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生态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初始体质量4.5±0.1 g的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几种微生态制剂添加到饲料中和直接添加到养殖水体中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水质的影响。使用微生态制剂是乳酸芽孢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1:1)和复合菌虾乐333,添加饲料的剂量均为1‰,添加水体的量0.5 g/200 L。实验设7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25尾对虾,实验周期是4周,温度为(28±5)℃,盐度5‰。试验开始后,每隔3 d测定水体的pH、氨氮和亚硝酸盐。实验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添加到饲料中或直接添加到水中都能促进对虾的生长,降低饵料系数(P<0.05),而添加到水中的实验组比添加到饲料中的实验组生长效果更显著。实验组的pH、氨氮和亚硝酸盐比对照组都有降低的趋势,其中pH和亚硝酸盐在试验后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各添加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秋冬季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细菌的数量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9月~2008年2月,研究了珠海市斗门区凡纳滨对虾4个低盐度池塘水体、沉积物中异养细菌、弧菌、芽孢杆菌数量动态,结果表明,水体中异养细菌、弧菌、芽孢杆菌在养殖前期不稳定,中后期趋于稳定,数量波动范围分别为1.8×103~1.2×105/mL、1.4×102~4.0×103/mL、1.6×102~1.7×103/mL,水体中异养细菌数量平均为1.95×104/mL;沉积物中异养细菌较稳定,弧菌呈先升后降趋势,芽孢杆菌呈上升趋势,三者的数量均高出水体2~3个数量级,数量波动范围分别为1.0×106~2.2×107/g、7.0×103~4.7×105/g、4.7×106~2.4×106/g,异养细菌数量平均为9.16×106/g  相似文献   

3.
研究碳源和不同浓度芽孢杆菌及光合细菌对养殖尾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同时添加碳源和芽孢杆菌及光合细菌对总无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活性磷酸盐的去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养殖尾水在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浓度为1 g·m~(-3)和1 m L·m~(-3)情况下处理5 d后,活性磷酸盐、亚硝酸盐氮和氨氮去除率均达85%以上,总无机氮去除率达80%以上。综合本研究中芽孢杆菌及光合细菌不同添加量对养殖尾水处理效果,结合处理成本,建议养殖尾水处理中芽孢杆菌及光合细菌添加量分别为1 g·m~(-3)和1 mL·m~(-3)较为适宜,在此条件下处理5 d后可有效处理尾水中氮磷总量,为养殖尾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过碳酸钠和微波对食用菌种植常见3种杂菌消毒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在食用菌培养基中最常见的、不易被杀死的3种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菌)作为消毒灭菌试验对象,对过碳酸钠和微波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测试。过碳酸钠采用20 000、10 000、1 000、100、50、10mg/L 6种浓度梯度进行试验。试验表明随着过碳酸钠浓度升高3种菌的数量均在减少。大肠埃希菌与黑曲霉菌在浓度为10 000 mg/L时全部被杀死,枯草芽孢杆菌在浓度为20 000 mg/L时全部被杀死。随着微波时间的增加菌的数量逐渐减少,在微波时间为210 s时黑曲霉菌全部被杀死,240 s时大肠埃希菌全部被杀死,300 s时枯草芽孢杆菌全部被杀死,达到了彻底灭菌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用高产纤维素酶的蜡样芽孢杆菌BC1(Bacillus cereus1)、高产蛋白酶的蜡样芽孢杆菌BC2(Bacillus cereus 2)、枯草芽孢杆菌BS3(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L4(Bacillus licheniformis)、啤酒酵母SC5(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以及黄山毛峰超细茶粉制备复配益生菌饲料添加剂A、B、C、D,并研究不同组别的复合复配益生菌添加剂对青脚麻鸡胴体性能、器官指数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复配益生菌添加剂的青脚麻鸡的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和肠道菌群都较对照组有所提高,B菌剂综合作用最好,其平均日增重提高了6.05%,料重比降低了7.18%,胸肌滴水损失率降低了16%,肠道乳酸菌总菌数提高了5倍。添加含有茶粉的益生菌菌剂组与未添加茶粉组别相比,其肠道有益菌数量有极大提高,说明茶粉可以促进有益菌在肠道的定植,有利于维持麻鸡肠道菌群平衡。  相似文献   

