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大学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现状。研究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对38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家庭亲密度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适应性显著低于常模(P〈0.01)。大学生心理健康处于正常水平,强迫、人际关系、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数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亲密度在性别、城市或农村、南方或北方上存在差异显著(P〈0.01);适应性在独生与非独生、南方或北方上存在差异显著(P〈0.05)。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亲密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大学生家庭亲密度水平较高,适应性水平较低,家庭亲密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可以通过促进大学生的家庭亲密度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学生抑郁情绪的产生与其所在家庭的亲密度与适应性的关系。方法运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和自评抑郁量表(SDS),随机抽取上饶师范学院163名大学生,东华理工大学74名大学生和中国药科大学70名大学生为被试。结果有抑郁倾向与无抑郁倾向的学生在其家庭亲密度上存在显著差异(χ2=24.87,P<0.01),在家庭适应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χ2=11.17,P>0.01)。有抑郁倾向的学生所在家庭的亲密度与适应性在性别(χ2=2.85,P>0.01;χ2=8.96,P>0.01)、城乡(χ2=3.95,P>0.01;χ2=1.49,P>0.01)和年级(χ2=8.66,P>0.01;χ2=6.55,P>0.01)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自评抑郁量表调查结果显示,存在抑郁倾向的学生在"偶无"、"有时"、"持续"三个因子上的分数显著高于没有抑郁倾向学生的得分。在"经常"因子分上,两者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调查结果表明,存在抑郁倾向的学生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上和无抑郁倾向的学生在一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环境是导致大学生产生抑郁情绪的重要诱因之一。科学的进行家庭教育对于预防大学生抑郁情绪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采用方便取样对选取的264名大学生使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 II)中文版、感戴问卷和网络利他行为量表(IABSU)为研究工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家庭功能、感戴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均小于0.01);大学生家庭功能对网络利他行为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感戴广度与深度在这一预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28.59%和24.14%。结论:家庭功能可以较好的预测网络利他行为,同时又通过感戴广度与深度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4.
家庭功能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家庭作为一个系统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OLSON编制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II)”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新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新生的家庭功能状况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5.
邢玉玲 《甘肃科技》2013,29(2):74-75,96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是一种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的独特的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在探索、求知、竞争的人生旅程中认识生命、关爱生命,认清生命的价值进而提升生命价值。通过对大学生漠视生命这一现象进行研究,从大学生自杀、他杀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原因,针对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缺失及大学生自身对生命价值观没有形成正确的观念进行阐述,来论证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之下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现状及其与家庭亲密度的关系,使用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量表与家庭亲密度量表,对69 087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疫情下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整体良好;社会适应水平的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女生的社会适应状况好于男生;独生子女社会适应状况好于非独生子女;城镇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好于农村儿童青少年;不同学段儿童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小学生社会适应水平最佳,初中生次之,高中生最差;高适应组的儿童青少年更愿意心理求助;家庭亲密度与社会适应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家庭亲密度能正向预测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7.
探究大学生的适应性与生命意义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依据。采用目的取样和方便取样法选取西部四所大学367名大学生,用大学生心理素质之适应性分量表和生命态度剖面图(LAP)量表中的"生命意义与追寻"分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适应性及其各因子与生命意义及其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高中低适应性组的生命意义及其各因子的组别效应显著;大学生适应性的职业适应性、学习适应性和人际适应性三因子是生命意义的显著预测变量。大学生适应性中的职业适应性、学习适应性和人际适应性对生命意义有重要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仲刚 《科技信息》2013,(2):127-128
本文以普通大学生为被试,分析了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同时探索了团体沙盘游戏在高校应用及推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重庆工商大学2015级学生心理适应性进行抽样调查研究,结果发现:2015级学生的总体适应性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没有差异,但在性别、专业类型、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情况、独生与多子女家庭等人口统计变量上存在一定差异,在总适应维度和子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对CCSAS、SCCS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大学新生适应性和自我和谐显著正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问卷(FAD)、婚恋价值观问卷(CMLCQ)、简易性态度量表对649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德宏职业学院在校大学生家庭功能、婚恋观与性态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①大学生家庭功能的行为控制得分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沟通因子得分具有显著的城乡差异;②大学生婚恋观的性爱抉择观、婚姻自主观、恋爱动机、婚姻忠诚度和婚姻价值观得分有显著性别差异,婚姻倾向具有显著的城乡差异,性爱抉择观具有显著的专业差异;③大学生性态度开放倾向、情感倾向、需求倾向和回避倾向得分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开放倾向具有显著的专业差异。  相似文献   

11.
