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合肥科技》2005,(7):13-13
合肥市在蜀山区着手筹建合肥台资工业园。6月上旬,有关单位及蜀山区负责人专程赴南昌、武汉、成都等地考察台投资园区以及台资企业建设情况,通过对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台资园区、武汉吴家山台资工业园和成都温江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区等及台湾统一企业、东元集团、华诚电机等台资企业的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2.
台资企业进入广东省二十多年来,对广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据统计,目前在广东省引进的外资中,台资仅次于香港和维尔京群岛位于第三位。本文用数据说明了台资企业在广东省投资的背景和趋势,并分析其主要特点、吸引台资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台资企业在祖国大陆的成功发展得益于海峡两岸服务业宏、中、微观三层面合作机制的协同作用。大陆政府宏观层面的制度安排对台资企业在大陆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一系列惠台政策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对台开放大陆内需市场拓展了其发展空间;海峡两岸行业协会等中观合作平台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为台资企业与祖国大陆相关行业合作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台资企业通过股权合作、产业链配合、共同研发或委托大陆研发、连锁加盟等企业间微观合作模式,与祖国大陆企业合作。天福集团"突破海峡两岸服务业合作的政策局限、由农业转型为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实践经验,为海峡两岸服务业合作机制研究提供了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4.
在发展外向经济中,台资的利用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了解台湾省的历史与现状,是我们吸引台资的出发点。要认真分析宁波市吸引台资的有利条件和障碍因素。未来的三五年,是吸引台资的关键时刻,要做好工作,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建议采取以下对策:重视吸引台资的研宄,发拧宁波港、“宁波帮”和广大台眷的作用,实行“两个分离”的策略,改善与优化投资的硬环境与软环境等。  相似文献   

5.
基于1991-2016年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数据,通过数理统计、空间自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等方法,探讨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区位选择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的区域差异明显,集中分布于东部及沿海地区的广东、江苏、福建、上海、浙江、北京、天津、辽宁等8省(直辖市);空间集聚特征即空间自相关特征明显;台资集聚水平、市场规模、经济对外开放程度、政策因素、劳动力成本等因子对台商大陆农业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较强;占领大陆广阔的市场是前期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的重要目的,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的中后期,台资集聚水平、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6.
杨大正 上海金点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东海大学(台)数学系毕业; 美国德州炸鸡执行(台); 上海恒力房地产总经理,建设上海科技京城项目; 上海市台资企业协会创会及第二届会长, 现为台资企业协会荣誉董事长; 上海市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7.
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台商在大陆的投资经历子从华南(闽、粤)向全国扩散的过程。1990年以前,台商投资主要集中在福建和广东。由于这两个省与台湾的传统联系相当深厚,而且台资进入时往往与港资相结合,因此华南地区就成为台资进入内地的首选目标。1990年以后,由于台湾方面实行对外投资的“南下战略”以及中国大陆发生的“北京风波”影响,台资进入内地的势头稍有紧缩,但其增长率仍高于欧美等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8.
台资是祖国大陆各地招商引资争夺的焦点,如何再造厦门吸引台商投资的新优势,对当前和今后如何进一步做好厦门对台招商引资乃至厦门增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领先优势等工作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要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塑造政策优势;打通关节,发挥地缘优势;构筑人和,打造服务优势,使三者相结合,以产业优势为内涵,变区位优势为竞争优势,再创厦门吸引台资新优势。  相似文献   

9.
冯方平  刘毅  陈柏兴 《广东科技》2010,19(21):83-86
<正>一、全球主要国家(地区)LED专利数量分布表1统计了全球发明人所在国LED专利申请量前15名排列情况,其中日、美、韩等发达国家的发明人所申请的专利分别占全球专利总量的52.32%、18.29%以及8.57%,合计占79%,其专利占有率的霸主地位难以撼动。在以上排名中,我国大陆发明人的专利申请件数为10922件,位居第五,其中,专利件数排名在前的专利发明人大多数是台资、港资企业,清华大学的申请量也仅位居第三,申请量仅为台资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厦门蔡塘等台资企业的发展状况的调研为基础,试图概括其成功的几点经验,并对今后厦门台资企业的健康蓬勃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昆山经济发展迅速,多年蝉联全国百强县市之首。作为台商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迄今为止,已有多少家台资企业落户昆山?这其中,信息等新兴产业占的比重有多少?他们的发展现状如何?
  截至目前,累计已有4402家台资企业在昆山这片投资热土上安家落户,总投资额达到547亿美元,约占大陆吸引台资的九分之一、江苏的四分之一,荣膺台湾电电公会大陆地区综合实力极力推荐城市“五连冠”。  相似文献   

