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数据的共享管理—创建共享新秩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鉴于科学数据共享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那么如何顺利实现科学数据的共享管理,如何创建共享新秩序,实现科学数据的最大价值,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提出解决办法。 综观科学数据管理的历史,经历了漫长的手抄和印刷时代,在此期间,所产生科学数据的量相对不大,人们对科学数据的管理主要是进行立卷和归档  相似文献   

2.
在风靡全球的大数据浪潮下,大数据对传统的科学研究产生了影响。首先明确了大数据对于科学研究的影响机制: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数据活动从经验层面、方法层面影响了传统的科学研究。进而指出这种影响造成了科学研究在三个方面的转变,分别是:研究对象、研究层次以及研究类型。  相似文献   

3.
基于概念的起源和演变,区分了"数据密集型"和"大数据"两个相互联系的概念;结合库恩的"范式"理论,分析了将"数据密集型"研究方法作为"第四范式"、并将其与"大数据研究方式"混用的逻辑矛盾以及由此带来的相关问题;最后从库恩的"范式"和"不可通约"两个概念出发,分析了"大数据"与"小数据"的关系,并且从"范式"的认识论意义和纲领意义两个方面,阐述了将大数据作为与小数据不同的科学范式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带宽迅速提升,云计算、物联网、传感设备、移动终端技术的应用,使得数据规模和数据使用量超越以往任何时期,大数据时代已然来临。从哲学维度上对大数据追根溯源,可以通过对数、数据、大数据的概念、特征等进行层次性梳理和剖析来获得。  相似文献   

5.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11):109-113
<正>在进行的大数据技术革命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具备了如下条件:流行的思想潮流、核心的技术支持、坚实的科学基础、直接的哲学源流。从思想潮流来说,信息社会的提出,第三次浪潮的流行、信息高速公路的推动、虚拟世界的出现为大数据革命奠定了前期的思想基础;从技术前提来说,数字计算机、人工智能、互联网络和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为大数据革命奠定了核心的技术基础;从科学基础来说,数理逻辑、离散数学、系统科学和数据科学等学科的发展为大数据革命奠定了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从哲学源流来说,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说、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后现代主义和复杂性哲学已经为大数据革命奠定了良好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庞勇 《中国科技成果》2014,(3):23-23,28
激光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近年来,经过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目前已进入全面发展和应用阶段。激光雷达可以高精度地获取地表物体的高度和垂直结构信息,国外已经就激光雷达在林业上的应用进行了大量成功的尝试,尤其是在林木高度测量与林分垂直结构信息获取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目前记录离散点云的激光雷达系统已经在国外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我国也成功开展了示范应用。但由于硬件技术和数据源的出现较晚,记录完整波形数据的激光雷达林业应用仍处于研究阶段。尽管一些商业公司推出了硬件系统,限于处理算法的缺乏,绝大多数厂家仍然将获取的数据转换为传统的点云数据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革命给传统科学认识论既提出了新挑战,又提供了新机遇。大数据使科学从仅追求因果性走向了重视相关性;通过"让数据发声"提出了"科学始于数据"的知识生产新模式,增添了科学发现的逻辑新通道;通过数据规律补充了因果规律,拓宽了科学规律的范围。大数据给传统科学认识论带来了新发展,并由此形成了大数据认识论。  相似文献   

8.
基于以大量、多样和快速为特征的大数据归纳,可以实现传统经验归纳无法替代和完成的工作,导致了一种极端的数据主义观点,以为人们已经不用再寻找现象背后的原因,不再需要科学的理论或模型了。本文旨在厘清大数据方法的意义及其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厘清相关性与因果性的关系等,以理性地看待大数据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作为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知识的重要手段,大数据算法日益受到世人的重视。但大数据算法的负面效应——歧视性也日益凸显。本文先从文化、技术哲学和心理学等角度阐述了大数据算法的歧视内涵,并从三个不同层面讨论了大数据算法存在歧视性的内在必然性,最后给出缓解歧视性的三个方法。  相似文献   

