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荣氏企业是近代中国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集团,其创办人荣氏兄弟非常注重经营策略的灵活善变.他们敏锐感知市场信息,灵活调整投资战略;勇于冲破常规陋习,灵活设计融资手段;积极适应市场环境,灵活制定营销策略.他们的灵活善变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主观努力的结果,是其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科技潮》1998,(3)
危机?危机!虽然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但我们没能摆脱计算机病毒带来的危机。从理论的提出到实验室模型,从1988年的"蠕虫"事件到"台湾一号"宏病毒猖狂泛滥,计算机病毒从无到有,从原始到高级的发展不过历经了短短的10年时间。在这10年中,发展与反发展,破坏与反破坏、斗争与反斗争,计算机病毒发展与反计算机病毒技术的发展是一场你死我活、旷日持久而艰苦卓绝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企业危机和企业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系统阐述了企业危机管理理论,探讨了企业危机的特点以及危机的产生、发展、成因及影响等,以微软公司的"黑屏门"危机事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微软公司的危机公关原则,通过对"黑屏门"危机事件的研究,总结出企业危机管理的重点内容,为完善企业危机管理理论、掌握更好的企业危机管理方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王洪波 《科技智囊》2012,(9):I0013-I0019
近几年来,企业危机事件频发。2012年上半年这一增长势头愈发明显,据不完全统计,被舆论关注的热点危机事件就达210起。而随着舆论对企业危机的关注,声誉因素成为最终决定企业危机事件应对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前言 危机是指所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潜在负面影响的事件或活动,包括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与潜在的危机因素.现代企业是一个与外界环境有密切关系的开放系统,其经营与发展受到内外部诸多可变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是企业不可避免会面临危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政府危机管理的信息需求及获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危机管理的任务是危机的预警、预防、控制、恢复及学习,其目的是尽最大能力去预防危机,把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危机事件本身以及与危机事件相关的各种信息是政府进行危机管理决策的前提与基础,及时准确的信息是保证政府快速做出正确决策的关键。文中在具体分析政府危机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获取所需信息的途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7.
企业集团是目前我国企业重组理论的一个重点讨论课题 .文中从铁路特征出发 ,分析了组建铁路企业集团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从现实出发提出理论目标模式与过渡模式 ,并提出了集团理财的相应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营销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逐渐被企业重视,且将其上升到企业的战略层面。作为一个新兴的营销领域,企业在实施过程中经常由于营销手段选取不当、营销信息不对称、企业内部配合不畅、竞争对手恶意干扰、网络技术疏漏等原因产生一些企业危机事件。本研究从经典的网络营销危机事件案例入手,对不同类型的危机事件进行横、纵向的综合分析和归类整理,探索网络营销危机事件的内在规律,并基于突发事件机理分析方法,对各类网络营销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演化等内在机理进行建模分析,最后通过对机制的主体、客体、介质、时间规制、空间规制、能量规制、关系这七元素的分析,探索网络营销的机制运作模式与机制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许萱 《汉中科技》2013,(5):3-6,24
本文选取了2005年至2012年中国乳制品行业发生的一系列质量危机事件,采用事件分析法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因产品伤害引发的企业品牌危机既有传染效应,又具有竞争效应。根据各相关企业的不同市场反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进行分类,表现出传染效应的企业与危机企业的属性相似,表现出显著竞争效应的企业与危机企业产品存在替代关系。这种分类将有助于相关企业做出合理的危机应对决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产品质量危机事件波及范围更广、危害度更大,因而对质量危机应对策略及其选择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从企业质量危机处理态度与处理行为两个维度,构建了质量危机应对策略组合矩阵,提出了坚决否认与绝不补偿、责令召回且不补偿、责令召回与部分补偿、主动召回与不补偿、主动召回与部分补偿、主动召回与按价补偿6种质量危机应对策略;从质量危机类型、企业质量文化先进性、资源保障能力等视角,探讨了应对策略的适用条件,为企业处理产品质量危机事件时,更好选择出相关方利益最大化的质量危机应对策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古人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一点很好的说明了处在激烈竞争中的现代企业(即使是世界知名企业也概不例外)都必须要有品牌危机意识、制订危机防范及危机应对机制.近几年知名品牌在中国市场上可谓是风声鹤唳,危机重重.从本田雅阁断裂事件,到肯德基的“苏丹红一号”事件,杜邦公司的“特富龙”危机,再到最近的保洁公司SK-II事件.由于危机处理非常及时,这些公司都能安然过关.相比较而言,我们国内企业,在危机面前往往处理失当,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甚至破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珠口服液”和南京的“冠生圆”事件.这些事件都说明了现代企业建立高效的品牌危机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2.
梅园石磨     
在无锡梅圆浒山高处的豁然洞顶端,有一片平坦的广场,南侧并排放置着三张园盘形石台,桌面上齿痕斑驳,依稀可见。这些石台原来就是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本世纪初开办的第一家企业——保兴面粉厂的三爿石磨。荣氏兄弟出身于无锡西郊荣巷一个亦农亦商的小康人家,小时候都在乡里念私塾,十四、五岁先后去上海当学徒。一八九六年,他们在父亲荣熙泰支持下,集资三千银元,在上海开办了一个小小的广生钱庄,这就是他们成为资本的起点。一九○○年,正当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在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刚刚起步的时候,荣氏兄弟着手创办保兴面粉厂。这个厂座落在无锡西门外太保墩,一九○一  相似文献   