6.
芽孢杆菌组合对海水养殖水体COD的降解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获得一种降解性能优于单菌株的菌株组合,更好地改善目前工业化密度养殖的水体水质。【方法】从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分离降解效果良好的单菌株,根据菌株之间的拮抗效应,按照2株菌或3株菌进行组合,研究各组合菌株的降解效果。【结果】2株菌的组合第6天时COD含量的均值为422.57mg/L,标准差为63.85,3株菌的组合第6天时COD含量的均值为365.61mg/L,标准差为67.63,说明3株菌的组合整体降解效果比2株菌的组合好,且更容易获得降解效率高的组合,但并不是所有3株菌的组合降解效果都优于2株菌的组合。【结论】确定最优菌株组合为C14(菌株B2,菌株B6,菌株B11),COD降解率为64.29%。经鉴定,菌株B2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B6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菌株B11为嗜碱性芽孢杆菌(Bacillus alcalophilus),为今后的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不同益生菌优化组合在水产养殖中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优化鱼类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嗜酸乳酸杆菌组合比例,研究益生菌对水产养殖的作用影响。试验设对照组、枯草芽孢杆菌组(Ⅰ组)、嗜酸乳酸杆菌组(Ⅱ组)、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酸杆菌组(Ⅲ组2.5∶1)4个组,每组3个重复,连续喂食28d后取样。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益生菌能够显著提高血清溶菌酶活力,补体C3、总蛋白、白蛋白含量,白蛋白/球蛋白比值,血液白细胞数及白细胞吞噬率。益生菌对血液白细胞吞噬指数和血清补体C4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益生菌能够提高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最佳配比组合为枯草芽孢杆菌和嗜酸乳酸杆菌以2.5∶1的组合形式添加到饵料中。  相似文献   

8.
对多种实验室常用的基因工程宿主菌(大肠杆菌、酵母菌、农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在不同质量浓度丁醇培养基中比生长速率进行比较,发现原核微生物耐受丁醇的极限质量浓度为16 g/L,其中革兰氏阳性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特性优于常见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和农杆菌;而真核微生物啤酒酵母在丁醇质量浓度为16 g/L时表现突出,相对比生长速率接近不加丁醇时的50%.鉴于枯草芽孢杆菌和啤酒酵母具有良好的丁醇耐受特性,在利用基因工程生产丁醇时,可以将它们作为基因工程的宿主菌,以解决一般宿主菌耐受丁醇质量浓度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鳗鲡养殖循环水处理系统中细菌的组成与数量,从循环水处理系统中的养殖池、沉淀池、生物膜池、滤池和紫外消毒池采集水样,并从生物膜池和滤池中采集附着生物样品,分别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和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分析法进行细菌计数和附着样品的细菌组成分析.结果表明:1)养殖水经过各处理环节后,水体中细菌数量逐渐减少,如由养殖池中的2.98×106CFU/L降低至牡蛎壳填料滤池中的9.30×105CFU/L,再经过紫外消毒池后,水体中细菌数量又减少了96%,再降低至3.53×104CFU/L.2)生物膜池的尼龙丝挂网载体和滤池中牡蛎壳填料上附着细菌数量较多,其数量分别高达1.39×108CFU/g和1.52×108CFU/g.牡蛎壳上的附着细菌主要分为3大类:分别属于变形菌门(包括α-、β-和γ-变形菌纲)、拟杆菌门和异常球菌-栖热菌门,其中以β-变形菌纲细菌为优势类群,大部分细菌对环境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分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蔗渣生产黄腐酸的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实验室筛选的发酵蔗渣产黄腐酸的4株(25B、BT、12、E)细菌进行工厂扩大发酵,并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高产黄腐酸菌种进行鉴定.研究高产菌种的发酵周期、接种量、发酵培养基初始pH以及发酵堆料层等因素对菌种发酵蔗渣产黄腐酸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方法优化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添加与配比.实验结果表明,E菌株为发酵蔗渣高产黄腐酸的菌种,16SrDNA法鉴定结果为枯草芽孢杆菌.该菌种发酵蔗渣高产黄腐酸的最优条件为:接种菌龄24h,接种量0.05L·kg-1,发酵周期4d,发酵物料初始pH4.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的主次顺序为蔗渣麸皮蔗糖淀粉.利用优化后的发酵物料培养基与发酵条件进行发酵,获得的黄腐酸含量为23.90%,较工厂发酵模式的对照组(FA含量14.00%)提高9.90%,FA增长率为70.71%.  相似文献   

