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布依族4项人类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布依族中学生320人(男172例,女148例)的4项人类学特征(拇指类型、环食指长、指甲形状、足趾长)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直型拇指、环指长、长型指甲、足趾长的特征出现率均大于50%;(2)4项指标类型出现率性别间均无显著差异;(3)仅有环食指长与足趾长间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呼伦贝尔盟蒙古族4项人类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9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调查了947例蒙古族巴尔虎人、厄鲁特人、布里亚行人的拇指类型、环食指长、指甲形状和足趾长4项人类遗传学形态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呼盟蒙古族人多直形拇指(58.29%),环指多长于食指(95.25%),指甲多呈长形(64.73%),拇趾多长于2趾(60.19%)。(2)4项形态特征出现率均无性别间差异。(3)3个群体的拇指类型、指甲形状、足趾长的出现率无显著性差异。布里亚特人的环指长出现率与其他两个群体差异显著。(4)4个项目间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呼伦贝尔盟蒙古族4项人类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997年9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调查了947例蒙古族巴尔虎人、厄鲁特人、布里亚特人的拇指类型、环食指长、指甲形状和足趾长4项人类遗传学形态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呼盟蒙古族人多直形拇指(58.29%),环指多长于食指(95.25%),指甲多呈长形(64.73%),拇趾多长于2趾(60.19%).(2)4项形态特征出现率均无性别间差异.(3)3个群体的拇指类型、指甲形状、足趾长的出现率无显著性差异.布里亚特人的环指长出现率与其他两个群体差异显著.(4)4个项目间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云南省呈贡地区调查了350例(男147例,女203例)汉族中学生的4项人类群体遗传学指标(拇指类型、环示指长、指甲类型、足趾类型).结果表明:(1)环示指长和指甲类型出现率在性别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云南汉族的过伸型拇指、环指长型出现率在我国族群中居较低水平,指甲扁型、坶趾长型出现率在我国族群中居中等水平;(3)云南汉族手足4项遗传指标之间相关性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汉族的手足4项遗传指标与云南蒙古族、四川汉族和鄂伦春族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5.
调查了四川邛崃577例(男237例,女340例)汉族中学生的4项人类群体遗传学指标.研究结果如下:(1)指甲形状男女性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3项指标男女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邛崃汉族过伸型拇指率在我国族群中居较低水平;拇趾长率在我国族群中居较高水平;扁型指甲、环指长率在我国族群中居中等水平.(3)邛崃汉族与手足相关的4项指标间相关性较小.  相似文献   

6.
云南蒙古族4项人类群体遗传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云南省通海县208例(男105例,女103例)蒙古族的拇指类型、环食指长、指甲形状、足趾长4项人类群体遗传学特征.结果显示:(1)云南蒙古族直型拇指率为79.81%,环指长率为79.33%,指甲形状长型率为40.39%,方型率为43.27%,扁型率为16.35%,足趾类型拇趾长率为60.58%.(2)云南蒙古族环食指长、指甲形状出现率性别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拇指类型-环食指长相关显著,其他两两特征间均未表现出明显相关关系.(3)云南蒙古族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群相比,多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调查了湖南凤凰县苗族562例(男252例,女310例)的拇指类型、环食指长、指甲形状、足趾长、通贯纹5项人类遗传学形态特征.结果显示:(1)苗族直型拇指出现率为83.27% ,过伸型为16.73%;环指大多长于食指,环指长出现率为89.32%,食指长出现率为10.68%;扁型指甲出现率为 45.55%,非扁型指甲出现率为54.45%;拇趾长出现率为44.31%,二趾长出现率为55.69%;有通贯纹出现率(7.12%)明显低于无通贯纹出现率(92.88%).(2)直型拇指的出现率性别间有显著差异(P<0.05),环指长出现率在性别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指甲类型、足趾长和通贯纹无性别间显著差异(P>0.05).(3)5项指标间均不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2009年12月调查了314例四川凉山彝族中学生的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扣手、利手、叠臂、叠腿、利足、起步和优势眼).研究结果显示:1)彝族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出现率右型均高于左型;2)彝族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出现率利手、叠臂、叠腿、起步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余3项指标的出现率均没有性别间差异;3)彝族与国内11个民族出现率的比较显示,彝族与汉族、朝鲜族、回族、布依族、苗族有显著差异,彝族7项不对称行为右型率在我国族群中属中等水平;4)分析了彝族7项指标间的相关性,发现利手与利足这对特征相关极显著,起步与利足这对特征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人中开展足趾纵向运动出现率的研究,以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籍汉族本科生中396人(男197例,女199例)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观察调查对象拇趾独立背伸动作以及第2、3、4、5趾独立背伸动作来判断调查对象足趾纵向运动的表型,还调查了足趾长、性别.结果如下:(1)调查对象中双脚足趾纵向运动情况相同为87.88%,可分为拇趾独立背伸型兼第2、3、4、5趾独立背伸型(F∶X)、拇趾独立背伸型兼第2、3、4、5趾非独立背伸型(F∶NX)、拇趾非独立背伸型兼第2、3、4、5趾独立背伸型(NF∶X)、拇趾非独立背伸型兼第2、3、4、5趾非独立背伸型(NF∶NX),所占调查对象比例分别为37.37%、35.61%、2.27%、12.63%,调查对象中双脚足趾纵向运动不对称型(M)为12.12%;(2)性别间差异以及性别中足趾长型间差异除M表型外,其他4种对称足趾纵向运动表型出现率无统计学意义.足趾长与5种足趾纵向运动表型出现率无统计学意义.双脚间差异与4种足趾纵向交运动表型出现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抽样调查取样方法,调查了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区402例(男性197例,女性205例)彝族成人的头面部特征,初步分析该族群头面部特征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头面部15项观察指标中,随着年龄增长,彝族成人有蒙古褶率下降、眼裂倾斜度趋于水平、眼色变浅、红唇变薄等变化;(2)22项测量指标中,鼻宽、口裂宽、上唇皮肤部高、容貌耳长和容貌耳宽5项指标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额最小宽、面宽、眼外角间宽、唇高、红唇厚度、头围6项指标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而且这些指标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多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12项派生指数中,仅有口指数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且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彝族的头面部形态特征中,与软性组织有关的指标和指数多数会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骨性指标则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1.
对浙江省诸暨市439例(男195,女244)汉族人群的卷舌、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5项舌运动类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1)浙江汉族卷舌率为69.20%,叠舌率为19.80%,翻舌率为36.00%,尖舌率为76.50%,三叶舌率为9.60%,5项舌运动类型的出现率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在我国各族群中,浙江汉族叠舌率、翻舌率偏高,卷舌率、尖舌率中等,三叶舌率偏低.(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浙江汉族5项舌运动类型出现率与山东汉族、湘语汉族和江西汉族最为接近,具有北亚类型族群的基本特征.(4)卷舌与叠舌、翻舌、尖舌、三叶舌,叠舌与翻舌、尖舌,尖舌与三叶舌彼此间存在相关.翻舌与尖舌、三叶舌与叠舌、翻舌之间不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12.
黎族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群体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720例黎族中学生(男347例,女373例)的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利手,扣手,交叉臂,利足,交叉腿,起步类型,优势眼)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7项指标在黎族学生中的出现率均显示右型高于左型;利手,交叉臂,起步类型的出现率存在男女性别差异;多数指标间存在相关性,部分指标相关极显著.  相似文献   

