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李鸿林  王伟利 《应用科技》2009,36(12):13-16
比特交织编码调制迭代译码(BICM—ID)是一种编码、调制和迭代译码相结合的技术,主要应用于无线通信中的信道编译码.BICM—ID在结构设计上加入了比特交织器和软输入软输出(SISO)译码器,结合迭代译码,最终实现次优译码.不同的编码方法在BICM—ID系统中也有着很大的性能差异,针对几种常见纠错编码方法——卷积码、Turbo码、LDPC码,在BICM—ID系统下的误码率性能进行比较.仿真得到系统在AWGN信道和Rayleigh衰落信道下的误码率曲线,表明不同纠错编码的BICM-ID系统性能与理论分析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论证了MP定位系统的可行性,对基站(Cell—ID)的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使之有机结合,形成可视化的定位技术。结合系统可行性和业务可拓展性,设计了业务数据(调度管理)、辅助功能、电子地图功能及系统管理子系统。  相似文献   

3.
分类与预测是数据挖掘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而决策树算法又是分类与预测的核心技术算法之一.描述ID3的主要算法,介绍信息增益、系统总熵和信息熵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然后对ID3算法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与分析;最后把决策树中的ID3算法运用在学生综合测评中.ID3算法最大的缺点是运算复杂,而且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声源定位技术在鼾声检测上的应用,主要研究鼾声的声学特性、声源定位技术原理,并利用声源定位技术对人体打鼾时头部姿态进行识别.采用广义互相关函数法对多路声音采集系统采集到的鼾声信号进行延迟估计计算,根据得到的相对时延信息进行声音定位,结合定位信息和朝向信息推断出当前受试者打鼾时头部姿态.采用数据采集卡进行高速信号采集,使用虚拟仪器Labview进行信号处理和算法实现,实验中受试者以不同头部姿态在该系统监测下模拟打鼾,通过该系统检测头部姿态,综合判断正确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5.
提高载车定位与卫星跟踪精度的多信息融合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应用背景对移动卫星通信车辆精确定位和实时动态通信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激光陀螺捷联导航系统(LINS)、光电编码器(OEC)、GPS、信标组合的载车精确导航定位与同步卫星实时跟踪方案.方案以LINS/OEC组合作为核心单元,GPS、信标作为辅助信息,研究了基于联邦滤波的信息融合策略,给出了融合系数的选取方法.论文在车辆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中创造性地引入光电编码器组合以提高姿态保持精度和系统自主定位精度,并有效降低系统对GPS的依赖性.大量试验研究表明采用该技术与融合方法后,载车在长时间、不同路况动态工作时,其定位精度CEP值在10m以内,天线姿态跟踪精度保持在±0.05°范围内,尤其在较长时间内系统受遮挡条件下,其定位、姿态跟踪精度较未组合光电编码器前的系统提高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综合行波定位和常规定位方法的新型超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的方案设计和构成,对行波波头检测传感器和基于GPS同步技术的高速同步采样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技术进行了分析.系统已通过了动模和冲击试验的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整套系统设计合理、运行可靠、定位精度高,能较好满足运行现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一看手机就知道哪里堵"——今年九月中旬,一款高速公路"避堵神器"被各大汽车论坛热传,尤其是在"国庆"长假的高峰出行时段,这款"避堵神器"成为朋友圈的热词——这正是由山东高速集团开发的首款可以通过实时监控视频图像了解路况的高速出行手机APP软件"易高速",通过这款软件,市民可以了解实时准确的路况信息、高速公路设施地图、定制化的实时路况信息等,并实时跟进事件处理过程信息,提前规划路线,避免被堵在路上。近日,记者一行来到济南市将军路143号——研发此软件的幕后英雄山东高速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探寻蕴含在"信息高速"中的内涵和秘密。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垂直分层空时码的最优最大似然(ML)检测难以实现,而常用检测算法的性能受到错误传播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垂直分层空时码的迭代检测(ID)算法.该算法利用多天线接收信号的软信息进行迭代并行消除干扰,有效地降低了错误传播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ID算法的收敛速度快,其检测性能比常用的ZF—DFE算法有明显的提高;在低信噪比区域,ID算法的检测性能与ML算法相当.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高速公路路况监测存在的问题,结合光纤光栅的特点将高速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路况监控中,并将数据挖掘应用到采集数据处理,使用聚类结合关联分析的方法对混合型数据进行聚类分析,降低了误报率.  相似文献   

