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文解字》有关部首字的解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从认识论的角度解释部首字;2.从词概念的角度解释部首字;3.从字形结构方面解释部首字;4.从事理的角度解释部首字;5.从词义的功能角度解释部首字;6.从词所表示的事物隶属关系角度解释部首字;7.从词汇所描摩事物的状态角度解释部首字;8.从词义的差异角度解释部首字;9.从方言的角度解释部首字。《说文》对部首字的解释,对我们今天的辞书撰写,有着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汉字部首、笔形输入法,它以《现代汉语词典》的部首为基本依据,以国家《汉字笔顺规范》和《汉字部一范》的“形”为基本依据,采取“部首笔形结合”,用26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不同的部首、笔形组成不同的汉字,编码混合模式进行汉字输入。编码规定单字、词语4码组成。  相似文献   

3.
国家“八五”重点图书《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简称《规范字典》)已于 1 998年面世 ,这对辞书的规范化建设将会开创一个新局面。但《规范字典》部首检索某些汉字仅查末笔 ,如“暨乓乳”三字各查末笔“一、乙”等共计 1 4个字 (见附表 )是否规范 ?引起了笔者对八部现代通用辞书 (见附表 ,简称八书》有关笔画检索的全面深入了解。八书的笔画检索 (其中有 1 998年发行并严格按国家最新规范标准修订的《新华字典》) ,查末笔外 ,还有查中间笔画、“多开门”的笔画兼部首之混合检索等设置 ,对此 ,有必要进行检讨。为了便于讨论 ,文中将统称的“部首…  相似文献   

4.
永定(下洋)方言“得”字是入声字,与“德”字同音,读。“得”在下洋话表“获得”义时与北京话完全相同例如:(亻巨)得哩奖品(他得了奖品)你个理由唔足,得唔到大家个同意(你的理由不足,得不到大家的同意),但还有许多涵义与语法功能均具有自己的特色,与北京话不尽相同。以下准备对下洋话“得”字的用法进行初步的讨论与分  相似文献   

5.
狗这种动物连小孩都认识它,然而为什么叫“狗”,未必人人可以解释清楚。犬,就是狗。“犬”为象形文字,《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解释说:“卷尾有悬蹄者为犬,犬字象形。故孔子曰视犬字如画狗。”也许“犬”字在口语中流行不开,后来就给这种动物取了个“小名”叫“狗”。《本草纲目》中也有解释,一是“狗了叩也。吠声有节如叩物也”。意思是狗叫起来汪汪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汉语里常用在动词前面的“所”字,语法界向来有争议。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意见:多数学者认为“所”字是一个词,但是,对于它的词性看法不一。如马建忠的《文通》定它为“接读代字(代词)”,①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沿用其说,称之为“联接代词”;杨树达先生的《马氏文通刊误》反对把“所”字定为“代词”而称为“表被动的助动词”;②赵元任先生的《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叫它做“语助词”;③张志公先生的《汉语语法常识》和吕叔湘、孙德宣两位先生在《助词说略》里,都把“所”字定为“助词”;后来多数《现代汉语》都从助词之说,有的把它列入“结构助词”小类里。少数学者则认为这个“所”字不够“词”的资格,称之为  相似文献   

7.
朱栋 《长春大学学报》2011,21(1):28-29,32
对《尔雅·释诂》“善也”词条从叉项及古书例证的角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证明了被训释词所被解释的意义可能是它的本义、引申义或与这个字所通的那个本字的某个意义等。训释词亦同。  相似文献   

8.
《庄子·养生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於硎。”“刀刃”句,传统的解释是“刀刃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谢质彬先生《“新发於硎”解》一文(载《中国语文》1987年第3期)认为这个解释不妥,理由是“‘发’字并无‘磨好’之训,也不能解为‘拿起来’或‘磨出来’。”谢文引用有关材料论证“硎”当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为我们创造了很多宝贵财富,“求同存异”的提出及运用即为其一。求同存异是周恩来的创新求同存异是当今人们常用的一个词,但查一查权威的《辞源》和《辞海》,里面没有收集这个词,可见它是后来产生的新词。最通俗常用的《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个词的解释是:“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点。”《新华成语词典》将其作为一个成语解释为:“寻求共同之处,保留不同意见。指不因个别分歧而影响在主要方面求得一致。”1986年11月出版的《汉语大词典》对这个词的解释及举例是:“找出共同之处,保留不同之处。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10.
看到《中国语文通讯》1981年第5期黄兆林同志的《谈谈部首名称的规范统一》一文,很有同感。部首没有规范统一的名称,不利于部首查字法的教学、应用,黄同志提出规范统一的意见,是正确的,我很赞同。但我联想到我国现时通行的部首查字法,竟有大同小异的三种,部首数量和一部分文字的分部也不统一,对于部首查字法的教学和应用,增加不少的麻烦和困难,更应研究予以统一。统一部首查字法非但有必要,而且有可能。 汉字应用部首分类排检,渊源久远。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许慎编纂的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就是按540个部首分类编排的。按部首分类排检汉字,适应汉字结构特点,绝大部分形声字的部首也是明确的,一个字先查到部首再按画数就查到了,也是有优点  相似文献   

11.
什么叫“书籍”:《史记·礼书》“礼书第一。”唐人司马贞《索隐》注释说:“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正字通·日部》解释说:“书,几载籍谓之书。”书、书籍,作为文化载籍的总名,是人人都知道的然而要问“书”字、“籍”字的最早字义(即本义)是什么?“书”字、“籍”字的书籍义是怎样演变形成的?这就需要有一些文字学、测站学的专门知识了。东汉著名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叙》解释说:“著于竹帛谓之书。”许慎又在他的《说文解字·幸部》中解释说:“舍,着也。从章,着声。”“书”字属于“幸”部,幸字正是“笨(笔)”…  相似文献   

