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网与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十一世纪是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教育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教育实现现代化的内涵就是要实现校园的网络化、学校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数字空间的校园.本文介绍了我校网络平台构建基本情况,论述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对校园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阐明了观点.  相似文献   

2.
杨天辉 《科技信息》2011,(13):474-474,483
真正的数字校园应该是全透明的。数字校园的建设须以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引领,通过具体而有效的实践,实现管理目标。因此,数字校园是管理与技术的复合体,其中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路尤为重要。基于这样的认识,我院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立体化的数字校园,从而拓展了现实校园的时空维度和功能,提升了传统校园的效率,逐步实现教育教学及管理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相似文献   

3.
孙红 《科技资讯》2014,(8):22-24
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结合在逐步改变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传统的校园网络必须引入移动互联技术才能满足校园受众群体对信息和服务的需求。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产物,与生俱来的具备操作简单、感知度丰富、二次开发容易等特点,为校园新型人际关系的拓展,教育教学、生活服务的多种渠道获得提供了无限发展空间。通过云数据中心的支撑,以传统有线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络为接入方式的校园网络将依托微信平台,为学校职能、校园服务,对外交流等方面快速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4.
浅论大学校园景观规划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妍 《工程与建设》2009,23(4):477-479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作为全面发展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塑造大学的良好形象方面,还在形成大学生完美人格,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校园既像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又像一处传统的聚落环境空间.良好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对人们的活动产生有益的影响,并将提高大学教育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介绍中央美术学院新校园合理利用空间资源的建筑设计,阐述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的校园建筑的具体构成和特征,综合研究了校园建筑的围合空间、建筑形态、建筑群体的组合、以及建筑文脉的承袭.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校园实验室传统信息展示发布形式的缺陷,研究设计了基于多媒体信息发布技术的校园实验室信息发布展示系统,用于校园教学楼内多个实验室的实验课程安排、设备演示、项目简介等信息展示和实验室使用状态更新,实现了视频、图片、文本、音频等多种形式信息的发布展示实时更新等管理。该系统以新兴信息传播方式替代传统信息传播方式,旨在大幅度提高宣传展示信息量、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传播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对远程教育系统和传统校园面授教育系统的成本曲线进行了分析,对传统校园面授教育和远程教育的成本效益进行对比,并探讨了远程教育的成本效益优势.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校园信息管理的可视化程度和易操作性,本文对组件式GIS在校园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实现了校园信息的空间化管理.实践证明,组件式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可提高校园信息交互检索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高校外部空间的状况,提出了开放型校园环境设计的课题,从空间与交流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校园空间环境与行为的关系,阐明了校园空间设计对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校园外部空间的再利用与再塑造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和设想。  相似文献   

10.
大学校园因其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宁静的生活环境一直以来被视为一方净土,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观念以及大学教育理念日益发生变化,大学校园的功能越来越复合化、环境也越来越社会化.为满足广大师生需求,各种功能和形态的商业活动开始进驻校园,并逐渐形成规模.本文选取一所拥有50年历史、经历了后勤社会化改革变迁的大学,通过对其校园"商空间"的发展及使用情况、空间关系等方面调查剖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商空间规划布局缺乏统筹性、校园人口规模与空间营业规模不匹配、管理制度混乱、空间缺乏人文性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大学校园"商空间"的布局和发展提出相应设计原则,包括与校园整体规划布局的衔接、校园商空间的连续性、校园商空间的管理制度、校园商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四个方面,以期实现校园商空间和大学内其他功能空间的熵增效应.  相似文献   

11.
书院教育是中国历史上独特制度和文化,书院的价值内涵在于:传统书院的家国情怀、传统书院学术研究中的独立治学精神、传统书院的文化典籍收藏和传承等。智慧校园视域下书院教育价值的传承路径可以是:以现代书院拓展理工院校的校园文化空间、以网络书院再现书院讲会制度、以"未来教室"再现传统书院的切磋式学习等。  相似文献   

12.
作为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良好且富于文化内涵的建筑与校园空间在改善学校物质环境、提升全体师生的文化认同感以及培养他们审美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给高等院校建筑物和校园空间进行命名时,应该充分结合其文化意蕴,坚持物质特性、历史传承与精神风貌相统一的理念和思路,使高等院校建筑与校园空间既要承担教育功能,又要在思想领域对学生的教育起到积极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江帆 《科技咨询导报》2014,(30):194-194
根据国家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就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极大的提高各个方面的工作效率,为推动校园数字化建设进程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高等学校发展中出现的大校区、多校区的趋势问题,通过分析传统方式下迎新工作的业务流程,提出基于Struts Web技术的网络数字迎新系统的方案,并就系统在校园阳光教育体系工程中的作用做出分析,达到实时反馈迎新数据,提升高校迎新工作的效率,逐步实现无纸化迎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从人性化设计,开放空间,美化校园,优化校园建筑形式几个方面,对创建新型优雅的人性化教育建筑作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对于大学校园,提升校园效率,扩大校园功能,实现全面教育过程中的高效信息化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教育技术人员永恒的追求。本文探讨如何凸显"数字化"的理念,实现对数字校园科学、全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从大学师生的行为和心理特点出发,以功能、安全、经济、美学的原则分析了校园空间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强化校园空间的功能,增强人文、自然景观的统一规划并注重环境的细部设计,营造舒适宜人、富有教育意义和地方特色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8.
安全的高校校园空间环境是学生接受教育、进行生活交往的必要条件.以安徽省某高校为例,对随机问卷调查结果以及官方公布的违法犯罪案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校园违法犯罪活动主要是盗窃行为.校园空间环境问题涉及空间环境布局、空间环境要素、空间环境管理与维护3个方面,相关问题分别产生于规划设计、使用运营、维护管理3个阶段.研究发现,高校校园空间违法犯罪高发区存在自然监视缺乏、形象维护不佳、空间活动氛围差等环境特征.高校师生群体对于校园环境安全认知不够全面,受害主体自身疏忽大意导致多起案件发生.基于CPTED理论体系从领域感、自然监视、通道控制、形象维护、活动支持及目标加固6个方面提出了校园空间环境改造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信息时代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时代,信息时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一、学校教育空间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教育空破传统校园的围墙,而且“无校舍”多媒体大学开始出现。二教育时间的终身性,即教育真正实现从胎教至老年教育的“学习化人生”。三是教育对象的全民性,即教育民主化、普及化日益深入。  相似文献   

20.
美国校园欺凌的研究起步早,截止到2015年,美国50个州都制定了反校园欺凌法,各州对校园欺凌基本采取零容忍态度,严厉惩罚。美国还针对自己的传统教育,兴起了"关怀教育"和确定学校核心价值观活动,以纠正教育偏差,融化学生欺凌他人的恶念。美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校园欺凌治理成效,但也面临着惩罚过重的问题。我国的校园欺凌研究和治理起步较晚,还存在校园欺凌治理的制度缺陷,惩戒措施缺乏;留守儿童和离婚率升高,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家庭教育的欠缺,使更多学生卷入校园欺凌。我国在完善校园欺凌惩戒制度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发挥教育在校园欺凌防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