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基固结作用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对建筑物沉降变形的影响不容忽视,为此,基于Biot固结理论,对于地基土采用Mohr—Coulomb理想弹塑性模型,对筏板基础与地基共同作用问题进行了非线性固结弹塑性有限元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地基中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及其相关的Mandel—Cryer效应与筏板基础的内力变形特性的时间效应具有密切的联系,地基固结作用对筏板-地基共同作用体系的内力变形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在结构-地基相互作用分析与工程设计中考虑地基固结效应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考虑SSI效应的TMD减震特性振动台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并完成了考虑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TMD减震控制振动台模型试验。通过试验,分析了刚性地基和柔性地基上TMD对主体结构的减震效应,探讨了SSI效应对结构震控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柔性地基上结构-TMD体系中主体结构地震反应看作是SSI效应,TMD减震效应以及SSI和TMD的耦合效应三部分共同作用结果,分析了不同工况下三种效应对主体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大小。试验结果表明:SSI效应对TMD的减震性能有很大影响,这使得基于刚性地基假设设计的TMD系统在柔性地基上的减震效果不理想,甚至在某些时候可能产生负面效果,对刚性地基和柔性地基上影响TMD减震性能的一些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分析桩—土—桩相互作用的机理 ,依据弹性Winkler地基梁理论 ,采用相互作用系数的概念考虑群桩效应 ,提出层状场地中 ,考虑动力群桩效应的结构等效动力刚度矩阵的计算方法 .以两个代表性的实例 ,分析动力群桩效应的特点 ,并比较两个实例的差异 .  相似文献   

4.
弹性地基梁模型的动力响应对于土木工程抗震和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考虑梁的不可伸长条件作用效应,分别运用Newton法和Hamilton变分原理建立了弹性地基有限长梁的精细化动力学模型.由于考虑了地基反力的二次弯矩效应,在动力学方程中包括了相互作用导致的平方非线性.最后研究了弹性地基梁的主共振响应,并分析了二次弯矩对非线性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结构与地基体系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改进了高层建筑采用桩筏基础时结构-地基体系动力分析模型;提出了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定量计算结构振动特性及内力的方法;通过算例分析了考虑结构-地基体系共同作用时,桩基体系动刚度及桩头部位参振土质量的取值变化对结构振动特性及内力的影响,以期定量计算结构振动特性及其内力变化,真实反映结构-地基体系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用无限元模拟远场地基,有限元模拟近场区域,并在有限元和无限元接触处施加等效荷载以输入地震作用,从而求解半无限地基的地震响应.通过算例对边界和地震输入方式进行验证,研究剪切波作用下,重力和土与结构相互作用对场地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无限元和波场分离法的地震输入,能够有效仿真波动在半无限地基中的传播过程;重力对水平地震运动无影响;土与结构相互作用效应使短周期段加速度反应谱值降低,而长周期段加速度反应谱值增加;土与结构相互作用对岩石地基水平位移无影响,但使结构底部地基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幅值增大.  相似文献   

7.
将传统有限元与比例边界有限元耦合起来用以分析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并通过子结构分析建立了一种纯时域波输入模型。为提高结构—地基相互作用力的计算效率,本文对无限地基单位脉冲响应函数做了分解—截断处理,而计算精度与效率之间的平衡可由事先给定的参数加以控制。通过计算半球形河谷在简谐P波入射时的散射问题,本文模型的正确性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基于比例边界有限元法(SBFEM)建立了结构-无限地基相互作用分析的频域透射边界,这种透射边界精确满足Sommerfeld辐射条件.该方法的特点是可以根据精度需要从低阶到高阶逐步递推计算无限域刚度矩阵,应用简单且十分方便.针对文献中比较常用的各种无限地基计算模型的适应性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分析.结合无限地基上重力坝的地震响应,对无限地基迟滞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由对比结果可以看出考虑无限地基影响时的坝体最大拉应力分布比常用的无质量地基模型的计算结果约小15%;考虑迟滞效应时最大应力计算结果比不考虑迟滞效应时的计算结果增加了约25%.  相似文献   

