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生既不是有意义也不是无意义,而是具有有意义之可能性。人类意识和人类社会是人生有意义和人生无意义产生的两个前提性条件,而一个人对人生的态度是其人生有无意义的决定性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朱光潜那里,人生分为广义的完满人生和狭义的实际人生.前者具有理想的形而上意义,侧重于人的生命;后者属于现实的形而下层面,指的是人的实际生活,而这却是大部分人的生活状况,从而让我们不能免俗.如果我们将人生理解为人的生命,那么人生艺术化;如果我们将人生理解为人的生活,那么艺术生活化.相较于生命来说,生活是实在的,触手可及...  相似文献   

3.
人生礼仪包含了人的一生的轨迹,从出生到死亡,从自然人到真正社会意义上的人都有相应的仪式。人生礼仪中的吉祥图像,是我们认识人生礼仪的重要途径,全文将从婚姻礼仪、丧葬礼仪、诞生礼以及寿礼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其吉祥图像及其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4.
人生规划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大学生的发展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显示,大部分同学对人生规划的意义并不了解,而且没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这与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和环境影响是分不开的。学校应切实加强对大学生人生规划的教育和指导,使广大青年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康成长成才,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正确进行人生规划,可以极大增强他们学习的内驱力。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帮助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时,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正确处理好人生规划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分层次进行人生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和失败。  相似文献   

6.
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探索是现代散文的一个重要主题,这一类散文称为"人生美文".人生美文成功地展现了现代作家对生与死的意义与价值的探索和思考,反映了他们怎样由苦闷而思考,由思考而奋起,终于在生活的实践和磨练中,认识人生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一步步地从狭小的自我走向国家、民族"大我"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文章简要地介绍了海明威的人生名望、人生创作、及人生哲学精神,阐述了海明威精神的现代意义:人要做自强不息的强者;人的肉体可以死亡,但精神永不可战胜;人要在生活的重压下保持自尊。  相似文献   

8.
慧远 《世界博览》2011,(20):82-82
我们这个时代从不关注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9.
审美境界与人生境界是相通的。诗歌审美境界的高低取决于创作主体人生境界的高低;反之,通过诗歌审美可以帮助人们超越自我、升华生命、提高人生境界。境界是中国古代诗学对现实人生启示意义的一个关键词。在当今这个大多数人停留在功利境界、把追逐利益当作首要人生追求的社会里,通过诗歌审美实现情感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进而提升人生境界是一条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10.
尼采的教育人生观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采的生命哲学及其教育观启示我们:教育理论及其实践必须以生命为根据,以生命为目的,在生命中安居。教育的生命意义在于实现真正的教育人生。教育人生是教育主体的自主精神、批判和创造精神不断建构的人生;是教师以诚实、乐观、坚韧为基本品质的人生;是师生的对话人生。  相似文献   

11.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本质使然,也是教育的必然要求,目前生命教育问题突出,部分大学生对生命缺乏正确的认识,难以体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更无法实现其生命的价值。因而,引导大学生树立以生命为本、生命和谐的观念,正确认识生命的基础性价值,发挥生命发展性价值,追求生命道德性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生命权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形势,法律意义上的生命仅指自然人,而不指其他生命形式,它始于出生,终于死亡,人类保护有生命的野生动物,但野生动物并不享有生命权,生命权的内容包括生命安全维护权和有限制的生命利益支配权,文章还通过生命权的法律保护,生命权与健康权,生命权与人格尊严,生命权与其他利益的关系来论述了生命权的价值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观在关注人现实物质生命的基础上,尤为注重人的生命的精神性、超越性和无限性,从而造就了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也为我们在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以人的生命为本,给予了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企业生存发展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开发项目在经济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想达到最佳的经济效果,项目的经济寿命应越长越好。本文通过对影响项目经济寿命的因素分析,寻找延长项目经济寿命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日本电影《入殓师》表现出了深厚的教育意蕴,具有教育青年人珍惜生命,净化心灵,感受温情和大爱,更加理性面对人生各种挫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让娜如菟丝花般依附着父母、丈夫和儿子生存,也从不懂如何争取和反抗以致毁掉了她一生;如今,这种依附似乎成了一种主动的交易式"工作",人在各种环境当中所作出的抉择显示的也不仅仅是过度的情绪化,其深层内涵促使整个社会开始对现代人生价值观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解读生命哲学内涵和生命化教育理念本质,透视瑜伽运动的生命意义。从人的生命存在的三种形式(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解读高校瑜伽课程蕴含的健身育人价值,瑜伽课程不仅增进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还促进人的社会交往健康,是系统的育人过程。旨在期望能拓展改革视野和提升生命视域中的瑜伽课程之健身育人价值之功效。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社会的转型,高校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现象日益严重,漠视生命的情况不断出现,高校的生命教育对此却显得相当滞后,教育工作者需要进行重新的审视与完善,力求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社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一套较完善的生命教育规划,真正做到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热爱生命,使学生更好地展现生命的光彩,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浅析产品设计的价值工程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产品的价值工程理论,通过分析产品的功能和产品寿命周期成本对产品价值的影响,指出在产品的设计中应具有价值工程意识,才能使产品的功能和产品寿命周期成本取得合理的匹配,达到提高产品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