11.
从太平洋深海底泥样品中富集、筛选得到50株锰抗性细菌, 16S rDNA鉴定结果表明这50株细菌中含有40株芽孢杆菌、3株短杆菌、1株短状杆菌、1株考克氏菌、4株副球菌和1株食烷菌.50株中80%是芽孢杆菌,有6个种.90%以上为革兰氏阳性菌.短小芽孢杆菌(B. pumilus)Mn12对Mn2 的耐受能力最好,最高的Mn2 耐受浓度是130 mmol/L.该菌在28℃以200 r/min培养24 h后,能去除含锰(Ⅱ)10 mmol/L培养基中90%的锰(Ⅱ)(锰含量由高碘酸盐分光光度法测定).而Mn59在同样条件下,可耐受30 mmol/L锰(Ⅱ),可去除99%的锰(Ⅱ),具有抗性高、去除率高、速度快的优点,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将沼泽红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维氏硝化杆菌和粪产碱菌固定在同一载体上,构建简单的人工微生态系统,并研究其对养殖水体的脱氮作用.结果表明,固定化微生物对养殖水体脱氮效果良好,对氨氮、硝基氮、亚硝基氮的降解率可达85.0%、79.3%、87.3%.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亚硝酸盐胁迫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状况及虾肝肠胞虫(EHP)携带量的影响,探索亚硝酸盐、EHP和对虾生长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试验以南美白对虾为试验动物,每天调节一次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维持实验设定亚硝酸盐水平;每10天取一次样,统计死亡率,测定虾的生长指标和EHP携带情况.结果表明:1)亚硝酸盐10 mg/L组具有抑制EHP感染和传播的趋势,整体来看,对虾EHP携带率表现为空白组亚硝酸盐20 mg/L组亚硝酸盐10 mg/L组;2)EHP携带的试验虾,存活率由高到低表现为:亚硝酸盐10 mg/L空白组亚硝酸盐20 mg/L;3)亚硝酸盐10 mg/L组对感染EHP对虾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亚硝酸盐10 mg/L组的试验虾规格大于其他两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不同养殖模式对金刚虾(Penaeus monodon)养殖水体菌群和虾体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其差异,以低盐土池养殖(盐度:8.3‰,简称低盐土池组)、低盐高位池养殖(盐度:7.8‰,简称低盐高位池组)和高盐高位池(盐度:23.4‰,简称高盐组)3种养殖模式下的金刚虾为试验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在40 、80和120 d时养殖水体菌群和虾体肠道菌群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养殖模式养殖水体和虾体肠道菌群在对虾不同阶段中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盐土池、低盐高位池、高盐高位池水体中分别检测出微生物1 005、1 443、1 282种,分别隶属于26、29、29个门;肠道中分别检测出微生物1 521、877、451种,分别隶属于38、23、21个门。不同模式金刚虾养殖水体菌群的优势门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蓝藻门(Cyanobacteria)和脱硫杆菌门(Desulfobacterota),如虾体肠道中的优势门分别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和蓝藻门。分属变形菌门的红杆菌科(Rhodobacteraceae)均为水体和肠道中的优势菌,分属厚壁菌门的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仅在金刚虾肠道中表现为优势;在金刚虾肠道中,红杆菌科是养殖前期主要的优势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在养殖后期肠道中表现出绝对优势。结论 不同养殖模式金刚虾养殖水体和肠道菌群存在明显差异,高盐高位池中红杆菌科和乳杆菌科的相对丰度显著优于低盐土池和低盐高位池。  相似文献   

