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一月十五日从桂林出发,乘汽车到龙胜各族自治县,第二天再乘车到三门公社,然后沿着南面的峡谷步行约40里,便到达了天平山——花坪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花坪林区地层古老,地形复杂,气候殊异,风貌原始,繁衍着众多的、古老的、特有的植物和动物,人们称其为“大自然的秘室”。而首先  相似文献   

2.
刘书 《科技信息》2007,(31):564-565
根据桂林特殊的地形地貌,以及高校园区新发展的特定环境,分析在桂林高校开设定向运动课的可行性,并就桂林高校开设定向运动课提出了几条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覃卫国 《河池师专学报》2012,(1):112-114,128
孙中山晚年以广东为革命根据地,由于广东形势复杂,他到桂林活动,拟把桂林作为北伐的大本营。孙中山在桂林的活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进行的,是建党初期党的统一战线取得成就的重要表现之一。孙中山在桂林的活动对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发展民族民主革命事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桂系十年建设与现代桂林的草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4年3月,新桂系以“党政军联席会议”的名义颁布了《广西建设纲领》,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桂林成为当时建设的重点之一.从这一年到桂林沦陷约有10年的时间,桂林初步实现了工业化,构建了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现代化的城市服务设施也普遍设立,初步实现了桂林向现代化城市的转变.由于新桂系广西当局只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加上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得现代桂林的建设仅仅停留在草创阶段,并且后来也毁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火.  相似文献   

5.
1376年至1650年近280年问,靖江藩王在桂林过着骄淫奢侈、养尊处优的寄生生活,然而在客观上他们在这种饮酒作乐,听曲赏舞,游山玩水,吟诗作赋的"清闲快乐"的生活中,在宗教、戏剧、诗词等方面对桂林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就靖江藩王对桂林戏剧的影响作粗略的论述,以填补前人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桂林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称,大家向往桂林,争着到桂林旅游,希望在桂林的奇山秀水面前留下自己的倩影,这是人们共同的审美要求。但对于桂林山水之美以至整个自然美究竟美在哪里看法却并不一致。有人认为,山水之美不在山水本身,而在人的精神、情感“外射”、“移入”到自然山水之中。因此,同观山水,有的见神姿仙态,有的见瓜果满山,有的见碧  相似文献   

7.
喀斯特石山中的白头叶猴和黑叶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喀斯特石山,人们很自然就想到广西桂林一带那平地拔起、巍峨多姿、挺拔秀丽的山峰。大自然的神工斧将在石山上劈出的一处处悬崖绝壁,不但彰现了石山的雄伟,留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还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绝无仅有的桂林山水。这旖旎的风光吸引了无数古代骚客和现代诗人。他们为这一方水土留下了“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的千年绝句。桂林,成了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一。然而,喀斯特石山作为动物的生存环境,有着与土山森林环境截然的区别。这里作为动物的生存环境显然是十分严酷的,动物要适应这样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桂林全新魅力气象景观资源评价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风光中的山、水、溶洞已有相当深度的开发,宝光、日出、烟雨、云海和云霞等气象景观将是桂林未来颇具开发观赏魅力的重要景观资源之一.本文通过对桂林气象景观资源的初步评价,提出开发大桂林气象景观资源的总体思想:在不影响现有桂林山水景观格局情况下,开辟必要的新游路及数量相当的新景点,以引导游客把欣赏桂林风光的视角从地表的山水、溶洞延伸到空中旖旎的宝光、飘渺的烟雨、壮观的云海和瑰丽的日出等气象景观上,使人们对桂林风光的感受更接近想象中的"仙境".  相似文献   

9.
构建大桂林体育旅游圈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桂林体育旅游资源进行了一系列阐述,分析了构建大桂林体育旅游圈的可行性,旨在充分利用桂林在资源、环境和发展机遇等方面的优势,打造一个独具桂林特色的体育旅游圈.  相似文献   

