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海島棉是短日性作物,对光照长度的反应是敏感的。在試驗的6个品种中,以开远离核木棉的敏感性最强,文山木棉、910И、长絨三号、2И3次之,而5476И則最弱。在10小时日照下的棉株較在自然日照及16小时光照下的棉株其现蕾期及开花期均提早,第一果枝着生节位下降,开花数及結鈴数均显著增加。(2) 开远木棉在16小时下不开花,在广州地区的自然条件下要在10月后才能开花,但以10—12小时日照处理則出苗至开花仅需62—67天,而且在生育期的第一年中其开花曲綫还出現三个开花頂峯;在8小时日照下則出苗至开花所需天数为76天。(3) 以现蕾期或开花期作为发育阶段通过的指标,測得文山木棉及910И在出苗后10—15天进入光照阶段,而在出苗后30天左右完成,光照阶段的通过需要15—20天的10小时日照。(4) 測定开远木棉的光照阶段,应当以它的开花期作为指标。开远木棉在出苗后20—25天进入光照阶段,而在38—45天結束,在10小时日照下光照阶段所需天数为18—25天。(5) 短日照促进棉株生殖器官的发育,表现在果枝数的增加,果枝上果节数的增加,蕾期发育所需的天数縮短,在同一果枝上相邻两花开放間隔的天数减少,同时出現較多的椏果,以及在一果节上常有两个鈴存在。无疑这是棉株在短日照下蕾鈴数增多,开花較集中,盛花期提早的原因。(6) 纤維品貭也受光照长度所影响。在短日照下,纤維强力及长度均增加。(7) 16小时的长光照延緩棉株的发育同时也引起棉株严重的落蕾现象,10小时的短日照促进棉株的发育并且落蕾現象极少发生。  相似文献   

2.
1.本文系根据作者两年来的試驗結果,确定短日照是过早播种情况下黃麻早花的主导因子。不同品种的早花现象与其光照阶段发育特性密切联系,要确定该品种的早播适期,关鍵在于了解它的光照阶段发育特性。2.不同的黄麻品种具有不同的光照阶段发育特性:粤园一号的光照阶段开始期在出苗后9——12天,而在10小时日照下經过15——21天便可以通过;东莞园果在出苗后12——15天起,而通过光照阶段要求9——15天;新长一号在出苗后6——9天起,而通过光照阶段要求6——12天。3.试验用的三个黄麻品种(新长一号、粤园一号及东莞园果)的光照临界长度均为13.5——14小时。4.在过早播种的情况下,当其日照长度短于光照临界长度时用人工延长光照至14小时以上或夜间給予短暂光照20——30分钟均可以明显地延迟黄麻的开花期,因而获得较高大的植株。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水稻是短日性植物。“短种”对日长的反应敏感;植株在10小时日照下迅速通过光照阶段,出苗后9—13天生长锥开始分化,12.5小时为“短种”的光照长度的临界度,超过这个光照长度,就不能抽穗开花。利用示踪原子法研究水稻短日诱导过程植株中营养和新陈代谢活动的变化,目  相似文献   

4.
我省潮汕区的晚秈“短种”是严格的短日性作物,在10小时日照下能最迅速地通过发育阶段。因此,在控制日长的实驗条件下,对迅速通过发育阶段的植株和发育进程受到阻延的植株的各层叶片进行分析,从而阐明不同个体发育时期对叶层生理性状的影响,以及在同一发育时期中各层叶片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5.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玉米属于喜温短日照作物,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25-30℃,拔节期日照均18℃以上,从抽穗到开花日照均26-27℃,日照时数在12小时内可早成熟。在砂壤、壤土、粘土均可生长。最适宜的土壤PH为5-8,以6.5-7.0最适。我市平均年日照时数2925.7小时,光照利用率3.1-4.7%;,大于10℃的有效积温3217.6℃,168天,大于20℃的有效积温1434.3℃,63天。年降雨量414mm,年平均无霜期155天。日照高,温差大,气候干燥,有利于玉米营养积累,产品质量好经济价值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所以玉米在我市川、水、滩旱不同立地类型内都可种植。  相似文献   