15.
味精废水资源化制备复合型生物絮凝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察了产絮菌F2-F6在废水培养基和絮凝剂培养基中生长、产絮和溶解氧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质量分数为20%的味精废水中补加6 g/L的葡萄糖,无需添加额外的氮源即可作为替代培养基培养产絮菌F2-F6,20 h絮凝率可达95.4%.产絮菌细胞生长和絮凝产物合成对发酵体系中溶解氧的要求存在差异,采用分阶段供氧控制策略,在分别以味精废水和絮凝菌培养基为底物的发酵过程中,需要集中大量供氧时间分别为8和21 h.味精废水资源化制备生物絮凝剂,复合型生物絮凝剂的产量可达8.547 5 g/L.  相似文献   

16.
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呈杆状,两端钝圆,为革兰氏阳性菌,能分解糖类生成L-乳酸,为同型乳酸发酵菌。凝结芽孢杆菌除具有和乳酸菌及双歧杆菌同样的营养和免疫功效外,还具有耐酸、耐热、耐盐、容易培养和保存的特点,在水产养殖中具有维持肠内的生态平衡,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力,净化养殖水环境的作用。目前,凝结芽孢杆菌已作为饲料添加剂和水质改良剂在水产养殖中使用,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三种草科鸡源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对鸡蛋蛋品质的影响.选用1日龄480羽罗曼粉壳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对照组(CP)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和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 spentosaceus,PP),活菌数大于10~7CFU/g.220日龄测定600枚鸡蛋的蛋品质: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植物乳杆菌(LP)能加深蛋黄颜色2.91%(P0.05).戊糖片球菌(PP)与对照组相比,蛋黄颜色加深了1.68%(P0.05).BS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蛋黄重增加了4.09%(P0.05);蛋壳平均厚度增加了9.64%(P0.05);蛋重增加了3.22%(P0.05).在改善蛋品质整体效果上,枯草芽孢杆菌优于植物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优于戊糖片球菌,而益生菌对蛋黄胆固醇的影响并不稳定.本试验为微生态制剂在蛋鸡生产上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提高加热温度和增加稀释度分别获得解纤维素固氮芽孢杆菌与伴生菌的纯培养,依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DNA序列分析对两种菌进行鉴定;将两种菌分别培养及二者按不同比例接种进行混合培养,测定活菌数量、纤维素酶活性和固氮量,探讨两种菌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解纤维素固氮芽孢杆菌AX32为栗树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castaneae),伴生菌AX322为根癌土壤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混合培养与单独培养相比,两种菌活菌数量降低,种间关系为竞争,但混合培养时纤维素酶活性和固氮量提高。  相似文献   

19.
外源有机碳浓度对藻菌关系及氮磷去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实验室一次培养法,以葡萄糖为有机碳源,对地衣芽孢杆菌和丝藻进行单独及混合培养,研究了外源有机碳浓度对藻菌相互关系及氮磷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体中葡萄糖质量浓度不高于20mg/L时,地衣芽孢杆菌能显著促进丝藻的生长。尤其当葡萄糖质量浓度为20mg/L时,藻菌体系叶绿素荧光强度最大可达5227,较纯丝藻体系相应值提高约15%;当葡萄糖质量浓度为50 mg/L时,藻菌体系对水体中NH_4~+-N和PO_4~(3-)-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27%和60%,显著高于纯丝藻及纯菌体系相应值;当葡萄糖质量浓度高于50mg/L时,藻菌体系和纯丝藻体系对氮磷的去除率无显著差异;当葡萄糖质量浓度高于100mg/L时,地衣芽孢杆菌明显抑制丝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实验分析了陕西毛乌素沙地典型湖滨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和石油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为沙化环境下湖滨湿地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提供科学依据。2006—2013年,在巴吓采当距湖边1m,10m和50m处共采集9个土样,测量了各土样的有机质、硝态氮、铵态氮和全磷等理化性质,分离出5种石油降解菌,利用16S rDNA进行鉴定。湖滨湿地pH值最高值为7.52,最低值为4.88。土壤中有机质、全磷含量分别在3.47~72.36,0.28~1.04g/kg,硝态氮、铵态氮和速效磷含量分别在2.57~14.19,16.53~37.45,3.93~10.26mg/kg。16S rDNA测序比对结果显示,巴吓采当湖滨湿地石油降解菌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和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巴吓采当湖滨湿地土壤为偏酸性,土壤肥力比红碱淖地区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