矿围岩  相似文献   

11.
甘肃张掖黑河口断层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活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河口断层位于张掖西南约30km是一条走向北向,倾向南西的逆断层。黑河沿岸的一个天然剖面上见断层面向南西陡倾,奥陶系向北东逆冲于晚更新世河流砾石层之上,垂直断距17m。断层活动在黑河队地上形成了一个断层陡。  相似文献   

12.
对江西省信丰县铁石口剖面晚二叠世长兴阶至铁石口阶下部的牙形石动物群有了新的认识。基于牙形石的研究,将该地区晚二叠世的地层划分为3个牙形石生物带,自上而下分别是:Clarkina changxingensis yini带;Clarkina postwangi带;Clarkina changxingensis带。探讨了浙江长兴煤山标准剖面晚二叠世长兴组至殷坑组下部的牙形石生物带的划分,将这段地层划分为4个牙形石带,自上而下分别是:Clarkina meishanensis meishanensis带; Clarkina changxingensis yini-Clarkina meishanensis zhangi带;Clarkina postwangiClarkina subcarinata-Clarkina changxingensis组合带,而最下部的一个带又分为2个亚带,即上部的Clarkina changxingensis亚带和下部的Clarkina subcarinata-Clarkina wangi亚带。最后将铁石口剖面与煤山剖面进行了牙形石生物地层对比,认为铁石口剖面除了长兴组下部被第四纪河床覆盖之外,晚二叠世上部的地层可以完全与煤山剖面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赣中乐平地区沿沟剖面上二叠统至下三叠统地层的牙形石动物群,列出了牙形石的各个形态属种在地层中的分布及其数量变化.根据特征牙形石分子的地层分布,将该段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牙形石带,分别是:Clarkina changxingensis-Cl.deflecta-Cl.subcarinata组合带;Hindeodus latidentatus带和Hindeodus parvus带.鉴于在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Hindeodus属种的牙形石分子的Pa分子成为界定种之间的主要标志特征,本文描述了两个重要牙形石种即Hindeodus latidentatus和Hindeodus parvus的Pa分子,并探讨了二者之间所具有的演化关系;此外,还指出这些保存完美的Pa分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洪百雄 《甘肃科技》2010,26(7):37-40
三叠系是泰山锑矿的主要含矿地层。锑矿化明显受地层和断裂构造控制,矿化主要由北西、北东向构造控制,矿化赋存于褶皱构造的核部或翼部、断裂破碎带及层间破碎带、两组断裂的交汇部位、两组节理交汇处和节理裂隙中。围岩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碳酸岩化、阳起石化,其中硅化与锑矿关系最为密切。矿石自然类型主要有碳酸岩化碎裂石英岩型辉锑矿矿石、构造角砾岩型辉锑矿矿石两大类。成因初步认为它具有同生矿源的特征,应属于沉积再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5.
在甘肃景泰地区典型剖面(红水堡和黑山剖面)早石炭世地层中,发现由珊瑚、腕足类、苔藓虫和海百合茎组成的小个体动物群,其中各门类化石个体普遍较小,通常只能用毫米级尺度来度量.经研究发现这一动物群既非灾害性死亡群体,也非水流分选堆积物,而是由于其生存环境异于寻常导致生长停滞所形成的特殊动物群."巴彦浩特地区石炭纪生态地层学研究"项目的研究结果提供了沉积环境信息,丰富了找矿资料,对找矿实践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利用野外地质剖面、关键钻井剖面和区域地质资料,在地层划分与对比、构造格局以及早石炭世研究的基础上,从点—线—面的沉积相分析入手,将晚石炭世的巴什基尔期—格舍尔期作为一个编图单元进行岩相古地理编图,恢复了东北地区晚石炭世的岩相古地理面貌。研究表明,东北地区晚石炭世主要发育浅海陆棚沉积体系、台地沉积体系、障壁海岸沉积体系、河流沉积体系及湖泊沉积体系;研究区存在漠河及佳木斯两个主要的古陆区,物源区碎屑物质供应丰富,其余地区以海相沉积为主,仅北侧黑河-松辽地区和东部饶河地区尚存河流相沉积区。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融合近年来东北地区地层精细划分和对比、构造演化的新认识,形成了一套更加精细的岩相古地理图。  相似文献   

17.
靖远磁窑早石炭世沉积环境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磁窑地区早石炭世为海陆过渡环境。杜内期及维宪早期为河口湾和三角洲环境,表明了沉积作用在海岸带附近进行。维宪晚期为碳酸盐台地环境,是一次规模较大的海侵活动。自杜内阶至维宪阶构成了一个大的沉积旋回。此后,纳缪尔早期又转为河口湾环境。  相似文献   

18.
柴达木东北部晚石炭世盆山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球化学、碎屑锆石测试资料和大地构造学理论,对石灰沟剖面克鲁克组碎屑岩物源区性质及构造属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东北部地区晚石炭世盆地类型为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物源区岩石组合以中酸性岩浆岩为主,缺少基性物质的加入,也不存在明显的沉积再旋回;克鲁克组碎屑岩物源区主要由古老基底组成,但包含一定加里东期物质,柴北缘构造带依旧是碎屑物质来源之一;晚石炭世海侵及盆地沉降受北侧宗务隆晚古生代裂陷海槽控制,碎屑物质来源于南侧柴北缘加里东造山带,呈"南山-北海"的盆山格局,盆地内部充填海相沉积建造;柴北缘古生代造山带剥蚀开始于约430 Ma前,存在时间下限不晚于晚石炭世,早期主要发生岛弧岩浆岩的剥蚀,晚期则主要发生古老基底的剥蚀。  相似文献   

19.
A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members of the Late Palaeozoic Cathaysian flora, Cathaysiodendron has been previously recorded from the Early Permian Taiyuan and Shanxi Formations in north China. The species of Cathaysiodendron presented here are from the lower member of Chouniugou Formation of Ciyao, Jingyuan, Gansu. The overlying marine beds yield fusulinids that are of Visean age in western Europe and conodonts of the Datang Stage in south China, so that the age of the bed containing Cathaysiodendron as Visean, Early Carboniferous, is well constrained. Such a record of Cathaysiodendron is significant in terms of Carboniferous phytogeography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Cathaysian Lepidophytes. A new species, Cathaysiodendron jingyuanense Wang & Wu sp. nov. is described and a second one mentioned.  相似文献   

20.
甘肃礼县火吉坪金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百雄  杨根生 《甘肃科技》2009,25(17):44-46,28
礼县火吉坪金矿床赋存于石炭系第四岩组和第五岩组。金矿化明显地受断裂破碎带控制,所见金矿体多赋存于北东向断裂带上。矿体与煌斑岩脉相伴,围岩蚀变以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少量绿泥石化,白云母化、黑云母化、碳酸盐化、毒砂化为特征。矿石类型含金构造角砾岩型矿石和含金碎裂岩型矿石二大矿石类型。从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热源、含矿热液运移机制、矿质沉淀积聚机制等方面探讨了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