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Rough集和Vague集都是处理不确定、不完备、不准确信息的强大工具。Rough集研究主要针对于对象之间不可分辨的性质,Vague集研究主要针对对象边界的模糊程度。经过分析代数观的Rough集理论和信息观的Rough集理论与Vague集之间的关系,发现信息观的Rough集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Vague集;而代数观的Rough集与Vague集则是相互独立的,但是两者也有联系。在这2种理论下,信息的不确定性都是由元素部分属于集合而表现出来的,但是这2种理论对不精确信息的处理方法则不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郑樵学术思想的特色、顾颉刚研究郑樵之经过和郑樵对顾氏的影响.郑氏在学术思想方面,有博学多闻以求会通、批判传统勇于创新两点特色.顾氏是民国10年(1921)秋冬之间开始辑集郑氏的《诗辨妄》,全书于民国22年(1933)出版.在辑集过程中,又完成《郑樵著述考》、《郑樵传》两篇,刊于《国立北京大学国学丛刊》.至于郑氏对顾颉刚的影响,可分启发孟姜女故事的研究,启发《诗经》研究的新方向两点.  相似文献   

3.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和《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大量地引用了《释名》作为例证。《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在引用《释名》时出现了一些失误。致误原因主要是不明白《释名》的声训性质。《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是成功引用《释名》的典范,它充分认识到了《释名》的声训性质,多方面挖掘了《释名》的价值。因此,《释名》的声训性质是一把双刃剑,如何使用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一书的三个特点。即“以文化词语为研究对象”,“同义词系统辨考作为训诂的基本方法”,“以文化史为辩考范围”。  相似文献   

5.
Rough集和Vague集都是处理不确定、不完备、不准确信息的强大工具。Rough集研究主要针对于对象之间不可分辨的性质,Vague集研究主要针对对象边界的模糊程度。经过分析代数观的Rough集理论和信息观的Rough集理论与Vague集之间的关系,发现信息观的Rough集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Vague集;而代数观的Rough集与Vague集则是相互独立的,但是两者也有联系。在这2种理论下,信息的不确定性都是由元素部分属于集合而表现出来的,但是这2种理论对不精确信息的处理方法则不同。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VHDL的细分与辨向电路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分与辨向是光栅、编码器、激光干涉类仪器等这类长度、位置、位移检测仪器中对原始信号处理的一个必需环节.随着新技术新器件的发展,细分与辨向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方法.将对2种常用的细分与辨向方法作一下分析,并着重介绍一种基于VHDL语言的、采用RTL描述方式的细分与辨向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7.
构造连通支配集是解决数据收集问题的一种较有效方法,现有算法在构造连通支配集时只考虑支配集的大小,造成支配集有效期短,易产生盲点及传输数据能耗大.针对如上缺陷,综合考虑支配集的大小、节点能量及节点到基站的路径,提出了一个基于广度优先搜索生成树的算法.模拟实验表明,该算法的系统生命期比现有算法提高20%左右,延迟缩短17%左右.  相似文献   

8.
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而PAM算法是聚类算法中一个重要的方法.本文针对PAM算法不适应大数据集的缺点,给出一个近似的线性时间聚类算法(ALCM),并且从理论上证明了该算法复杂度为关于数据集个数的线性时间复杂度.通过比较实验表明:1)随着数据个数的增大,PAM所花费的时间将激剧增大,而ALCM花费时间与数据集个数呈近似线性增长的关系,即ALCM是适应大数据集的.2)PAM算法和AL-CM算法随数据个数增大,二者的代价函数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基于角度分布的高维数据流异常点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检测高维数据流中的异常点,提出一种基于角度分布的高维数据流异常点检测(DSOD)算法.运用基于角度分布的方法准确识别高维数据集中的正常点、边界点以及异常点;构造了基于正常集、边界集的小规模数据流型计算集,以降低算法在空间以及时间上的开销;建立了正常集、边界集的更新机制,以解决大数据流的概念转移问题.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DSOD算法的效率高于Simple VOA算法与ABOD算法,并且适用于大数据流上的异常点检测.  相似文献   

10.
传统决策树在中小型数据集的预测分类上表现优秀,但在大数据集的处理上仍然存在效率低下、准确率较低等问题.为了适应大数据集环境,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提出了将决策树与分布式处理平台相结合的分布式决策树算法,面向大数据处理的Hadoop和Spark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出现,为研究分布式决策树算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此,面向以基于大数...  相似文献   