10.
以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发生在桂林府灵川县的"廖三"事件为切入点,阐述康熙时期桂林地方的族群问题、并由此带来的族群变动,社会变迁及其与国家制度、政策的关系。希望把族群动乱问题放回到具体的地方脉络之中,突破"阶级压迫-反抗"的解释模式,给动乱问题的研究带来新的视野和新的解释。另一方面让我们了解一个地方性政治事件是怎样发展为区域性大事件的。如此则把地方小历史与国家大历史结合起来,探讨地方性事件,就脱离不了国家的政策与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桂林因缘“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这话在小学的时候就牢记心间。恰巧,三年自然灾害之后,我们家买的第一个搪瓷脸盆的画面就是优美的桂林山水。每天早上,面对的一盆清水。在水波荡漾之中,一边洗脸,一般欣赏桂林的青山绿水。那真是一种诗意的快乐!桂林的山水就在成百上千次的洗脸之中,见面,欣赏,感悟,品味。中学的时候,中国美术馆经常举办各种各样的画展。每次展览之中,几乎都能见到浓墨与淡墨所渲染的重重叠叠的雨中之山;弯弯曲曲山峦倒映的清澈流水;丛丛挺拔摇曵的凤尾竹;以及立着鱼鹰,在水中飘荡的小竹筏……很多著名的绘…  相似文献   

12.
桂林景观生态发展历程及其与生境、环境耦合发展的研究,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特色,探索了桂林景观的生态审美结构、生态审美特征及其与桂北生境、环境耦合发展的机理、结构与规律。该书对桂林景观生态、景观生境、景观环境耦合发展的纵向时间坐标上的探索和总结,以及对桂林景观生态与同区景观、中国景观、国外景观等横向比较研究,促进了景观生态、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谐共生,有助于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桂林生态旅游,生发健康运行、超循环发展的桂林景观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学、环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中国旅游市场进人到形象竞争时代.旅游形象具有对内形成目标共识,对外扩大知名度、提高美誉度的功能.本文以旅游热点城市桂林为例,在社会学、旅游地理学、传播学、文化学、市场学、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桂林旅游形象影响因素及旅游形象感知与评价,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传播策略,以期对旅游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外国游客对桂林旅游环境的感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外国游客对桂林旅游环境的感知与评价,揭示当前桂林旅游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在实地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外国游客对桂林旅游环境的感知及其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桂林已形成比较稳定的入境客源市场,主要客源为日本、韩国等国。外国游客对桂林自然环境的感知评价较高,而对人文环境感知评价较低,尤其是对住宿、餐饮、交通等因素评价较差。结论桂林与国际性旅游城市在旅游有较大的差距,今后应加强人文景观的研究和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从旅游开发角度将桂林喀斯特景观进行分类研究,系统阐述了桂林喀斯特景观的空间分布及其特征,并从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旅游价值等方面对桂林喀斯特景观进行了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16.
姚远 《科技信息》2009,(18):315-315
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和把握桂林土特产市场的现状,揭示桂林土特产存在的诸多产品问题,结合桂林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从产品营销战略定位角度,提出了桂林土特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桂林乡村旅游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探讨了桂林乡村旅游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分析了桂林乡村旅游产品采取C2C网络交易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桂林景观生态发展历程及其与生境、环境耦合发展的研究,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特色,探索了桂林景观的生态审美结构、生态审美特征及其与桂北生境、环境耦合发展的机理、结构与规律。该书对桂林景观生态、景观生境、景观环境耦合发展的纵向时间坐标上的探索和总结,以及对桂林景观生态与同区景观、中国景观、国外景观等横向比较研究,促进了景观生态、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王鹏运留下了数量较多的思乡词,他描绘了桂林地方的名胜古迹、风物特产。在他的笔下,桂林的山容水态,春光秋色,旖旎多姿,令人陶醉。他又把政治斗争的内容纳入他的思乡词中,感时伤世,郁塞不平,写得也很成功。这些词在艺术上也有值得借鉴之处。(一) 王鹏运是临桂人,家在桂林。他在桂林生活的时期不算短,但由于文献记载缺乏,至今我们对他在桂林活动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这一年,见证     
正"干安全生产工作,每天都是清零的。"一位安监局长谈起安全监管工作时感慨道。安全生产365天,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有新的忙碌,过一天清零一次,一年清零365次,一天、一天,这么数着、数着,就又到了辞旧迎新的日子。于我们来说,同样也在一天天清零。安全生产行业每一天的动态,是新的;一期杂志出刊结束继而转入下一期的准备工作,是新的。一期、一期,这么数着、数着,就又到了辞旧迎新的日子。一段段文字,一篇篇文章,一幅幅照片,呈现给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