10.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1):109-1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方法越来越得到普遍的应用。从哲学层面分析大数据方法的本质,可以揭示这一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的异同,大数据方法用海量数据代替少量样本、用混杂数据代替精确数据、用相关关系代替因果关系,由此引发的宏观性和直接性是传统的认识方法所难以完全替代的。因此,可以将大数据方法看作是科学方法论的一个划时代的变革,是继演绎法和归纳法之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第三种工具。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技术持续变革必然导致透明社会的形成。透明社会的形成必将产生诸如隐私威胁、犯过错误的人难以返回正常的社会生活、全面监控而不自由、大限制和被设计被选择等伦理困境。从根本上说,透明社会的伦理困境是由于人类滥用大数据技术所致。为了实现大数据时代的顺利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大数据时代的透明社会伦理困境进行必要的治理,要求树立正确的功利观、积极弘扬人文精神、不断建立健全相关伦理制度规范和弘扬社会美德。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技术作为一项综合性技术,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化。大数据技术异化从根本上说就是我们不能完全控制和规定大数据技术而导致的非人道、非人性和非自由。由于大数据技术自身的独特性,大数据技术异化的表现及其根源不仅具有技术异化的一般性,还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因此,需要进行必要的伦理治理以规避之,从而促进大数据时代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把人类带入了由抽象数据建造而成的"第三洞穴",由此催生出的社会科学研究深深陷入了数据主义的内在矛盾当中,一方面再大的数据都不可能是真实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另一方面大数据隐含的对整全信息的追求是一种不可能兑现的乌托邦。这样的社会科学非但不能像它所宣称的那样无所不能,而且它还会导致一个完整而真实的人从社会科学的视野中消失,只剩下人造影像的影像成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4.
近年,随着大数据技术及其应用的迅猛发展,其引发的伦理问题也引起学界高度关注,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阐述了大数据技术伦理问题的表现形态、产生原因和治理对策。梳理国内相关文献可以发现,现有研究存在明显不足,因而未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以进一步正确认识和化解大数据技术所带来的伦理风险。  相似文献   

15.
对地观测卫星从研制、升空、在轨运行到数据的接收、处理和应用是一个复杂的卫星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我国,通常将整个卫星系统工程分为六大部分:卫星、火箭、发射场、卫星测控、地面部分和应用部分。在轨运行的卫星、地面数据接收系统、地面数据处理系统和应用系统构成了卫星遥感数据的一个完整的流程。地面数据处理系统位于整个数据流程的中间环节,既是卫星遥感数据的归宿,也是应用系统卫星遥感数据的源泉。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为基础,以2015—2021年大数据领域高被引论文为样本,运用知识图谱软件VOSviewer对样本中的关键词频次进行统计,对关键词数据进行手动预处理后生成科学知识图谱,然后从研究热点、研究前沿以及演进路径对大数据技术进行量化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数据技术前沿有三个研究方向,分别是大数据开发与挖掘技术、大数据分析与管理技术、大数据运维与云计算技术。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是大数据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大数据运维与云计算是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前沿,数据安全是大数据技术的未来研究热点。随着人们对大数据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大数据理论体系和大数据治理体系会更加完善和成熟,人类将进入信息技术引领下的万物互联新时代。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新的应用需求和实践问题层出不穷,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大数据的基础研究。百科全书作为知识门类的概述性著作,是开展和推动基础研究的重要载体。作为大数据知识传播的工具,《大数据百科全书》不仅要有实用与新颖兼备的知识内容,并且还应具备准确严谨与通畅易懂的专业化语言文字表达。其中,术语是《大数据百科全书》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总结大数据领域的术语特点,并以此提出《大数据百科全书》术语方面的收录和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已经成为国内外科学界关注的热点。为全面刻画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大数据研究的动态景观,论文基于SSCI、CSSCI来源的相关文献数据,采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及指标、时间序列模型、共词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研究方法对其开展趋势测度,并在此基础上揭示近年来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有关大数据的最新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前沿主题及发展动向,为未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大数据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从与一个倒扣的碗相类似的大爆炸之初,到最终的"大撕裂假说",最新的普朗克望远镜测量数据正在改变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就在欧洲空间局(ESA)公布由普朗克望远镜获取的迄今最详尽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地图的前夜,美国密歇根大学科学家德雷根·亨特表示:"明天将是宇宙学家们的新生之日,这将是一场盛宴,而我们将会逐个品尝这些大餐。"然而,有时候所带来的礼物并不那么讨人喜欢——的确,此次普朗克望远镜给出的观测结果中有一些异常之处让人感到困惑,这就是一种被宇宙学家们称作"邪恶轴心"的大尺度宇宙结构现象。这份最新宇宙地图于3月21日对外公布,其数据是由欧空局的普朗克空间望远镜获取的,其精确纪录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的温度差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作为新的科学技术,从最终意义上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推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量和质的改变。大数据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相应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文化风险,使风险社会增加了新的变数和变量。政治制度风险、社会治理风险和社会极权化风险是大数据带来的三个主要风险。警惕和预警大数据给社会带来的风险,寻找防范其风险的基本路径显得尤其重要。确立并坚持良好制度最高权威原则、个人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大数据利用公开并告知同意原则、利用大数据承担责任原则。构建大数据制度、个人隐私及其个人尊严立法体系、对个人隐私进行脱敏处理是应对大数据挑战的基本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