11.
《封建论》是唐代著名的古文家柳宗元的经典名篇,文章立论有据,驳斥有力,凸显了严谨的文法及见识。《封建论》被宋代古文家苏轼接受及被选文学家高步瀛再接受的过程中,体现了高步瀛对苏轼评析柳文经典论断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柳宗元笔下的孔子形象,在唐代文人学者中显得独具一格。柳宗元认为,孔子首先是一个现实的人,之所以获得圣人地位,是其主体能动性发挥到极致的必然结果。柳宗元的这一观点在客观上质疑了自汉代谶纬之学以来加在孔子头上的神性光环。这一独特的孔子形象,是柳宗元在思想上具有异端色彩的具体表现,是其实证性的批判意识的直接产物。  相似文献   

13.
柳宗元诗歌在宋代的接受从整体上来说可以概括出三个层面:一、陶、柳诗风异同论:即苏轼对柳宗元诗风的发明之功,以及陶、柳诗风对宋代诗学精神演进历程的影响;二、韩、柳诗风不同论:韩、柳诗风在宋代接受过程中的差异性以及背后所反映的宋代诗学精神的演变;三、柳诗深得骚学论:柳宗元诗歌的内在气质以及宋人对柳宗元诗歌气质的扬弃。  相似文献   

14.
刘禹锡作为中唐独具特色的诗坛大家,其诗能于韩孟、元白诗派之外独辟蹊径,影响了晚唐乃至整个宋代诗歌。而刘诗传播的高潮时期正是在宋代,因而宋人在刘禹锡诗歌的解读过程中所透露出来的诗学观值得关注与探讨。宋人刘诗观可概论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政治讽刺诗:欲拒还纳之“怨刺”;其二,咏史怀古诗:精警深微之绝唱;其三,民歌体乐府诗:“奔轶绝尘”之天籁。可见宋人经过初期长达百年的仰视与模仿以后,已能冷静地阅读和分析唐人诗歌,从而拓展出了一套宋人自身的有关唐诗学理论。  相似文献   

15.
柳宗元、欧阳修、苏轼是创作山水散文较多的作家,他们的山水散文在表现主体、审美关照、抒情方式上经历了三种不同风貌的变化,而这三个不同的变化,正代表着唐宋山水散文发展和演变的痕迹。  相似文献   

16.
作文与情感的关系,《诗经》最早涉及。之后,汉代有“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观点,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也有“情者,文之经”、“辞以情发”之说,而唐代柳冕提出的“文生于情”的观点最为著名。这些观点都不同程度地揭示了情感与写作的关系,强调了情感对写作的重要意义。由于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因而文章中的情感与读者也就有了关系。这种关系,前人总结为“情生于文”。但“情生于文”却不易做到,是需要一定写作功底的,若注意“文情贵独”,掌握一些表达情感的技巧,则“凡情之至者,其文未有不至者也。”  相似文献   

17.
16世纪中叶后,在朝鲜朝思庵朴淳"诗学盛唐"的倡导下,出现了白光勋、崔庆昌、李达三大宗唐诗人。其后,除了士大夫文人群体外,这种宗唐诗风甚至波及到庶民阶层,这一阶层不仅包括以刘希庆、白大鹏为代表的平民诗人群体,也包括以许兰雪轩、李玉峰为代表的女性诗人群体。刘希庆与白大鹏互有酬唱,二人齐名,"并称一时",并受到了诸多士大夫文人的褒奖,成为宗唐的平民诗人中的杰出代表,特别是刘希庆的诗歌还能结集出版,可以说是平民诗人的汉诗创作取得成功的先例。许兰雪轩等女性诗人的宗唐创作不仅受到了本国诗评家的认可,其诗名还远播中国。  相似文献   

18.
在唐代诗人中 ,存在着一个相当深挚的屈子情结 :李、杜、白、韩、柳等一批诗人 ,尽管对屈原的看法和评价不尽相同 ,却都在精神境界及文学素养等方面受其沾溉。有些文人对屈子的责骂之声虽时有所闻 ,但屈子永远是诗人们心目中一面不倒的旗帜。  相似文献   

19.
唐传奇中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要数婚恋题材作品,其中除了那些令人扼腕唏嘘的爱情悲剧,像《裴航》、《离魂记》、《柳氏传》、《李娃传》等都是爱情喜剧,团圆结局。然而这些处于情与礼夹缝中的爱情,最终只能是与礼教无奈的融合。究其原因,正是唐代重科举、贵仙道的社会现实和唐传奇的士子创作群体两方面因素造就了风格独特的唐代传奇。  相似文献   

20.
巴渝《竹枝歌》与文人拟作的《竹枝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被誉为“诗之《国风》,辞之《九歌》”的《竹枝歌》,本是巴渝民歌,它盛行于唐宋时期,以刘禹锡为代表的唐宋文人学习,拟作的《竹枝词》,对民间《竹枝歌》进行了艺术的提升,使之在唐宋诗中别具风韵,《竹枝歌》在民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灵活变通性,它在传承和不断变异,以适应新的社会生活需要,《竹枝歌》展示了巴渝人民的文艺创作天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