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有关生物多样性词汇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多样性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仅在生物学界,而且在政界与社会公众中十分流行与得到极大关注的人类环境与生存问题。李鹏总理在参加1992年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时,代表我国政府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并通过了《21世纪议程》,从而作出了我国对世界环境与生物名样件保护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12,(19):23-24
鉴于我国蔬菜产地环境质量安全评价标准体系尚不健全,对蔬菜安全生产缺乏指导性等问题,为了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关于对农产品产地划分的要求,目前亟需开展我国蔬菜产地环境安全性评价及分类指标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公元6世纪时后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一部杰出的农业科学典籍,其中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载了23种制醋工艺。这是迄今有关制醋的记载。该文运用现代微生物学和酿造学的知识在讨论黄衣曲的使用和制备的基础上,从制醋工艺中原料的处理、发酵水份、温度、湿度、酒精度、卫生和成醋的保存方法等条件入手对书中前15种制酢法的工艺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还对贾思勰选自《食经》的八种苦酒法的工艺也进行了概述对比。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1,(17):31-32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明确规定我国将逐步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对市场上销售的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追根溯源,查明责任,依法处理。但是,目前我国市场上的绝大多数牛羊产品还不能进行溯源,主要原因是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数量多,农产品销售经营也以自由市场为主,从农田到餐桌的中间环节多,难以实施全程的记录制度。另一方面,由于美国、  相似文献   

5.
郭世荣主编:《中华大典·数学典·会通中西算法分典》,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8年5月,878页,1500元,ISBN∶7-5701-0155-3。常言道盛世修史,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启动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文化研究和古籍整理工程,其中著名的《中华大典》就是继唐代《艺文类聚》、宋代《太平御览》、明代《永乐大典》和清代《古今图书集成》之后的大型类书编纂工程,也是迄今规模最大的古籍整理工程。它包括哲学、政治、军事、数学等24个典,辑录经典古籍2万余种,总字数近8亿字,超过了中国所有古代类书字数的总和。  相似文献   

6.
福柯的《临床医学的诞生》于1963年首次出版,其时正是他出版《古典时代癫狂的历史》(1961年)和《词与物》(1966年)这两部重要著作之间,因而该书代表了福柯心路历程的承上启下阶段。如果要了解福柯的知识社会学思想,那么从研究他的《临床医学的诞生》入手,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临床医学的诞生》是对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大约50年中欧洲医学领域变化的历史考察。与科学史研究中根深蒂固的那种以连续性、因果性和目的论为特征的“思想史”传统不同,福柯采取的是一种“考古学”研究方法。这种研究的特点是:关注各种论著、作品和报告等材料…  相似文献   

7.
《自然辩证法通讯》自1979年创刊以来,由于海内外读者的热情关怀和激励,广大作者的支持和帮助,以及各个时期编者的潜心和努力,在30年间逐渐形成自己颇有特色的定位、旨趣、追求和格调。这一切在1990年代中期、尤其是在21世纪伊始,已经明晰地彰显出来,并且得以明确表达——在编辑部短评中,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欧几里得《原本》曾在11世纪由毕鲁尼试图介绍入印度,但遭受挫折。其阻力来自两方面:印度传统的文言至上观念和数学的实用学科的定位。后来,受伊斯兰文化影响和君王个人的兴趣,《原本》终于18世纪由伽嘎那闼从阿拉伯语译本翻译成梵语。此译本于20世纪初经图利韦丁校注后得以出版。对梵语版《原本》Rekhāga■ita的初步解读后发现,译者在行文、用词等方面努力淡化《原本》的异域色彩,力图使之融入印度传统。然而从留存抄本的较差状态可以看出,梵语版《原本》最终未能在印度产生显著影响。推测其原因有传统的阻力,但也有译者的因素,如其未能很好地理解和强调出《原本》的特点,即在逻辑演绎方面的训练功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13,(1):35-35
课题研究目标主要是针对事关我国城镇化发展全局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关键的农村地区规划建设问题,重点研究镇规划建设中的土地利用、镇村体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产设施、道路交通、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规划技术标准,为我国农村地区规划建设在物质条件改善、技术水平提升、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整体发展提供依据与保障,对相关技术法规的完善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为《城乡规划法》的贯彻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在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统筹协调和综合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算数书》和秦简看上古粮米的比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章算术》、《说文解字》中关于几种粮米的记载互有异同,清代段玉裁等以前者校改后者,并认为在上古时稻和粟都可以舂出粝、粹、檠、御等一系列不同精度的米。现代学者则利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和湖北江陵张家山出土的《算数书》对两者都有校订,但在后一问题上仍沿袭清儒的见解。文章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这些有关文献进行了新的审视,提出了新的校勘意见,指出《九章算术》和《说文解字》这两种传世文献中的错误比原来认为的要少,《说文解字》只有以粹为敷是后起的,《九章算术》只有檠米和檠饭之率是错误的,上古由粟、稻舂出的米分属两个不同的系列,不能混为一谈。《说文解字》和《九章算术》的作者都没有直接参考过《算数书》,后者也没有直接参考过秦简关于粮米比率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和我国科技界的往来日趋频繁。教科文组织以其内容丰富的出版物,尤其是定期出版物为我们扩大了视野。我们已见到的杂志有:《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信使》、《自然和资源》、《世界科技情报系统公报》等二十多种。  相似文献   