6.
1.光长对花生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多方而的。处在10—12小时短日照下的植株,其荚果数、荚果重均较处在16—24小时长日照下的植株为多,而其茎部伸长速度、茎叶重量则下降,经济产量/生物学产量的比值提高。2.短日照促进发育的作用表现在荚果形态发生的速度加快,也表现在结荚前期中荚果(鲍果)数量增加的迅速。因而结荚过程的动态受着光长的影响发生明显的变化。3.在短日照的条件下,第二次分枝及第Ⅴ—Ⅵ侧枝上的双果果序及三果果序增加,鲍果此例提高。因而“结荚构型”也随着不同光长的影响而发生变化.4.荚果内的生长素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的时期与荚果开始迅速发育的时期相一致(卽子房入土6—9天),其后随着荚果发育的逐渐缓慢,酶活性与生长素含量也下降。短日照的作用在于促进荚果发育初期的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7.
当盐角草长至约5厘米高时进行不同日照长度处理,然后观察其花芽形成和开花情况。结果表明,盐角草花芽形成和开花的临界日照长度大约为14小时,短于14小时的可以诱导形成花芽并开花,14.5小时以上的不能诱导花芽的形成。在临界日照长度范围内,10小时日照下的盐角草最早形成花芽、并日数量也最多。诱导盐角草花芽形成和开花的短日照数为9  相似文献   

8.
通过周年分期播种、短日处理和人工气候箱试验,对水稻短光敏核不育系的生育特性和育性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结果表明,短光敏核不育系D38S具有一定的短日低温不育特性,它的育性主要受光照长短控制,受温度变化影响小,其育性对光温的反应表现为长日照诱导下可育;D38S在三亚从12月14日至3月27日有较长且稳定的不育期,适合进行杂交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9.
G2豌豆的衰老受光周期调控,即在短日照条件下可以无限生长,长日照下衰老被正常的果实发育所诱导;短日照下G2豌豆不衰老与赤霉素的含量较高有关,GA3处理可以使长日照下G2豌豆不衰老;G2豌豆的衰老受遗传基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为了阐明温度和光照对高山姬鼠能量收支的影响,对不同温度和光照驯化条件下高山姬鼠的食物的总摄入能、消化能、可代谢能、消化率和可代谢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温度和光照对于高山姬鼠的能量收支影响差异显著,低温和短光可以增加高山姬鼠的总摄入能、消化能、可代谢能、消化率和可代谢率,说明在季节性环境变化的过程中,高山姬鼠在低温和短光条件下通过增加能量摄入和消化水平来维持生存.  相似文献   

11.
在试验室条件下观察了中华革蜱、长角血蜱在不同光周期及温度下各虫态发育历期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光周期对这2种硬蜱卵孵化期、幼虫和若虫吸血期、蜕化期无显著影响.2种硬蜱的卵、幼虫及若虫期均无滞育现象.摄食前长日照处理,可诱导中华革蜱雌虫发生饱食过程延迟的滞育.其光周期反应属短日照反应型.长角血蜱在不同处理下均无滞育发生.温度对这2种硬蜱雌虫的发育有一定影响.在非滞育状态下,恒温处理的雌虫吸血期、产卵前期及产卵期一般较变温处理的雌虫时间短.  相似文献   

12.
为了找出豫南夏玉米高产稳产的气象限制因子,趋利避害,增产稳产,选取了豫南驻马店和豫北新乡地形地貌较为相似的两地,从温度、降水、光照几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豫南温度资源丰富,能满足夏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但平均温度偏高且温度日较差较小是玉米生长限制因子.豫南45%的年份降水量都远远超过夏玉米全生育期所需要量,洪涝和渍害频发,对玉米产量影响最大.日照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从属于降水和温度,在降水和温度都正常的情况下,日照越多,增产的潜力越大,但寡照年份不一定减产.和豫北平原相比,光、温、水在豫南夏玉米高产稳产中的限制作用由大到小排序为降水、温度、光照.  相似文献   