12.
台资是推动厦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社会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厦门正处于建设海湾型城市的关键时期,台资可以而且能够继续为建设海湾型城市发挥应有的作用。客观现实的分析与评估台资在海湾型城市建设中的新作用是新形势下摆在厦门城市经营者和建设者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海南是国务院台办、农业部等部门1999年3月批准建立的“海峡两岸(海南)农业综合试验区”。台商投资重点领域在农业、养殖业,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在海南注册的台资农业企业已近400家,实际累计投入2.2亿美元,承租土地20多万亩,使用的农民工达到3.5万人。海南台资企业的投资  相似文献   

14.
厦门与台湾经贸关系、对台招商引资早已形成框架 ,颇有成效。但近期由于台湾当局政策、国际上吸引台资、内部操办措施等方面因素 ,致使引进台资出现了滑坡。因之建议 ,采取加强舆论导向 ,把握入世机遇 ,改善投资环境 ,加速投资区建设等对策 ,力使对台招商引资有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 万德辉是一位台湾鞋厂老板,从事这个行业已有30年的历史。他说,“我似乎成了世界经济气候变幻的候鸟”,因为差不多每隔10年他的鞋厂就会迁徙一次,从1973年在台湾新竹设立鞋厂,到1986年把鞋厂搬到东莞厚街,再到1999年把鞋厂建到越南河内。这也是众多台资鞋厂发展道路的一个缩影。万德辉告诉记者,在1999年之前,就有部分台资鞋厂搬到越南,结果获利情况普遍超过珠江三角洲。于是,原本相对  相似文献   

16.
大陆是台湾最大的投资贸易伙伴,福建是台商的主要投资集中地之一。台资进入大陆30多年来,中小台企在大陆银行贷款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未得到良好解决。该文从当前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现状出发,以在福建投资的中小台资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大陆融资难的原因,提出现阶段可由大陆政府牵头,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扩大征信信息采集范围等措施,建立综合信息共享平台,以化解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融资难问题,并提出平台设计框架。该框架不仅有助于解决中小台资企业融资难问题,也为完善国内现有的信息共享平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王鹏 《厦门科技》2001,(5):25-26
厦门经济特区作为祖国大陆对台经贸发展的重要基地,在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充分发挥地缘优势,积极推动厦台两地的经贸合作,对台招商引资硕果累累。然而,在台商掀起第三波投资大陆热潮的同时,近年来台商对厦门的投资项目却出现了低增长,协议台资与实际利用台资还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8.
《当代地方科技》2004,(7):38-39
苏州 近年来,苏州着力营造亲商环境,令海内外投资者获益匪浅。在苏州,台资企业有近80%处于赢利或持平状态,作为台商投资的高回报地区,台商对苏州这块“风水宝地”的投资信心不断增强。截止目前已有3200家台资企业落户苏州,累计台商投资达17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亚洲金融危机后, 台商对外投资格局发生新的变化, 赴大陆投资也呈现新的特点。在这种新形势下, 本文提出, 作为具有独特对台区位优势的厦门特区, 要充分把握当前的有利时机, 调整引进台资的重点, 因势利导, 采取有力对策, 把引进台资工作推上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20.
根据目前台资在全国的投资分布情况与变化趋势,全面分析了中国大陆各个地区吸引台资的优势与劣势,并阐述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应对措施: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确定吸引台资的产业重点;吸引大型企业及相关产业链的进入,形成良好的带动效应;对台湾中小企业实行普惠制政策,扩大经济融合;允许台湾民间商贸企业直接进入从事经营活动;加强与台湾中南部城市商会的合作,畅通中小企业的投资渠道;加快各项制度的创新步伐,尽快取得制度创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