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持单位: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协作单位: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大学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江西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主要成员:张学民郑勇武艳强刘静蒋长胜吕坚祝意青杨国华赵必强徐彤赵正予路立刘晓灿刘金硕赵庶凡熊攀利用数字地震、GPS、重力、电磁等监测网可构成场的观测资料,研发地壳速度结构与应力场、地壳运动变形场、重力场、空间电磁场等多种地球物理场动态演化图像陧取技术,基于“以场求源”的科学思路和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过程,研究孕震动力过程中多时空场的动态演化和动态场异常识别技术。通过技术集成,  相似文献   

2.
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 973项目“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研究作了综述 ,介绍了项目研究的科学背景、总体科学思路、研究内容和科学目标。项目经过 5年的研究 ,提出了中国大陆活动地块科学假说 ,并应用于描述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的特征和机制 ,探索大陆强震的发生机理和预测方法 ;项目并在地震预测流动实验场研究、强地震预测研究和重要经济区地震灾害预测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这些研究成果已经在地震监测和地震减灾中初步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关键技术攻关,研制主动地震探测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的井下综合观测系统和适用于地震短临跟踪的观测仪器系统,为地震研究和地震预测预报获取地球物理场、应力应变场、孕震区介质物性等动态变化信息,提高地震预测预警能力,特别是提高地震短临跟踪能力。  相似文献   

4.
1 课题简介 1.1 课题目标 研发地震预测新技术新方法,开展构造活动动力过程及前兆机理的野外观测与室内实验研究,发展具有动力学含义的地震综合预测方法。开展区域预测预警判据和指标研究,提出典型地区分级地震预警技术方案,研究结果在日常地震预报工作中获得实际和广泛的应用,为实现地震经验性预报向物理预报过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3,(20):20-22
根据水库地震及其灾害特点,研究水库加卸载及水渗透作用下,水库地震活动及库区地球物理场变化,初步提出1~2项物理意义较明确的水库诱发地震预测方法及相应判据,为做好水库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减轻水库诱发地震灾害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3,(1):68-68
目前我国高坝大容量水库建设快速增长,发展针对水库地震的监测预报预防技术,研究水库地震的成因、活动特征、与天然构造地震的差异等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7.
庄维娜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5):F0003-F0003
人类生活在一个动态变化的地球上,地震是自然灾害的一个主要方面,同其它自然灾害相比,地震对人类和环境所造成的威胁是最为严重的。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所有的省地都曾发生过5级或5级以上的地震,2/3的城市处在7度以上烈度区的地震烈度区。事实上,随着全世界各国城市化进一步扩张至地质构造活动的地区,这样的潜在威胁仍然在不断地上升。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20):14-15
1水库地震空问分布及时间响应特征研究RIS空间上主要集中于水库周缘10kra范围内,在特定库段丛集分布。蓄水初期,库坝区活动明显增强;随水库淹没区范围的扩大,地震向远离库坝的灰岩峡谷区迁移。RIS受库区构造条件制约,  相似文献   

9.
共性技术对整个行业或产业技术水平、产业质量和生产效率都会发挥迅速的带动作用。针对太原市节能减排领域,在技术预测的基础上,设计共性技术选择方法,据此选择共性技术并进行评价,希望为区域重点产业的共性技术选择提供切实可行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13,(12):25-26
该课题为“典型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共性技术研究”项目“地下水源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共性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的子课题。地下水资源因其数量大、水质好、分布广泛、便于就地开采利用等优点,成为我国主要的供水水源。尽管地下水赋存条件独特,具备一定的天然防污性能,但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国家饮用水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因此,研究出切实可行、经济高效的地下水体污染修复技术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1):12-13
针对南极环境与气候的显著变化以及在全球变化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科学中的重要地位,本着维护我国在南极环境和资源的国家权益,通过在南极地区开展持续的科考活动,大量获取南极冰盖、海洋、大气、空间环境、地质观测数据和样本,从不同的学科和时间尺度上揭示南极关键过程的变化规律,提高我国在全球变化科学、资源开发利用、空间科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能力和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11,(1):15-15,17
1 总体目标与任务 (1)初步查明东、西准噶尔、西昆仑和西天山地区重要斑岩铜(钼、金)成矿带的区域成矿背景、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2)建立斑岩型铜(钼、金)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等成矿预测体系;(3)建立高寒山区和干旱荒漠区等自然景观区的高精度、大测深物探、化探和遥感等勘查方法技术组合体系;(4)圈定大型斑岩铜(钼、金)矿集区1~2处;提交找矿靶区4~5处、大中型矿床勘查评价基地1~3处;提交资源量铜50万吨、金20吨;(5)培养研究生4~6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