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艺术品的概念中得到启示,认为提高武术套路的艺术欣赏效果,要从武术套路本身、武术套路演练者和武术套路欣赏者三个方面进行把握.从武术素养、艺术敏感力和动作创新能力上,阐述了武术套路编排者应具备的素质;对于武术套路演练者来说,身体素质是基础,艺术修养是关键,武术修养是内涵;提高武术套路的艺术欣赏效果,还应使欣赏者了解武术规则,提高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快速发展,竞技武术套路动作的创新在比赛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且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以及武术科研人员对此特别重视.因此,本文对竞技武术套路动作创新的原则与创新方法进行了论述,以拓宽武术动作创新的思路,为竞技武术套路动作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初级长拳第三路是我国高等院校普通学生(男生)武术教材必修课之一.它由武术的基本功、基本动作、基础套路动作组合的一套完整武术套路.要掌握好拳术套路、规格、特点和运动方法、提高动作套路的技术水平,了解和掌握动作的对练及功防技术的性质和作用,是离不开教师的正确示范教学和讲解、示范是主要的,怎样运用正确的示范教学,让学生能在有限的学习中学会、学好动作,本文就此做以论述.  相似文献   

4.
武术套路运动的节奏,不同于对抗性的攻防格斗中所表现的节奏,它是紧密围绕套路演练效果而变化的.武术套路中的节奏问题,直接影响比赛中的成绩和演练效果.近几年来已引起广泛重视.武术套路由各有特色却又相互联系的几段动作构成.各段动作各有头尾,重点,高潮.每段又包括不同数量的组合动作,各个组合动作也各有特点,重点,高潮.相互呼应,使得动作与动作多变,段与段多变,从而组成一套富于变化,多样而又统一的完整套路.武术套路演练中,各动作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节奏表现出来.一个套路,没有起伏,没  相似文献   

5.
武术套路是武术的主要特征之一.套路是由单个动作组成组合动作,再由组合动作构成一个完整的套路,因此对单个动作的研究,提高单个动作质量,对整个套路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固定高速摄影及影片数字化的研究方法,对武术侧空翻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出各分解动作的运动学数据,找到动作的运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武术套路编排必须以带有攻防含义的动作为组成套路的主要内容,遵循各拳械的运动规律、套路组成的规律、节奏变化的规律,还应结合对象的特点。编排前,须认真学习《武术竞赛规则》和广泛搜集素材,然后确定套路轮廓,安排主要动作,平衡各方面的关系,最后经过实践、修改,以求完善。  相似文献   

7.
竞技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创编原则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梳理出当前竞技武术套路的难度动作创新的原则与途径,为新规则下竞技武术套路难度动作创新的进一步研究及难度动作发展方向提供理论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武术动作的难度标志着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和运动技术水平,是教练员、运动员十分注重的问题.为此,根据武术公路运动训练特点,阐述武术动作难度的发展规律,提出鉴对武术动作难度的依据,并划分为a、b、c三个等级.对武级运动员自选长拳套路中难度动作的规定进行论证,并对修订武术竞赛规则,补充武术动作难度数量要求及有关难度动作的加分和扣分的条款提出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武术套路运动向着"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新规则对难度动作的规定明确了难度动作在套路比赛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信息技术法、三维DLT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跳跃难度旋风脚720°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探索优秀武术运动员难度动作的技术要领和运动规律,对高水平武术运动员的难度动作技术进行评价与诊断,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为合理制定训练方法、完善武术训练理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历届武术专修学生的武术套路演练效果来看,质量普遍不高.问题所在就是对套路演练节奏掌握的不好,处理的不当.由于不能将武术套路的节奏要求贯穿于演练的始末,并通过形体动作表现出来.因此影响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套路演练.妨碍了学生进一步发展和提高.1 影响武术套路演练节奏的因素1.1 学生身体素质我们知道,一个完整的武术套路,是由五六十个动作组成,要在规定时间里完成整套动作,身体要承受极大的运动负荷.它促使身体能量供应加快,心血  相似文献   

11.
武术实战意识贯穿套路教学始终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年套路武术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武术的产生,套路武术的本质作用,以及套路武术与实战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找出了套路武术与实战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把实战练习贯穿在套路教学中,从而提高套路武术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实验研究法 ,对运用学生造型示范进行武术教学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 ,运用学生造型示范法 ,不仅有助于学生尽快记忆动作名称顺序及掌握所学技术动作 ,而且对提高整体教学效果也有良好的影响作用 ,同时也为武术教学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影响武术套路在学校群体活动中推广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套路兼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身养性和娱乐观赏四个功能,尤其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变化锻炼身心,对学生体育达标也有重要意义,但武术套路在学校群众性体育推广上尚不普及,笔者从问卷调查所掌握的数据入手,分析影响武术套路在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中开展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一些可以尝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重点开展的项目之一.以文献资料研究为视角,对高师体育专业武术术科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认为:武术教学应首先从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抓起,着重规范学生的基本功、基本动作,正确理解和运用武术术语,区分拳种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看图自学能力及掌握套路构成的一般原则和规律,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和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人体生理特征的文胸材料弹性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人体生理特征研究了如何选择文胸材料弹性的问题.测量了18~22岁的西北部健康成年女性在5种不同动作姿势时前胸、后背和体侧的表面皮肤拉伸的相关数据,并进行了分析;计算出前胸、后背和体侧的人体表面皮肤的变形率,得出在普通型文胸的杯片、侧片以及肩带靠近颈侧处应选择弹性较小的紧密材料,后片及肩带靠近肩端处应选用弹性及回弹性较好的材料;运动型文胸在近前、后腋点以及腋下等区间内应选用弹性及回弹性较好的材料才能使文胸达到功能性、舒适性和美观性协调统一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服装运动功能性和适体性主要取决于加入服装中的放松量,即由普通梭织面料做出的服装与人体之间的空隙量.为了研究上装中对不同运动需求的放松量设计,本文采用石膏法测量在标准自然姿势和2个非标准姿势下不同人体部位的尺寸,并对获得的尺寸进行比较.3种原型板在石膏模型的基础上用COAT4.1软件获得.研究发现,石膏法提供了一种用来精确测量不同运动状态下人体尺寸并进行原型板设计的有效方法,为在不同姿势下人体上装结构中放松量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首届世界武搏运动会,以继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为推动武搏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也给予了中国武术史无前例的殊荣。在这具有历史转折性的"拐点"上以何种方式推进中国武术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命题。本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武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养生武术等方面对武术发展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促使武术进入奥运会的策略是抓住机遇、继承传统、改革创新,以北京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成功为契机,向世界展示中国武术的风采和魅力,搞好武术创新和竞赛体制、规则及裁判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以适应奥运的要求,促使武术早日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以全面反映中国武术的面貌和特色为项目设置构想的出发点,综合考虑项目的代表性和可行性,确定设项方案为武术大项下设6个小项。  相似文献   

19.
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出发,着重探索闽文化对福建传统武术的影响。认为福建传统武术形成特殊的拳种和流派与闽文化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丰富多彩的人文环境孕育了福建传统武术顽强的生命力、多样的拳种、丰富的文化内涵及深远的武术精神;多变的自然环境为福建传统武术打下了深刻的南派拳种烙印;闽文化的海洋性特色对福建传统武术的海外传播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运用运动生物化学所揭示的人体运动时能量供应体系的关系,结合武术运动的特点,分析影响武术运动员无氧耐力的生化因素以及提高无氧耐力能力的生化原则和训练方法,对改进传统的武术训练方法,科学地安排训练,有效地提高武术技术水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