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草原火灾是我国牧区多发的自然灾害之一,对牧区造成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给我国畜牧业的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研究草原火灾发生次数与草原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之间的关系对理解草原火灾各因子之间的关系,有效地进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吉林省1995—2005年的草原火灾次数和草原火灾经济损失两个指标,基于信息矩阵方法得到草原火灾次数和经济损失两个指标之间的模糊关系矩阵.通过计算发现,当草原火灾发生次数小于30次时,草原火灾损失随草原火灾次数呈现不规则增长;当草原火灾次数大于40次时,草原火灾损失基本稳定在15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2.
以火灾成长概率和火灾发生后的过火面积为评价指标,探讨对建筑火灾过火面积的预估方法。依据火灾动力学和火灾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将火灾由初期发展蔓延到整个防火分区的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采用概率论和事件树的分析方法,得到了每个阶段的火灾成长概率。根据不同阶段火灾的特点,求得了各阶段火灾的临界时间,并以此为基础对火灾发生后建筑物平均过火面积进行了预估。 相似文献
3.
以火灾成长概率和火灾发生后的过火面积为评价指标,探讨舰艇火灾危险性等级评估方法.运用火灾动力学与统计理论耦舍的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对舰船火灾危险性进行评估.依据火灾动力学和火灾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将火灾由初期发展蔓延到整个防火分区的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使用概率Petri网对舰船火灾发生过程进行了建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火灾发生过程概率计算的算法.根据不同阶段火灾的特点,求得了各阶段火灾的临界时间,并以此为基础对火灾发生后舰船舱室平均过火面积计算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通过对火灾过火面积的计算判断出火灾的蔓延情况和对火灾控制较弱的设计环节. 相似文献
4.
丁维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16(1):66-70
本文采用时变自回归模型结合激励函数来模拟森林火灾发生的状态;采用上下边缘包络线模型来模拟森林火灾发生的整体变化范围;采用灰色拓扑模型模拟森林火灾发生值在哪些年出现,结果表明,拟合及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干扰因子,严重影响着森林的结构与功能。内蒙古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之一,从内蒙古地区地域、海拔、火灾原因分布等可能导致火灾的时空因素分析林火灾害,为森林防火和管理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遥感影像,借助ArcGIS 10.2和Origin等软件,分析了1980—2015年内蒙古地区森林火灾特点,结合时间、空间的因素,探讨林火的时空动态规律。【结果】内蒙古地区森林火灾时空上表现出规律性分布。受害森林面积年变化存在周期性规律,周期间隔16 a,且春季为林火高发季节,在进行森林防火的资源调节过程中,火灾发生次数较多的4、5月正处于春分、清明和谷雨时节,应以控制火源为主要内容。此外,月初林火发生概率相对较高,应在该时段提高警惕; 林火的发生主要集中在9:00—17:00; 多发于呼伦贝尔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和兴安盟等地区,其中兴安盟过火面积最大,大兴安岭林区火灾也比较频繁。【结论】内蒙古森林火灾频发,过火面积较大,且火灾频发与人类活动及气候特点息息相关。森林火灾主要由人为活动造成,必须严格控制野外火源、生活用火等。建议在掌握内蒙古自治区森林火灾时空动态特征的基础上,加强防火宣传与教育,并运用科学的森林防火措施,制定合理的森林防护政策。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草原退化状况及驱动因素对比分析——以锡林郭勒草原与呼伦贝尔草原为研究区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80年以来的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牲畜头数数据,采用图形代数和统计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两大草原退化状况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锡林郭勒草原目前已经发生了整体性的全面退化,中重度退化草原面积超过40 %,呼伦贝尔草原退化面积为54.36 %,以轻度退化类型为主;草原退化主要受气候旱化和放牧活动的影响,草原植被覆盖度的降低与降雨量减少及干旱程度提高之间存在高度一致的对应关系;而锡林郭勒草原退化程度显著高于呼伦贝尔草原,这与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高强度放牧利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在呼伦贝草原选取5种代表性草原群落类型,采用取样调查的方法,探讨自然状况下草原植被群落生产力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旨在为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和草原有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大针茅+糙隐子草群落、羊草+克氏针茅群落、克氏针茅+羊草群落和贝加尔针茅+羊草群落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nner指数)与生产力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是羊草+寸草苔草甸草原物种多样性指数与生产力没有显著性相关关系.群落生产力受物种多样性、物种组成和环境因子等多因素共同影响,不仅仅是由物种多样性决定. 相似文献
8.