12.
宋江的字与号中国的姓名学,是门内涵丰富的学问,这在《水浒》宋江身上,就有一定体现。比如,其字“公明”对于其名“江”字来说,便颇有些“说法”。按周礼规定,男孩生下三月,由其父命“名”;年满20,举行加冠礼,由来宾取“字”,表明他已成年。此后,为“敬其名”,外人只应称其字,而不应再呼其名。“字”的取义,一般是解释“名”的,所以,也称为“表字”。宋江的字与其名的关系,也是如此。《昭明文选》中郭恶的《江赋》是赞扬浩浩长江的“美德”的,文中说它“咨五才之并用,实水德之灵长”。唐李善引《释名》加以注释说:“江…  相似文献   

13.
右文说简论     
“右文”就是形声字的声符.形声字一般形符在左,主义;声符在右,主声.所谓“右文说”,就是在形声字声符中求义的学说.右文说的方法主要在于对汉字有了新的认识;汉字的形声字不仅形旁表示意义,它的声旁也表示意义.许慎编《说文》,创五百四十部,据形系联,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但句、(?)、(臣又)三个部首却没有依形收字,而是依声收字.如拘、笱、(钅句)三字,按全书的体例,应该分别归入手部、竹部和金部,但许慎却把它们归入句部.因为这三个字都有(钅句)曲的意思,都从句得声.右文说就是从这里得到启示的.晋朝有人用这种方法分析汉字.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人部》引晋杨泉《物理论》说:“在金曰坚,在草木曰紧,在人曰贤.”意思是说,“(臣又)”这个声符有质地好的意思,所以坚、紧、贤、三个字都从它得声.这个说法开了右文说的先河.右文说的真正形成是在宋代.宋初,王安石著《字说》,后失传,只在宋人笔记小说中引用了一些.如“讼,言之于公”;“伶,非能自乐也,非能与众乐乐也;为人所令而已”.陆佃的《埤雅》也采用了王安石的一些说法.如卷四:“鼠善害苗,而猫能捕鼠,去苗之害,故字从苗.”卷十一:“蝼蚁有君臣之义,故其字从义.”王陆二人之右文说,大都是些穿凿附会的唯心之说.真正把这种说法系统化并加以推阐的是王圣  相似文献   

14.
《孟子》中“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一句的“舍”字,历来注家没有给它一个恰当圆通的解释。本文认为“舍”应解作“止息”(停止),这是它的常用意义之一。“舍”与“皆”之间应以一读断开.不应连文。  相似文献   

15.
《乐羊子妻》“此织生自蚕茧”、“今若断斯织也”和“何异断斯织乎”中的“织”字,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未加注释,也许是因为这个词人人都认识,个个会解释吧。现在,我们一般都把“织”字作动词用,已经习以为常,不足为怪了。正由于此,在备课或从事教学时,常常发现有些教师用今天已经用惯了的解释来讲“此织”和“斯织”  相似文献   

16.
谐声现象的重新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古音研究到现阶段,难以出现突破性的进展,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对谐声本质有错误的理解。提到谐声,自然要先解释假借,因为形声字实际上就是加了形符的假借字。例如,“田”是象形字,象田地之形。占代另有一个意义为“耕治”的词,声音跟“田”相同。由于动词无形可依,造字比较困难,所以古人就借用了同音字“田”的字形。《诗·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第一个字“田”字毛《传》:“田,谓耕治之也。”这个被借用的“田”就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的是“好心你行快口的”、“好心亻巨讲少两句啦”之类的句子。“好心”句在粤语中比较常用,但较少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通过对“好心”句的语法分析,认为它是一种紧缩的假设条件复句。进而又深入分析了它的前提、语用含义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8.
“乱曰”辨     
我们阅读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离骚》等作品时,常常会在其篇末碰到”乱曰”二字。其中的“曰”字易明,但这个“乱”字却比较费解。它究竟是何意思,在文中又起什么样的利用?古往今来的训释虽多,但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9.
按部首查字,程序较多,很费时间;以后创造的四角号码检字法,比部首检字法较为科学,但这种检字法由于变形笔画太多,没有四个角的字硬凑出四个角,所以也不易掌握。笔者根据汉字不断简化的趋势和汉字是由不同笔画组成的特点,研究了《四笔代号检字法》。四笔代号检字法把所有汉字的笔画分为八类,用八个数字作代号。即:1(横一)、2(竖丨)、3(横折乛)、4(竖折)、5(点、)、6(挑)、7(撇丿)、8(捺)。把每个字开始两笔和收尾两笔的代号合成一个字的代号。例如:“中”字第一笔是竖“丨”(代号2),第二笔是横折“乛”(代号3),倒数第  相似文献   

20.
人称代词我你他的同义词,尊称不少, 有的超过一打,少的也有半打之多。 第一人称现在多用“我”这个字,而翻阅书本,除了同义词外,还有骄称与自称谦词之别。古书上的第一人称多用“余”和“吾”,如“余将老。”见《左传·宣公十七年》;又如“吾爱吾庐。”见陶潜《读山海经》。自称谦词有“仆”字,如“仆始生六七月时”。(白居易《与元九书》),“仆非敢如是也。”(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奴”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