13.
比利时杜鹃的促成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比利时杜鹃为长日照花卉,在12h以上光照才可花芽分化,花芽在12℃以上可以正常发育,对光照、温度要求范围较广,花期长达8个月以上。但花期不集中,植株养份消耗大,缺乏更新,作为时令商品花卉出售效果不佳,通过促成栽培,增加温度、延长光照,加强肥水管理,喷施赤霉素,可将花期提前至五月、十月,达到周年供花,还可使花枝变短,株型紧密,开花增多,花期集中,有效提高商品性,从而提高花卉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条纹叶甲不同发育时期卵巢解剖表明,卵巢发育可分5级:乳白透明期、卵黄沉积期、成熟待产期、产卵盛期、产卵末期.本文描述了卵巢不同发育时期的识别特征,为预测发生期与发生量提供依据.同时对条纹叶甲的羽化节律作一研究:(1)在室外自然暗条件下,成虫的羽化高峰为11—17时;(2)在室内自然温度下进行连续光照与连续黑暗处理,两种处理的羽化高峰均为11—17时;(3)在25℃恒温下进行连续光照与连续黑暗处理,黑暗条件下羽化高峰期为8—14小时;光照条件下羽化高峰期为14—20时,在2—5时羽化率最低.这表明成虫羽化受光周期和温度的影响且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15.
黃麻早播出現早花现象,主要是由于日照长度較短所引起。黄麻品种新长一号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很敏感,它的光照阶段开始得既早,而且通过得又快,在出苗后9天給予6—12天的10小时短日照便可引起早花。在短日照中的成长植株,經过4—5天生长錐便开始分化,14—17天現蕾。花芽分化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五級:第一級是花芽原基突起,第二級是蕓片形成期,第  相似文献   

16.
以自然日照为对照,在塑料大棚内对比观察了4个不同光反应型水稻品种在生长发育的各阶段对短日照的反应特性。结果表明:早粳晚熟品种、中粳中熟品种在3~4叶龄短日照处理20~30d开始对短日照有反应,主茎叶龄6~7叶时植株对日照长度最敏感,抽穗时间(由播种期到抽穗期的时间)较对照减少约26天;晚熟品种对日照长度反应的时期晚。不同品种的主茎叶片数、株高与抽穗时间成正相关,且达极显著水平,但籼稻品种的相关系数最小。短日照对早粳晚熟品种辽5和中粳中熟品种冀粳8号的穗粒数和结实率的影响很大:在7叶龄5~10d的短日照处理条件下,辽5的穗粒数和结实率与对照相差最小;冀粳8号最适宜的短日处理分别为7叶龄10h短日照处理5~10d,中粳晚熟品种冀糯1号在7叶龄15d的短日照处理条件下,短日照对其穗粒数和结实率的影响最小;6叶龄20d短日照处理对籼稻品种南农大的穗粒数和结实率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7.
试验针对西昌洋葱种子生产夏季易出现极端高温的难题,建立顶部遮阳网,在0~100%幅度内调控设施棚光通量,通过遮光进行温控。对设施棚不同部位温度与设施棚外的温度变化分析研究表明:在夏季高温时择时用遮阳网在0~100%的范围内覆盖调控光照,降温效果明显,能显著改变设施棚内的局部环境,有利洋葱种子的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18.
一、我省后季晚粳稻的生产特点及其对品种的要求晚粳是我省后季稻生产的主要品种类型,种植面积约占50%。晚粳具有耐寒和对短日照反应较敏感的特性,这对后季稻的安全生产和夺取丰产有着重要的作用。后季晚粳稻的生长发育,是处在温度由高到低,日照由长而短的条件下。生育期间灾害性天气多,前期台风频繁,后期有寒潮侵袭。温度、湿度适宜于病虫的迅速繁殖,是威胁晚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豆成熟期光温综合反应与短光照反应间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256份我国各地代表性大豆品种在南京分期播种与短光照处理。以大豆品种在不同播期间全生育期标准差作为该品种成熟期光温综合反应的指标,以春播自然光照与11小时短光照下全生育期相差天数作为成熟期短光照反应的指标。通过研究我国大豆不同熟期组类型及不同品种的成熟期光温综合反应与短光昭反应间关系,澄清大豆对光温综合条件反应中光照的反应是主导因子的事实。  相似文献   

20.
两种草质藤本杂草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和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是华南地区草质藤本,圆叶牵牛主要通过种子进行有性繁殖,其新鲜种子由于种皮的机械阻碍导致胁迫休眠,经硫酸浸泡处理25-35min才能打破休眠,种子萌发对温度适应性较广,15-40℃之间都能正常萌发,幼苗每天须光照6h以上、温度在25℃以上才能正常生长,开花结实与光照强度和时间有一定关系,每天光照6h以上可提高其结实率,五爪金龙则主要通过茎干扦插进行无性繁,其成熟植株生长速度达8.1-11.9cm/d,无论在光照或荫蔽条件下,无性繁裂世代营养休平均每天生长2.4cm,叶面积每天增加1.4c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