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2 毫秒
1.
比喻是人类最重要的话语形式之一。一切物理世界的似同和差异都经过民族文化的过滤和加工。维吾尔文学作品中的比喻也是如此。作家对喻体的选择植根于本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因民族不同,造成喻体选择也有所不同。本文从文化的角度,考察维吾尔文学作品中作家对喻体选择的社会文化成因以及不同喻体所体现的独特的维吾尔文化内涵。这对我们进一步了解比喻的特点,探讨不同文化对比喻构成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淑杰 《科技信息》2010,(9):238-23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喻作为一种常用的修辞方式,是最富于文化色彩的语言文化之一,本文从喻体、喻义两方面阐述了俄汉语比喻的异同,从而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俄汉各自民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 ,英汉习语中都有丰富的比喻 ,显现出共性与个性的特征。而文化是决定习语喻体形象选择的重要因素。喻体出自不同民族之习语 ,其喻义和联想相距甚远 ,承载着不同的社会文化涵义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中都有以动物作喻体的比喻,英汉两种语言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喻体的比较来探讨英汉两种文化的异同。全文分为四个部分:(1)喻体相同,喻义也相同;(2)喻体相同,喻义不同;(3)喻体不同,喻义相同;(4)英、汉两种语言都具有自己民族文化个性特色的“动物”喻体。  相似文献   

5.
在比喻的运用中,一般是以具体比喻抽象,而此文主要是从抽象或是假设性喻体出发来分析喻体,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假设性喻体是否延展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汉英语言中含有比喻意义、象征意义的动物名词、习语、短语的用法.特别详细的论述了两种语言中常见的以动物为喻体来说明人物的特征,从而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突出人物的特征,强调喻体与本体的相似点。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种语言都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喻是人类语言中一种最有力的表现手段.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英汉两种语言都创造和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比喻,但基于各自民族不同的文化意识,审美意识和价值观,使喻体蕴涵了典型的民族特征.本文主要探讨英汉比喻的民族特点,及它们各自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从《红楼梦》的两种全译本中选取部分译例,根据其特定文化语境以及情景语境中比喻喻体联想意义的异同进行语用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霍译采用了各种有效手段对比喻喻体进行了恰当处理,不仅表达出原文喻体的语用意义,也再现了原文语言的生动形象,从而更好地实现了比喻的语用效果,达到了语用等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汉英比喻翻译中应采取的相应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习语在语言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形成过程是认知隐喻思维的结果。英汉语采用的喻体总体来说异大于同,主要是因为受到不同自然因素和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结合实例分析了英汉习语喻体选择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0.
比喻是选择比照物象及其语义特征,再描述所述物象的思维过程和语言过程。其中,比照物象及其语义特征的选择反映民族的特征和语言特征,具体应用到所述物象,就能体现出该语言表达式的文化所属。因为比喻中比照物语义特征的选择和使用范畴在各民族中有所不同,导致不同民族对词的概念之间的联想特征和处置方法的不同,从而引起比喻表达式的文化类型之间出现差别。《一层楼》、《泣红亭》中的比喻,在所用物象的文化属性上,分为蒙汉两个民族共有物象和汉族特有物象两种。比喻用法还反映民族的审美价值及其变化。《一层楼》和《泣红亭》的作者在语言思维及比喻的应用上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经济、文化接触和汉语言教育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1.
在“A像B一样C”式比喻性短语作状语的句子中,C与A、B之间的语义搭配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情况。C与A、B之间既可以都构成正常搭配,也可以只与其中一个构成正常搭配,而与另外一个形成超常规搭配。与此相对应,比喻句中本体、喻体的构成也并不完全一致。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及转换生成语言理论,结合比喻句中的语义搭配来分析比喻中本体的位置及比喻的不同作用。在划分比喻本体和喻体时,要注意其形象的完整性,要和全句的语义搭配关系、语法结构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划分的方法和标准也应具体句子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2.
人类泛化的共性和各民族化的个性也反映到了语言之中,英汉习语中的比喻存在着相同、相似及相异的情况。本对英汉习语比喻中的喻体进行对比,并透过现象研究其深层的化差异,以探求跨化现象在外语教学及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汉英语言中含有比喻意义、象征意义的动物名词、习语、短语的用法.特别详细的论述了两种语言中常见的以动物为喻体来说明人物的特征,从而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突出人物的特征,强调喻体与本体的相似点.  相似文献   

14.
比喻贵新,而比喻是否新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家对喻体的选用。可以说,喻体是比喻的核心和关键。使用比喻的艺术,实际上是结合本体寻找喻体的艺术。  相似文献   

15.
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但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在喻体的选择和结构上也不尽相同。可从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差异着手,探讨英汉隐喻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比喻作为各民族语言的精髓,往往都打上了民族文化和审美的烙印,它既反映了人类文化的共性,又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壮英诗歌中都有用花果植物、昆虫和爬行动物、鸟类、自然现象等进行比喻的情况,但其喻体存在着明显差异,该差异揭示壮英民族在地域文化、图腾崇拜、意象信仰、审美思维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比喻的表达进行了英汉比较,并分析英语比喻喻体的表达特征以及研究英语比喻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手法.  相似文献   

18.
吕芳 《科技信息》2007,(10):171-172
法汉熟语都是语言中的瑰宝。本文从修辞手法、喻体喻义角度对法语、汉语熟语进行比较与分析,归纳总结出中法文化人文,思想,宗教等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种语言都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喻是人类语言中一种最有力的表现手段。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英汉两种语言都创造和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比喻,但基于各自民族不同的文化意识,审美意识和价值观,使喻体蕴涵了典型的民族特征。本文主要探讨英汉比喻的民族特点,及它们各自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比喻辞格是人类使用最广泛的辞格,它能使被比喻的事物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审美性。按照三类比喻辞格进行审美的分类梳理具有科学性。同时,汉语比喻辞格审美发展有自己内在的规律,比喻辞格的审美和社会文化及审美心理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