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所信仰和推崇的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尽管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已见诸报端,可是他却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因而对社会主义大道理无心理会。直至五四运动以后,他才发现“欧洲各国社会主义的学说,已经大大的流行了”,甚至有些国家变成了“共产党的世界”,由此他预感到“这种风气,恐怕马上就要来到东方”。为了迎接新潮流的到来,陈独秀便开始对社会主义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有关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很值得后人深思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对陈独秀早期(1903—1923年)的体育思想作划分两阶段的研究,以“五四运动”为界线划分陈独秀体育思想前后两个时期,这样的划分目的在于使我们对陈独秀整个体育思想的发展有一个较清楚的全面观。同时,这样的划分,便于我们对“五四运动”前后中国体育思想的变化作一比较,从中发现体育与祖会发展两者丝连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从陈独秀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创以及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构想的思想发展轨迹中 ,充分展现了一代伟人为中国革命事业所建树的丰功伟绩。除去历史的尘埃 ,揭开历史的面纱 ,以正面人物解读陈独秀 ,恢复陈独秀的本来面目 ,这是《陈独秀思想发展轨迹》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4.
陈独秀的社会思想主要集中在其早期的著作、文章中。他的社会思想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以社会进化论为主要思路,以爱国主义为情感依托,从内容上实现了对儒家文化的解构,以宣传教育为改变社会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陈独秀国民运动至上论思想产生的原因、主要内容,及其对陈独秀一生乃至中国革命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陈独秀的社会思想主要集中在其早期的著作、文章中。他的社会思想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以社会进化论为主要思路,以爱国主义为情感依托,从内容上实现了对儒家文化的解构,以宣传教育为改变社会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陈独秀国民运动至上论思想产生的原因、主要内容,及其对陈独秀一生乃至中国革命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回顾自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学术界对陈独秀的研究状况,对其晚年思想的研究进行梳理,剖析他的“二次革命论”、社会主义观、民主观、经济思想、爱国思想等.  相似文献   

9.
陈独秀一贯主张抗日救国,他提出了很多抗战思想,其中民众抗战思想以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为界,有着明显的变化,对为何提倡民众抗战、如何进行民众抗战都有着自己的见解。他的民众抗战思想又与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有着紧密联系:与中共主张的异同、对国民党政府的反对与拥护。总之他的民众抗战思想是其个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客观科学地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有关陈独秀的研究广泛展开,对陈独秀思想演变之研究是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根据学术界的研究情况,首先介绍了占主流的陈独秀思想演变阶段划分论,提出了笔者的划分观点.其次,重点分析了陈独秀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问题,提出了1920年5月完成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陈云民本经济思想蕴含着理论到实践的一贯性,且形成了四个层次的逻辑体系:实事求是的认识基础,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构建经济战略的基本点以及谋求人民福利的最终归属。这一严密的逻辑体系丰富和完善了陈云民本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确立到曲折再到创新发展,在管理理念、手段和方式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意识形态社会管理策略,有效维系保障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的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13.
思想路线是思想认识的指导原则 ,无产阶级政党思想认识的指导原则主要包括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能动性原则。党的思想路线的完整表述中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应准确、科学地表述为“在实践中检验认识和发展真理” ;党的思想路线的简明概括或简称应统一、规范地表述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客观性、实践性、能动性原则 ,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脱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的传统政治经济学,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和教学的需要,必须创新。创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在指导思想上和研究范围上进行创新,正确解决政治经济学的主题、体系的安排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是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一灵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指导思想的一元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一主题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和强大功能;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一精髓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民族特性和时代特色;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基础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道德领域的基本要求.为此,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推进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思想基础、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的新变化,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机遇。全力推进金融危机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抢抓机遇,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弘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要突出重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社会主义建设力量;要创新方法,在坚持原则、拓宽渠道、巩固阵地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使学校德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德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建设主导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的和谐包含人们价值观念的和谐,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主导价值观的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主导价值观的目标定位、功能指向提出了新要求。为适应这种要求,我们必须创造性地推进主导价值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途径有三:统筹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两种科学文化,以便二者协同发展;做好中华民族固有的传承性生活文化——民间民俗文化的扬弃,让我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接地气”;确定“和谐”、“科学”的标杆,协调现代与传统的和谐转换,提升中国本身的文化亲和力,让我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更贴近生活、贴近民众,从而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20.
荣玲鱼 《长春大学学报》2012,(7):857-859,863
我国的法治建设是建立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我国的法治建设遵循唯物主义有关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反映的客观规律;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基础,反映无产阶级的根本经济政治利益的、自觉的、系统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是对当前我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反映。那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我国的法治建设二者有没用关系呢?如果有,那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本文将试图通过论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以期客观地揭示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