12.
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1号汉墓出土了一批简牍,其中有损坏严重的数学简,整理者共辑得30余枚残简,并据内容拟题为《算术书》,还释读了其中4枚残简简文。在前人基础上,本文首次对所有已刊布残简进行了释读,并重新编联。结果显示,仅有3组(枚)残简简文文意相对清晰完整,即残简1、残简28+27+21+20+5、残简24+25。对比《九章算术》相关算题,确认它们分别与《九章算术》“均输”章第25题、第1题和“少广”章第8题相合。考察《九章算术》的删补者张苍与双古堆1号汉墓墓主的情况,认为二者有条件并有可能在算学方面有交流。双古堆汉简《算术书》与其他简牍算书有着不一样的血统,张苍在整理《九章算术》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本子可能是它的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11,(19):71-71
进入21世纪,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国,但饲料生产、饲料市场管理等的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还不完善,缺少被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共同认可的饲料原料产品质量快速检验方法标准。不能满足生产厂家和用户对产品真实性快速确证的要求,使农户和养殖者的知情权无法保证,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14.
通过深入分析《镜镜Lin痴》中描述凸透镜光学特性的“顺三限”、“侧三限”的涵义和确定方法,指出导致该书作者对透镜光学特性和成像规律错误认识的主要原因在于将球面反映成像规律直接拓展到球面折射成像的情形。此外,通过将该书与《远镜说》和《光论》相应内容的比较,认为在19世纪中叶的一般时间内,我国的光学发展仍停留在经验的水平之上,《镜镜Lin痴》正是那个时期我国光学发展水平的标志。郑复光对透镜成像规律独立地进行了系统、定量的研究,他所建立的光学知识体系在我国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应予以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5.
罗素来华是20世纪年代民国社会的盛事,为文化初新的民国学界注入"引导中国向何处去"的兴奋剂,对民国社会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传播罗素思想,作为罗素来华重要推动者的讲学社创办了《罗素月刊》。《罗素月刊》以人名而名,开创了民国时期人物研究类期刊的先河。本文以《罗素月刊》刊载文章为重点,以历史资料为依托,详细梳理其刊创渊源、刊载宗旨、作者群体、发行情况、学术影响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力求复原其作为民国时期人物研究类期刊的嚆矢之貌。  相似文献   

16.
通过深入分析《镜镜■痴》中描述凸透镜光学持性的“顺三限”、 “侧三限”的涵义和确定方法,指出导致该书作者对透镜光学特性和成像规律错 误认识的主要原因在于将球面反射成像规律直接拓展到球面折射成像的情形。 此外,通过将该书与《远镜说》和《光论》相应内容的比较,认为在19世纪中 叶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光学发展仍停留在经验的水平之上,《镜镜痴》正是 那个时期我国光学发展水平的标志。郑复光对透镜成像规律独立地进行了系统、 定量的研究,他所建立的光学知识体系在我国光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应予以 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7.
《大公报》是20世纪30年代科学化运动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它注重宣传科学知识,鼓励科学家参与国事,奖励科学事业。科学家也充分利用《大公报》推进社会科学化,为社会服务。《大公报》提倡科学、信仰科学,不是急功近利式的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和技术,而是要学习西方人信仰真理、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8.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11):123-128
以《20世纪物理学》(三卷本)为线索,尝试从新的视角评价杨振宁的学术成就:考察西方主流物理学史教科书里关于杨振宁科学贡献的记载及其影响,分析西方主流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史家对杨振宁科学贡献的评价,进而管窥华人科学家在20世纪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西方主流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史家对杨振宁及其科学贡献的评价是很高的。杨振宁也是20世纪物理史上华人科学家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9.
15世纪初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所著的《算术之钥(》1427)与中算相似问题的比较研究向来是中国数学史界研究的热点。以往国内的研究是从二手文献入手,通过几个问题的相似性认为《算术之钥》中的相关内容受到了中国宋元数学的影响。在解读《算术之钥》阿拉伯文本的基础上,将其与中算的相似问题进行系统地比较分析之后,发现二者就这些问题在术文、方法、目的、作用等方面均有不同;且纵观阿拉伯数学史,《算术之钥》中的相关内容都延续了10至12世纪早期的阿拉伯数学传统,由此得出《算术之钥》应该没有受到中国宋元数学直接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最早将西医中“神经”的概念介绍到中国的人是英国传教士兼医生合信 (BenjaminHobson ,1816~ 1873)。 185 7年 ,合信在《西医略论》一书中多次提到神经 ,只是他不用“神经”来指称 ,他用了“气筋”和“脑气筋”这两个词 ,例如 :“若下部脊髓坏 ,因而气筋不能上接于脑 ,则下部即有阳事不举 ,两足跛瘫 ,二便无力等病。”[1] 在合信的医书中 (包括后来的《内科新说》、《妇婴新说》)“脑气筋”也用来指脑神经 ,但是指神经的时候多一些 ② 。后来 ,“气筋”和“脑气筋”使用了开来 ,这两个词是 19世纪中晚期用来指神经的最为常用的词。例如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