当前社会收入差距扩大、贫富两极分化现象日益突出,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的分化,也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产生了一定影响。通过采用职业价值观量表对西部地区3所高校431名来自不同家庭收入水平的大学生进行职业价值取向的调查分析,旨在探索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与家庭经济背景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考查"富裕家庭"和"贫困家庭"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结果表明:不同家庭经济背景的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的"独立性""利他性""成就""报酬""管理""舒适"和"安全感"7个维度上有不同程度的取向差异。其中,富裕家庭大学生和贫困家庭大学生在以上7个维度上的职业价值取向差异显著。贫困家庭大学生最看重的因素是"利他性"和"安全感",比较看重的因素是"报酬",最不看重的因素是"独立性"和"成就";富裕家庭大学生最看重的因素是"安全感"和"舒适",最不看重的因素是"利他性"和"报酬"。为此,应充分重视家庭经济背景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对不同家庭类型的大学生采用不同的引导策略,立足学生终生职业发展,开展前瞻性职业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与学习适应性之间的关系。采用整群抽样法,使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对河南省3所高校的500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应对方式上以积极应对为主,在学习适应性上总体适应性良好,对学习动机、教学模式、教学能力三个维度的适应性较好,但对学习态度和环境因素两个维度的适应性较差。积极应对方式和高适应性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和低适应性显著负相关。由此得出结论: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对学习适应性及其各个维度都有预测力,可以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卢谢峰编制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5所贵州高校的464名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和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与学校适应性总分存在十分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学校适应性的人际适应、角色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及身心症状因子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其中角色适应相关最高;在各维度中,角色适应和身心症状对幸福感最具有预测力。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留守家庭环境对未成年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农村200名初中留守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发现:留守家庭中成员间的亲密度和矛盾性是影响学生总体幸福感的主要家庭环境因素。多沟通、多见面能提高成员间亲密度,有效解决成员间矛盾,增加留守孩子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许多人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却迷失在了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追寻之中。大学生漠视生命、游戏生命、甚至伤害生命的现象经常见诸报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敬畏生命是人文精神的内核。只有政府重视、学校推进、社会支持、家庭配合,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才能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和引导高校“佛系”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以新的理论视角,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和压力应对模型的心理学分析框架,采用质性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16所高校7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旨在厘清大学生的“佛系”特征、探索“佛系”大学生的成因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佛系”大学生具有低目标承诺、低自我超越、低人际交往和高依从性的“三低一高”特征;大学生在佛系特征得分上总体情况良好,但有近一半的同学却将自己标榜为“佛系青年”;“佛系”大学生无人口学特征差异,但在获奖和高校层次分布上具有显著差别;高支持性的学校环境和高亲密度的家庭氛围能显著降低“佛系”大学生的人数比例,竞争压力与“佛系”大学生人数的关系则呈现U型的非线性分布形态;看似洒脱的“佛系”心态实质上却会对个体的社会适应性和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当下网络游戏行为成为青少年学生群体主流行为,为深入了解电子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组织针对青少年学生和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考察青少年中作为基准组的非电子游戏玩家群体(占比35.7%)的族群特征、在校特征与家庭因素,研究发现:1.来自中小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女生有更高比例成为非电子游戏玩家;2.学业成绩与游戏行为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负相关关系,成绩优秀的女生非游戏玩家的比例较低;3.师生关系与非游戏玩家比例存在正向相关,控制成绩变量后,师生关系越差,非游戏玩家学生比例越低;4.非游戏玩家同辈朋友数量相对较少,在与朋友的互动模式上存在“紧密小群体”和“松散伙伴关系”两种理想类型;5.非游戏玩家青少年的家庭在社会分层中处于不利地位,在家庭收入、生活水平自评、父母职业、家庭文化资本、家庭居住状况等指标上均表现出劣势;6.家庭生活水平与家长对网络游戏的看法间存在正向相关。非游戏玩家的家长对电子游戏呈现出一种全盘否定态度;7.亲子关系方面,非游戏玩家的家庭带有明显的传统父权家长制色彩,家庭内部亲子互动频率低。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的家庭功能与其情绪及人格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大学生的家庭功能与其情绪和人格特征的相关性,运用家庭功能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特质-状态焦虑问卷、抑郁体验问卷、白尊量表、人脸量表等对134名大学生进行测验.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家庭功能某些方面(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与性别、城乡、父母文化等社会指标显著相关,家庭功能某些方面与艾森克人格问卷(内外倾、神经质)、特质-状态焦虑、抑郁、自尊、主观幸福感等情绪和人格指标显著相关.家庭的总功能、角色功能、问题解决等是预测其情绪和人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适应性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生命意义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大学生适应性、生命意义和生活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26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①适应性、生命意义和生活满意度三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②适应性除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外,还通过生命意义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生命意义在适应性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高校社工介入‘阳光下展翅’行动模式创新探索"项目,以一个个案为例,研究重组家庭社区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从个案的性格、家庭背景、价值观等方面分析研究家庭的重组对青少年心理和人生选择的影响,以及由此形成的家庭内部复杂的成员关系,并从社会化的视角对个案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