10.
新型超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综合行波定位和常规定位方法的新型超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的方案设计和构成,对行波波头检测传感器和基于GPS同步技术的高速同步采样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技术进行了分析.系统已通过了动模和冲击试验的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整套系统设计合理、运行可靠、定位精度高,能较好满足运行现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公路隧道交通流的数据挖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阐述数据挖掘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统计理论的聚类方法。利用微软SQL Server 2000提供的聚类数据挖掘方法对某个公路隧道交通流的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并对数据结果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得到该隧道交通流的一些特性信息,如:何时该隧道交通流最大等。根据这些信息,可以针对不同的交通量特点安排隧道监控设备的控制方案及系统的维护方案,以保障公路隧道交通的畅通和安全。  相似文献   

12.
选取12个客观指标构建了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分析指标体系。首先运用粗糙集属性约简理论对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约简,去掉其中的冗余指标,然后运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C2R模型和BC2模型对全国31个省市的公路交通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从规模和技术上分别对公路交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只有11个省市是规模和技术整体有效的,其中绝大多数省市的规模收益处于递减状态,说明我国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效率不高,特别是规模效益不高。在以后公路交通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公路网的利用效率,还要注重并加强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手工方式管理广域的、实时、海量公路资产数据已经显得无能为力,导致了公路资产的数据的快速、有效的获取和数据查询分析成为瓶颈.针对公路资产管理需求,提出一种基于GIS,GPS和多媒体等多源数据集成的公路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架构.本文着重研究了公路资产数据获取及其预处理,地图匹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公路资产的空间信息与属性视频信息的交互式查询,从而实现公路资产信息的智能化,可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公路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针对公路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的思想,分析了将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在公路MIS(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中的优势。从社会大系统出发,对基于GIS的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进行了需求分析,确定了系统开发的目标。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指出基于GIS的公路MIS系统的建立,关键是以网络技术和GIS技术为平台的数据库的建立;提出了基于GIS的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由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库模块等6个模块组成,并给出了各个模块的功能;建立了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公路网络规划、管理及工程可行性研究一体化系统”的框架设计,提出了“一体化系统”各模块的功能和作用,从而为建立一套集公路网络规划、管理及工程可行性研究于一体的交通需求分析基础理论以及基于该理论的实用方法奠定基础,并进而为我 今后的现代化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诱导系统、交通通信系统及交通控制系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基于J2EE高速公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基于J2EE(Java 2 Enterprise Edition)的高速公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平台架构及其关键技术,包括高速公路空间数据组织和设计。WebGIS中间件技术,数据库连接池技术,高速公路WebGiS的动态分段技术等.建立了高速公路WebGIS地理信息平台,以惠河高速公路管理为例,介绍了地理信息平台的功能和应用,验证了文中的各种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管棚加固技术在地道桥顶推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在高速公路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地道桥顶推施工穿越路基时所采用的管棚支护加固路基技术。工程实践表明,该技术有效地抑制了高速公路路面的沉降和路基开挖时的塌陷,保证了高速路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交通事件管理系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我国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拥挤日趋严重,据估计交通事件引起的拥挤占60%以上,预计到2005年该比例将增加到70%.为了减少由交通事件带来的负效应,许多国家的运输部门建立了高速公路交通事件管理系统.本文在ITS技术基础上,通过对比国内外交通事件管理研究和发展的现状,提出了适合于我国事件管理系统结构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对事件管理的活动和工作过程进行了探讨,从整体上把握了事件管理实施过程中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的层次分析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道路交通安全系统的内部结构极为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各因素权重信息不能完全被确定.提出了对于属性值以模糊区间数这种不确定形式给出,着重以“人”、“车”、“路”中的“路”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进行模糊区间综合评价,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判断矩阵,并利用模糊区间综合评判模型得到了一种交通安全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道路标志在现代道路交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驾驶员对交通标志设置的基本要求,对公路交通标志的设置进行了分析.在基于驾驶员视觉特征和信息传递的条件的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交通标志设置应该满足的要求,为交通标志的设置提供了可靠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