植被碳库如何响应草原退化是草原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在呼伦贝尔典型草原上选取40个样地,获取植被地上、凋落物以及不同深度根系的生物量,在区域尺度上阐明草原退化对植被碳库影响。结果表明:植被地上碳库、凋落物碳库以及0~50 cm根系碳库之和通常占据植被总碳库的80.0%之上,草原群落根系碳库在50 cm土层以下无显著变化;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植被地上碳库、凋落物碳库的占比呈现下降的趋势,而植被地下碳库占比则呈现上升的趋势;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根系分布呈现明显的浅层化趋势,主要体现在0~10 cm土层根系碳库的占比提高,并且0~10 cm土层根冠比对退化强度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研究结果对于深刻认识草原退化对植被碳库的生态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为草原生态系统增汇途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以湖北省咸宁市城区为研究对象,以咸宁市城区近几年来的火灾数据为基础,结合地理信息系统( GIS),绘制咸宁市城区火灾发生时空分布图,以观察咸宁市城区2007至2009年火灾分布特征,探测火灾发生的热点和热区,以此科学研判火灾形势,有针对性地建立防范对策,合理调配消防警力,采取有效的监督措施,降低火灾四项指数,营造安全和谐的消防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11.
草原火烧后土壤养份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草原不同时间、不同频次火烧后,土壤的金属元素和营养物质发生很大变化。火烧后,土壤中大多数金属元素和表层水解性氮含量有所增加,而速效钾、全氮和金属铜含量有所降底。火烧后,铁、钾和镁在土壤中有一明显积累层,该层随时间推移而下移。 相似文献
12.
草原火烧后土壤微生物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研究了不同时间不同频次的草原火烧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火烧主要影响土壤表层的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随着生长季由春到秋的推进而升高。与春烧地相比,秋烧地更有益于土壤微生物微量的增加。火烧后不久,火烧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低于未烧地;经过一定时间的恢复(尤其在火烧次年),火烧地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逐渐升高并超过未烧地。 相似文献
13.
草原火烧后植物群落生产及其产量空间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研究了草原火烧后植物群落生产及其产量空间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草原春季火一,由于当降水充分,火烧地植物群落产生提高;第二年降水不足,火 植物群落产量低于未烧地。火烧地植群落地上生产量的绝对增长率高于未烧地。火 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在火烧后当年升高,第二年降低。 相似文献
14.
2013年11月利用路线调查法研究了火烧对机场草地鸟类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记录鸟类11种,隶属于5目8科,其中优势种为麻雀(Passer montanus)、短趾百灵(Calandrella cheleensis)和喜鹊(Pica pica).同火烧区域相比,未火烧区具有最高的鸟类密度、Shannon-Weiner指数值(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值(E);火烧显著降低了鸟类群落的密度、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P0.05),且鸟类密度随着火烧程度的增加而降低;但火烧没有显著改变鸟类群落的物种数(P0.05),火烧区域与未火烧区域鸟类群落物种组成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煤田火区发展演化多场耦合作用过程,分析了热-流-固耦合机理及不同时期煤体燃烧状态及产物。揭示了煤田火区发展演化是由煤氧复合化学反应而放热升温,产生热应力及烧空区致使上覆岩层失稳塌陷,形成煤岩体裂隙网络产生裂隙场,从而为氧气及燃烧产物对流循环提供通道,进一步促使火区向深部扩展延伸的灾变机理。因此,煤田火区温度场、裂隙应力场、渗流场及化学场之间的耦合作用是加速煤体燃烧的非线性动力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16.
火烧后草原植物营养和热值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研究了不同时间不同频次的草原火烧后,植物体内营养含量和热值的变化。表明,割草地火烧后当年羊草体内营养含量普遍高于割草未烧地,但随着生长季的推进,火烧地羊草体内N、Ca、C的含量逐渐低于未烧地,大针芭也表出出与间 草相似的变化规律,只是在生长季后期,未烧地大针茅体内粗纤维含量高于火烧地,火烧后翌年,烧地羊草体内除粗纤维外,未烧地大针茅体内粗纤维含量高于火烧地。火烧后翌年,火烧地羊草体内除粗纤维外,其 相似文献
17.
对在建工程的火灾特征和起火原因进行了分析,从管理制度、日常巡查、消防通道的设置、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临时作业的防火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了防火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