13.
郑勇 《科技资讯》2006,(4):241-242
一个成功的企业不经意间在某一个方面出现危机,如果处理不当,一夜之间就可能土崩瓦解。企业的危机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在危机来临后对危机如何控制,如何采取科学的方法与有效的措施来减低这种危机的危害范围和程度,我们称之为“危机的后管理”。要做好危机的后管理,须从危机出现后,事件发展过程中接触的重点人群与主要传播方式这二个角度优先考虑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企业危机,重在预防。一旦出现难以抵挡,作为企业应加强危机管理,并及时建立健全危机反应机制。河南企业因食品安全陷入危机的有数家,在危机事件中,他们普遍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学习和借鉴国外顶级公司处理危机事件的经验,是河南企业亟需补上的一课。  相似文献   

15.
一段时间以来,国内接连发生了多起矿难、空难等重大伤亡事故,加上“杀人奶粉事件”、“方正科技‘集体’跳槽事件”、“特富龙不粘锅事件”、“巨能钙双氧水事件”等突发性企业危机。这些危机不仅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影响政府和企业的声誉,还一次又一次牵动整个社会的神经,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危机频发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企业和人一样都要经历成长、成熟和衰败的生命周期,在企业的生命历程中,发生危机不可避免。美国公共关系学者对《财富》500强的董事长和总裁关于经理危机的问卷调查显示,近九成的答卷者认为危机对企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种突发公共事件越来越频繁地发生,使得公共危机管理成为对整个国家和社会成功避免各种风险和驾驭危机能力的考验。这就要求公众、企业、新闻媒体、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与政府的积极配合,以便形成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的突发事件社会参与机制。本文将从突发性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的内涵,社会参与公共危机的必要性及参与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分析三鹿集团问题奶粉事件的案例入手,通过分析国内奶制品企业品牌危机的现状,针对奶制品企业在出现品牌危机前后应该如何开展品牌危机管理活动展开论述,并从出现品牌危机前的防范管理、品牌危机时的危机公关以及品牌危机得到控制后如何进行企业品牌恢复和形象提升这三方面,分析企业处理品牌危机的对策,旨在强调本土奶制品企业如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注重自身品牌管理,慎重对待品牌危机。  相似文献   

18.
旅游危机是影响旅游者对一个目的地信心和扰乱继续正常经营的非预期性事件。文章分析了旅游危机的类型及特征,并从政府和旅游企业这两个层面指出在危机的不同阶段应采取的管理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10月中旬,清华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清华企业集团董事长荣泳霖对在校企业改制中的工作进程进行了发布,称清华大学根据2001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清华正在推进包括产权关系、人事关系在内的一系列校企改制工作。年内将注册一家清华控股有限公司以取代现有的清华企业集团。随后媒体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并称清华校办企业  相似文献   

20.
在企业危机管理中如何有效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莹 《科技资讯》2008,(31):168-168
由于企业危机频频出现,对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成为当务之急。沟通对于企业危机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十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去说明如何运用沟通去预防和处理危机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