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2016年4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结束了对沙特阿拉伯为期两天的访问,登上"空军一号"飞往英国伦敦。由于此时距离下一任美国总统就职仅有九个月,若不出太大意外,这很有可能是奥巴马任内最后一次访问中东,因此媒体纷纷将此访称为"谢幕之旅"。不过,此访是奥巴马在总统任内第四次访问沙特、第七次访问中东,按照前两次的惯例,对于"亲密盟友"的元首来访,沙特一般至少派出王储级别的重要王室成员赴机场迎接,但这次只有利雅得市长出现在舷梯旁迎接奥巴马。与此同时,沙特国  相似文献   

2.
5月15—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江泽民应苏联总统、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邀请,带着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正式访问我国的伟大邻邦苏联。江总书记这次访苏是对1989年5月15—18日戈尔巴乔夫总书记访华的回访。两次访问都安排在5月,日期也几乎相同,这自然是一种巧合。但两年中两国领导人两次举行最高级会晤,则不是偶然的。它是中苏两国的共同需要,也符合亚洲和世界和平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见面虽晚,神交已久。中国和越南共同的遭遇和命运使两位伟人从一结识就成为相互信任的朋友。胡志明结识毛泽东是在中国革命刚刚胜利不久。1950年2月,胡志明秘密来华商讨援越抗法问题,当时毛泽东正在莫斯科访问。胡志明便由北京转赴莫斯科,见了毛泽东和周恩来。虽是初次见面,但中越两国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凌辱的悲惨命运,使他们一结识就成为相互信任的亲密朋友。自此以后,胡志明同毛泽东直接交往日趋频繁。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和陈翰笙分剔代表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农村调查的两种类型。他们处于同一时代,对农民问题有着相似的感受和见解。但由于他们的人生道路、身份等不同,故其所从事的农村调查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正>应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邀请,9月2日至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蒙古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出席蒙苏联军哈拉哈河战役胜利80周年庆典活动,这也是普京第四次访问蒙古国。访问期间,俄蒙两国签署了11份双边文件,其中巴特图勒嘎总统和普京总统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是公认的伟大的政治家,他在很多方面包括对外交问题、全球问题都提出过了不起的战略思想,但他不喜欢处理实际外交问题,所以在外交上他总是离不开周恩来。1949年~1950年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话题。毛泽东不快的苏联之行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目的是商讨两国间的政治、经济等重大问题,为斯大林祝寿,重点是处理1945年国民党政府同苏联政府签订的  相似文献   

7.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应毛泽东主席的邀请,已来到中国访问。他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伟大苏联人民的兄弟友谊,受到了中国人民最热烈的欢迎。他的访问标志着中苏八亿人民伟大友谊的新的发展,必将促进中苏两大国的伟大团结的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中苏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历史友谊。自从十月革命以来,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把中苏两国人民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在中国人民沿着十月革命的道路取得了革命胜利以后,中苏两国的友好关系即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1950年2月,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把中苏两国人民具有历史传统的深厚友谊和建设共产主义与维护世界和平的共同愿望以条约的形式肯定了下来,为中苏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奠定了巩固的基础。在以后  相似文献   

8.
再访板门店     
两次访问板门店的最大区别在于,我所感受的气氛迥然不同。如果说第一次访问板门店感觉有点压抑的话,那么这次访问则显得比较轻松。我的两次板门店之行也有共同之处,因为今天的军事分界线仍是南北对峙的前沿地带。  相似文献   

9.
<正>10月23日~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了中亚五国。这是自2006年8月时任总理小泉纯一郎之后,日本首相时隔九年再次访问中亚,同时也是日本首相第一次访问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访问期间,安倍与五国首脑分别举行了会谈,提出了未来日本与中亚发展关系的三个支柱,即彻底加强与中亚各国关系、积极参与中亚地区共同问题的解决、深化日本与中亚各国在世界舞台的合作。  相似文献   

10.
问:你对江泽民主席此次访美成果有何评价?答:刚刚结束的江泽民主席对美国的国事访问,是12年来中国国家元首对美国的第一次访问。这次访问,是中美关系结束过去几年来的波折起伏,开辟新的未来的重要标志。江主席此次访美非常成功,达到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发展合作、共创未来的目的,取得了积极的建设性的成果。两国领导人对两国关系的前景和应实现的目标,即努力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张闻天和毛泽东在长征前后进行合作的基础。其中张闻天 思想的转变是他们合作的思想基础,毛泽东在中央政治路线是非问题上的让步是他们合作的政治基础,而他们在人格上互相尊重、工作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照顾,是他们合作的情感基础。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图书馆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一生与图书馆有着不解之缘,其学生时代利用图书馆储才蓄能,青年时代利用图书馆寻找救国真理,革命斗争时期创办图书馆传播马克思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利用图书馆博览群书,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前国内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其研究论域主要集中在: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贡献、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某一理论主题或具体观点的中国化、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等方面。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待更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魅力合法性在“文化大革命“中彰显得强烈而突出,其魅力合法性的来源是他具备魅力品质以及人们对魅力品质的认同;魅力合法性的表达主要是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对毛泽东顶礼膜拜,社会中充满着狂热凝重的个人崇拜气息;魅力合法性的终结即魅力合法性的平凡化,人民群众对毛泽东的非理性崇拜趋弱并消失.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一生做过很多重要的调查研究,并在理论上对调查研究进行了详细地论证与总结。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对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情有独钟。建国之前毛泽东主要是借该书中的人和事以“喻事明理”;建国后,特别是毛泽东晚年开始对《水浒传》的题旨大义、政治思想进行分析、评判、研究。都体现出毛泽东对《水浒传》一书的深邃观察力、洞察力。  相似文献   

17.
李军星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386-1388
《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同志1930年5月为反对当时党内盛行的教条主义错误思潮而写的关于调查研究问题的著名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提出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反对本本主义,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思想,为我们提倡了一种立足实际,调查研究,切身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因此,《反本本主义》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更是一个方法论问题。这篇文章中所蕴含的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的思想,显示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特色,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既是伟大的领袖,又是杰出的诗人,在他创作的诗词中频频出现的"白雪"、"寒秋"、"昆仑"、"长江"和"大海"等物象是他领袖气魄与诗人情怀的艺术显现和理想寄托.考察这几个审美物象的意义,在于通过他政治家和诗人矛盾的人生现象,揭示出他超凡的人格魅力,感受他灼热的生命光华,进而走进他独特的生命世界.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三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三大理论成果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各族人民正在从事的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这为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是对外开放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在领导党和国家进行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征程中,在对外开放问题上有着真知灼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积极发展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要“洋为中用”,全方位地加强对外合作,实行对外开放;实行对外开放,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上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