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王景锋  弓探利 《科技信息》2011,(33):I0385-I0385,I038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全党全国人民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而社会和谐建设和管理的重心在基层,在社区,社区党建恰恰具备了这个方面的职能,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力量。所以明确基层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定位,找到发挥其核心作用的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等等。而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只有每一个基层社区都和谐,整个社会的和谐才能实现。这里我们从社区的社会整合建构功能和社会化建构功能进行阐述,说明建构和谐社会应以构建和谐社区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冯兴花  党荣珍 《科技信息》2007,(14):229-22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明确部署,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社会各界的共识。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那么为构建和谐企业,工会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安全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金秋时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一个重要议程,就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审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再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此作出全面部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更加庄严而紧迫地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和谐社区,是一种充满活动和创造力,秩序井然的社会环境和社区环境,有什么样的物业管理,就有什么样的社区环境,也决定了产生什么样的社会环境。搞好物业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主要举措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理论,成为建设以"教育权利、教育机会、教育规则和教育分配"为核心的教育公平保障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也为推进教育和谐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杨洁清 《科技信息》2007,(3):221-221,202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要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对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的。因为存在社会矛盾,所以要和谐;因为要和谐,所以要妥善处理社会矛盾。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党的组织工作从来都为完成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服务。因此,要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组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用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来指导、规范新时期的组织工作,从而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2.
钟澳 《科技信息》2007,(35):35-3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党长期不懈奋斗的目标、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本文将在全面解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上指出,树立和谐消费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宁兰香 《科技信息》2007,(24):278-27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不懈的奋斗目标。而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员工队伍则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员工队伍,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加以认真探索。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也进入了转型时期,转型期间会影响带动部分的矛盾冲突。而我党审时度势,制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社会的和谐应从社会最基础单元做起(社区),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内的基本成员(物业管理)有着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分析基层党建工作现状,重视党建工作,从问题中找措施。探索出社区党建与物业管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5.
创建和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属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把和谐写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6.
缪恩玲 《科技咨询导报》2009,(35):243-243,245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本文首先分析了构建和谐社区的意义,然后探讨了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和谐社区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7.
蒋巧云 《科技资讯》2005,(23):164-16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伟大实践。《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而社区建设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为此,本刊编辑部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就“社区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话题展开讨论,希望能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的社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而社区建设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为此,本刊编辑部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就“社区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话题展开讨论,希望能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建设》2007,(7):49-5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这一决定赋予了信息化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新的历史使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中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社区信息化作为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在便利居民生活、提升社会生活水平、加强政府与居民互动、加快构建服务型政府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推进社区信息化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