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勰的《文心雕龙》,现在比较容易见到的有范文澜注本,杨明照校注拾遗本,刘永济校释本,王利器校证本,以及周振甫,陆侃如、牟世金,郭晋稀注译本等多种。这些注本,给读者和研究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无疑是极为可贵的。其中有一些词语,各家注释不一,有的较难理解。为了祛疑,现摘记几条于后,并提一点浅陋的看法,希望专家、学者指正。 (1)、“豆之合黄” 《文心雕龙》《附会》篇云:“若统绪失宗,辞味必乱,义脉不流,则偏枯文体。夫能悬识腠理,然后节文自会,如胶之粘木,豆之合黄矣。”这里“豆之合黄”一语,怎样理  相似文献   

2.
后世历代学者对《文心雕龙》进行注释时,不同学者由于自身思想和理论观念的差异,在对同一文本进行注释时有着不同的解释。通过对“梗概”、“少算”、“嚣俗”、“黎献”、“技诈”五则词语的注释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文心雕龙》的特点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的风骨论,历来为《文心雕龙》的研究者所注意。但是对它的解释,长期以来颇不一致,譬如对“风骨”一词二字的含义问题,就各说不一。在六十年代初,《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栏对这问题曾组织过讨论,发表了多篇文章。至于见诸其他书刊的就更多了。其实,前人有些阐述还是比较确当的,其中较早的有黄侃“风即文意,骨即文辞”之释,后来范文澜的《文心雕龙注》风骨篇注释,肯定了黄氏之说,并“复推明其义”。黄、范二氏的注释,对这个问题作了提纲挚领的说明,其他同志也发表过不少好的意见,然而问题并未完全解决。这里只想在大家探讨的基础上,对风骨问题再补充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虽多次修订,改正了一些注释错误,但至今仍有误注、失注。本谨就教材尚存的词语注释问题,结合具体用例,予以辨析论证。  相似文献   

5.
洪波教授主编的《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是一部高质量、有特色的高校古汉语教材,但其注释尚有若干可疑而值得商榷的地方。针对一些当注未注,或注非所当之处,提出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6.
前人对《荀子》注释的精义固多,却也难免还存在着缪误。通过对《荀子》各家注本失误的具体分析,侧面反映了唐代杨倞以来注释家们在理论、方法上所存在的缺陷及流弊,以期为探索传统训诂学的科学化道路提供一些反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昭明文选》文类繁多,词章优美,成为历代文人、学者阅读、品鉴的蓝本,对其注释亦应运而生,流传下来的主要是李善注与五臣注。然两家注因其注释体例不同而呈现出不一的训诂面貌,历代文人、学者对两家注颇有争论。本文以《述祖德诗二首》为例,浅析两家注注释体例、产生背景与阅读人群以及雅俗之融合等问题,以价值中立的原则客观论述两家注之优劣。  相似文献   

8.
黄肃秋先生校注的《醒世姻缘传》是个较好的本子,但其中亦有不足之处,有些条目注释有误或不够确切,有些地方词语本应作注而未加注释。因此,有必要对黄先生所作注释中的一些错误或不够确切之处加以辨正。  相似文献   

9.
《增订注释全宋词》部分注释有误,部分注释不准确,部分该注而未注,部分校对有误,亦有极少数印刷失误。  相似文献   

10.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最新版虽经修订 ,订正了一些词语的误注 ,但其在通假字的注释方面仍有错误和疏失 ,今就其疏误予以指正。  相似文献   

11.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最新版虽经修订,订正了一些词语的误注,但其在通假字的注释方面仍有错误和疏失,今就其疏误予以指正.  相似文献   

12.
《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这三种工具书,是各行各业的“尊师”,对社会贡献之大是有目共睹的。但这三种辞书,对有些字词的注释似有疏误,今陈管见,以求教于方家。一、反水浆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训诂知识,着重对中学文言文中注释失误、注释不一和当注而未注的词语作了一些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周及徐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文选的注释通俗易懂,但全书成于众人之手,在词的本义、引申义上出现注释错误,主要有:将本义注成引申义;将引申义注成本义;同是引申义而注错。本文选取16个例子,从上述三个角度加以辨正。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训诂知识,继续对中学文言文中注释失误、注释不一和当注而来注的词语作了一些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诗经》中“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关睢》),“女执懿筐”(《七月》)“穹室熏鼠”(《七月》)“涉渭为乱”(《公刘》)和屈原《九章·悲回风》“物有微而陨性兮”中的一些字词的旧注进行质疑,并运用古籍文献资料,进行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周文 《咸宁学院学报》2004,24(1):109-113
郑樵是宋代著名的学问家,他的《尔雅注》是南宋雅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本文从语义的训释、文本的校勘和字音的标注等三个方面对《尔雅注》的内容进行了静态的描述,客观、全面地反映了郑樵对《尔雅注》所作的注释工作。我们认为:郑樵的《尔雅注》有着自己的特点和内容,值得我们借鉴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黄节先生曾致力于汉魏六朝诗注,成就斐然。《谢康乐诗注》便是其中的经典注释之一种。黄节先生之所以以诗为业,写诗注诗,一是为教化人心、匡正世风;二为保存国粹、复兴古学,重振"国家特别之精神";三是心系康乐诗散亡、不易为人理解之忧而纠谬释误;四是与谢灵运精神相通、情感契合所致。《谢康乐诗注》继承李善《文选》注的传统,扬长避短;以史论诗、以诗注诗;案语严谨折衷、集众家所长。对于地名和声韵的注释,也颇具特点。以上笺注特色均为今人读解谢诗带来了很大帮助,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善《文选注》引书众多,问题复杂,其中尤以古《汉书》注问题最为突出。清代学者汪师韩统计李善征引二十九家古《汉书》注,另外还有数十条不知名的汉书音义。但通过对《汉书》注释史及目录学的考察,可以发现李善注引用的古《汉书》注并非逐家征引,而是基本引自东晋蔡谟所作的《汉书》集注本,它是颜师古《汉书注》通行之前最主要的《汉书》注本。汉书音义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另外,从整体上看,李善《文选注》引书还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喜引晋以前的注疏;二、多用集注本。  相似文献   

20.
对王力《古代汉语》注释中存在的疏漏和错误,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发现,诸如注释简单,释而未训,注释欠妥和重点疑难词语失注等,再次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