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肥科技》2007,(7):12-12
“这里不再是荒凉之地,这里正成为合肥投资创业的热土!”7月25日,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组织的“百名企业家走进科学城”活动现场,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郭超热情邀请企业家们入驻合肥科学城。合肥科学城企业“入城”优惠方案日前首度公开,两条公交BRT专线也将直抵科学城。  相似文献   

2.
建设合肥科学城的10亿元资金已全面到位,首批的7大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合肥致力建成我国第—个“科学城”的蓝图正在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3.
《合肥科技》2008,(1):10-10
继高新区、科学岛、科学城之后,合肥西部再添一科技园区。1月16日,总体规划面积约12平方公里的合肥高新区南岗科技园正式开工建设。“南岗科技园”最终将与“科学城”和“航空城”相融,成为合肥西部一片迅速崛起的新兴城区。  相似文献   

4.
日前,合肥市政府已经委托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编制合肥科学城战略研究规划.初步构想中的合肥科学城,起步阶段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中国科技大学、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与之天然比邻的西郊风景区为核心区,通过若干年的建设和发展,力争将合肥科学城建成为国内外著名的研发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技术产业化基地,成为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最适宜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和生活的科学新城.  相似文献   

5.
《合肥科技》2005,(4):14-15
3月30日上午,合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三方在合肥科学城指挥部办公室驻地签署了关于组建“合肥微软技术中心”的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微软技术中心正式落户合肥高新区。  相似文献   

6.
《合肥科技》2005,(6):14-14
5月26日上午10时18分,在合肥科学城科研孵化基地建设现场,在喜庆的礼炮声中,安徽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研发大楼及配套工程顺利实现封顶。这是合肥科学城首期开工建设项目中第一个开工建设、第一个实现封顶的项目。合肥科学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省建工集团以及项目监理单位有关领导出席了封顶仪式。  相似文献   

7.
《合肥科技》2007,(3):1-2
为什么全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绣球”抛给合肥合肥未来能否诞生像联想这样享誉国际的高科技企业3月7日19:10至19:30,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人代会的合肥市市长吴存荣,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直播间,围绕合肥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的情况,接受中央电台《作客中央台》主持人的专访,并通过现场短信提问,与全国听众畅谈“科学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光远  朱杲 《合肥科技》2005,(3):15-15
首批7大工程建设热火朝天本报讯由本报去年“两会”期间最先报道出的中国合肥科学城,今年‘两会”已进展如何?昨天记者驱车“科学城”工地。见到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相似文献   

9.
《合肥科技》2007,(7):11-12
7月3日,备受关注的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中央核心区的城市设计。在高新区管委会办公楼接受来自国内外规划设计专家的严格评审。至此,中国(合肥)科学城建设又进入了关键性环节,一个以“创新、研发、孵化、产业化”为核心理念的现代化宜居新城区,即将在年内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10.
朱杲 《合肥科技》2004,(11):6-7
美国有硅谷,俄罗斯有新西伯利亚科学城……在不久的将来定会让世界瞩目的中国(合肥)科学城,11月27日上午在我市大蜀山西麓、合六公路南侧正式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11.
《合肥科技》2005,(4):10-11
作为合肥市重大战略举措的合肥科学城建设,自2004年11月27首批开工项目启动后,通过一系列创新性的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规划战略研究顺利结题,建设规划方案基本确定,产业发展规划初步编制成功,2004年完成投资2.14亿元,首批开工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合肥科学城建设正在逐步由图纸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2.
郜欣  朱杲 《合肥科技》2005,(3):15-16
作为合肥科学城重要基础设施之一的望江西路延伸工程,将于近期开工,年内将贯通科学城。届时,科学城与高新区、市区的交通会更便捷。据悉,望江西路延伸工程规划范围东起望江西路西侧的玉兰大道,东至科学城规划区内王咀水库西侧(原华丰公司B区),路宽45米,全长约5.91公里,投资总额约3.3亿元。  相似文献   

13.
《合肥科技》2007,(3):4-5
随着合肥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战略的全面启动,中国(合肥)科学城(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下称示范区)又被赋予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按照总体规划,科学城将与滨湖新区一山一水遥相呼应,省城西部副中心的空间定位,将使之成为滨湖大城市西部一颗闪亮的明珠。预计总人口将达20万人左右。  相似文献   

14.
《合肥科技》2007,(1):5-5
新年伊始,合肥科学城建设传来喜讯:今年我市计划启动建设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标志性建筑,初步构想建设28层,预计总投资将达到2亿元。  相似文献   

15.
《合肥科技》2005,(2):1-5
2005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五”科技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科技计划的重要一年,更是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确立中国合肥科学城目标定位的启动之年。当前我市已进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对科技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做好2005年科技工作必须强化三个意识。  相似文献   

16.
合肥“科学城”的建设目标就是在未来十五年重点建设“一城、二区、三个基地和四个平台”。一城即学科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清新优美、文化氛围浓郁的国际著名科学城。二区就是信息网络发达、富有创新活力的生态型科技园区和实践“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  相似文献   

17.
正黄麓镇,被誉为"科创小镇、书香黄麓",人口5.6万,面积83平方公里,位于巢湖市"巢湖半岛科学城"的核心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作为巢湖市与合肥接轨的"桥头堡"、融入合肥发展的"排头兵",黄麓镇将抢抓合肥成立滨湖科学城、全面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黄金发展机遇,明确发展定位,全力打造生态科学城。明确发展定位,要紧紧围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合肥科学城建设47平方公里概念性规划及中心区域城市设计招标已于今年4月份面向国际招标,共有6家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公司参加了投标,7月10日已收到了投标方案。从目前筹集、编制的首批60个重点建设项目来看,涵盖了“科研、孵化器、产业化、行政商务、文教体、基础设施及生活服务”等各方面内容,总投资14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9.
《安徽科技》2009,(2):32-32
近日,“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获省政府正式批准设立。总体规划也获得原则同意。原“科学城”、现“示范区”区域将成为安徽“新特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发动机”。2008年.示范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03亿元,同比增长99.15%;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7.02亿元,同比增长高达89.48%。新建道路9条,新增绿化面积32万平方米,省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相似文献   

20.
去年11月底,合肥西郊大蜀山西麓。 在一片空旷之地上,合肥国家科技创新试 点市揭牌暨示范区开工仪式隆重举行。安 徽省委、省政府领导为"合肥国家科技创 新型试点市"揭牌,并和中国科学院、中 国科大等有关负责人一起,为合肥国家科 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奠基。 自此,建设"合肥科学城"的大幕正 式拉开。2004年7月安徽省政府和科技部 在北京签署了一份协定,重点支持合肥市 在全国建立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示范基 地。安徽省和合肥市雄心勃勃,在编制的 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经过5-15年努力,把 合肥建设成走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 的先行示范区和国际著名的"科学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