13.
布依族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布依族的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利手、扣手、叠臂、叠腿、利足、起步和利眼)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7项指标在布依族中的出现率R型(右型)远高于L型(左型);(2)布依族中7项指标出现率均无性别间差异;(3)与蒙古族、朝鲜族、汉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汉族等民族作比较,发现布依族各项指标L型出现率偏低,且扣手、叠臂、起步L型出现率和这6个民族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叠腿L型出现率除与鄂伦春族无差异外,与另外5个民族均有极显著性差异,其他指标与这6个民族基本不存在差异;(4)布依族扣手基因频率(%)为:A=0.1653,a=0.8347;布依族利手基因频率为:B=0.6990,b=0.3010;(5)统计分析了7项指标间的相关性,发现多数指标间存在相关性,部分指标相关极显著,且R—R型组合(右型一右型)的出现频率远高于L—L型组合(左型一左型)的出现频率.  相似文献   

14.
佤族的6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0月在云南省耿马县四排山乡调查了252例(男135例,女117例)佤族人的6项不对称行为特征(扣手、利手、叠臂、叠腿、利足和利眼).研究结果显示:1)佤族中6项不对称行为特征L型率均低于R型率;2)佤族中6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出现率除叠臂、利足有性别间差异外,其他4项指标的出现率均无性别间差异;3)佤族扣手、叠腿的出现率与内蒙古汉族、蒙古族、朝鲜族、回族差异显著;佤族利手出现率与内蒙古回族差异显著;佤族叠臂出现率与内蒙古汉族和贵州布依族差异显著;4)对佤族6项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利手-叠腿、利手-利足、叠腿-利足间存在相关性,且L-L型组合(左型-左型)的出现率低于R-R型组合(右型-右型)的出现率.  相似文献   

15.
调查了湖南省凤凰县588例(男265例,女323例)苗族中学生的蒙古褶、上眼睑皱褶、铲型门齿和耳垂等4项人类群体遗传学我自的出现率.结果显示:1)蒙古褶97.62%,上眼睑皱褶55.10%,铲型门齿89.28%,耳垂83.50%;2)蒙古褶率、铲型门齿率、有耳垂率男女性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苗族有上眼睑皱褶男性为50.57%,女性为58.82%,有上眼睑皱褶率性别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4项遗传学特征间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设置盘鲍单养,以及与浒苔、石莼、绳江蓠、真江蓠4种不同藻类混养的实验模式,分析不同藻类对盘鲍养殖池中水质的净化效果.实验结果显示,4种藻类和盘鲍混养都可以有效地吸收盘鲍养殖池中的营养盐.4种藻对NH+4-N、NO-2-N、NO-3-N、PO-4-P的吸收率,分别为,浒苔组:85%、71%、72%、72%;石莼组:96%、76%、68%、88%;绳江蓠组:90%、80%、82%、90%;真江蓠组:91%、86%、81%、92%.各混养组盘鲍的生长速度相对盘鲍单养组也有一定的提高,其中浒苔组的体重增长率为24.4%,石莼组为40.0%,绳江蓠组为28.0%,真江蓠组为36.5%.综合4种藻类对水质的净化效果和对盘鲍生长速率的影响,认为石莼和真江蓠与盘鲍混养的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