9.
牛安勇 《科技资讯》2007,(30):28-29
本文通过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基本概念的介绍,对地基与基础的相互作用、上部结构刚度对基础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简要介绍了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的共同作用在火力发电厂厂房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空间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数值分析时域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于大型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结构-无限地基耦合系统动力分析的数值实现,往往由于有限元网格过多,以及地基无限域时域计算模型中存在的复杂卷积运算,严重限制了求解规模.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基于阻尼溶剂抽取法的三维结构-地基相互作用分析的分区时域逐步求解模型.并针对三维大规模工程问题的数值求解,在积分算法及矩阵存储格式等方面,结合阻尼溶剂抽取法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以推进动力相互作用时域数值分析的实用化.以三维全空间球形空腔动力变形及大岗山拱坝的地震响应分析为例,针对上述数值实现算法进行了具体验证,并就不同的地基弹模及地震波输入方式对坝体响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计算结果表明,地基辐射阻尼以及河谷散射效应对结构的动力响应有很大影响,而该模型表现出了良好的精度和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出台,建筑物抗震设计要求也日益提高.在以往的高层建筑地震响应分析中,由于计算技术上的困难和经济上的约束,大多数时候工程师们都采用了固定基底假设.这样做对于建立在刚性比较大的地基上的结构,由于相互作用不是很明显,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于建立在软弱地基上的结构,由于相互作用比较强烈,在计算中是应该...  相似文献   

12.
由于结构与土体阻尼,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系统差异是非比例阻尼系统,地震响应分析的振型叠加方法不能应用于非比例阻尼系统,利用阻尼分区结合法,截取一定数量的无阻尼模态坐标,然后直接积分变换的耦合运动方程分析非比例阻尼系统,计算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概念明确,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以福建省永春县上坂大桥为工程背景,针对无伸缩缝桥梁的结构特点,提出一个土~结构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谱分析法和时程分析法研究该桥的地震响应,研究结果可为无伸缩缝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对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主要有理论分析法、模型试验法和原型测试法3种方法,其中理论分析法是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的基础,包括子结构法和直接法;提出了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研究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水平地震作用下层状地基土中桩基建筑物的动力相互作用的特性,总结出各参与要素对动力相互作用体系地震响应的作用规律,并探讨了桩土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程度的简单判别方法;编制了群桩分层土上部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及优化设计程序.实例分析表明,在带桩结构工程中应用该程序进行抗震作用下的优化动力计算是简单可行的,可由体系周期放大因子的值来确定采取相互作用设计计算与否,为桩承结构设计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土-结构-调谐液体阻尼器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时域内建立了土 -结构 -调谐液体阻尼器 (TLD)相互作用体系地震反应的运动方程 ,以 12层和 2 4层两种钢结构为例 ,计算了深覆盖土层上钢结构在无控和受控条件下的地震反应 ,通过 5种土层波速和 3条不同输入地震波的多种工况的数值分析和比较 ,讨论了土 -结构相互作用对钢结构TLD减震控制效能的影响及其规律性 .计算结果表明 :一般情况下 ,土 -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要强于TLD的减震影响 ,因此 ,科学而准确地分析土 -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反应 ,是确定设置TLD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的首要前提条件 .  相似文献   

17.
利用Kanai谱作为输入谱,分析了不同场地条件、谱参数取不同值时对土与结构体系随机响应的影响程度,计算了各质点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响应.分析表明:谱参数取值不同对土与结构体系的位移、层间位移响应随场地条件不同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采用简化桩模型和多分段杆单元模型来模拟独立桩承框架结构.对一幢七层独立桩承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考虑与不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影响的结构自振特性对比分析.然后依次输入9条地震波加速度记录,对结构进行了考虑与不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影响的地震反应时程分析.由大量的数值分析结果总结了土-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并用算例对部分结论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9.
非线性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高效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入等效一致粘弹性人工边界单元及其输入方法,提出了广义坐标变换方法解决非线性结构-地基动力问题分析的高效方法.基于结构非线性动力反应问题算例与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系统整体算例,探讨了高效算法用于非线性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可行性,为实现大型结构-地基系统非线性动力反应问题的快速分析奠定了基础.算例表明,作为一种快速数值计算方法,引入广义坐标变换解决强震作用下的结构-地基动力问题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20.
Introduction Dynamic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systems have been studied for many years. Under seismic excitations the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system is infinite, and there exists energy exchange between the superstructure and the foundation[1]. The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