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施工方案的建立,目的是提高质量、加快工期、降低成本、提高项目施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就是说,在施工过程中,对人力与物力、主体与辅助、供应与消耗、生产与储存、专业与协作、使用与维修、空间布置与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地部署、为建筑产品生产的节奏性、均衡性和连续性提供最优方案,作为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指南。  相似文献   

2.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辅相成.产业经济学学科应本着继承与拓宽、整合与优化、互动与融合、辨才与培优、支持与激励的建设思路,培养富有合作创新精神的研究型学术团队,致力于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还应从学术团队、学科方向、科研、教学、研究生创新团队及保障制度方面采取措施,发挥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互动发展的双重优势.  相似文献   

3.
法律推理过程包含着权力与利益、应然与实然、确定性与妥当性、客观解释与主观解释、逻辑与价值、语言与事件、思维与表达、认知与行动等诸多矛盾。在司法能动主义与司法克制主义、自然法学与分析法学、实证主义与现实主义、分析哲学与经验哲学的碰撞中,法律已经由文本所体现的规范层面转向法律施行的实践层面,法律推理已经由"逻辑独白"位移到"实践理性"。  相似文献   

4.
在科学发展观理念的指导下,探讨新时期旅游产业科学发展需要处理好的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速度与质量、开发与保护、产品与市场、竞争与合作、政策与舆论、城市与乡村、出境与入境、危机与发展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是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高等教育,促进大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指出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必须正确处理九个关系: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规模、质量与效益的关系、"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关系、全面发展与特色发展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依法治校与民主管理的关系、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公路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目的是提高质量、加快工期、降低成本、提高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就是说,在施工过程中,对人力与物力、主体与辅助、供应与消耗、生产与储存、专业与协作、使用与维修、空间布置与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地部署,为公路工程建设的节奏性、均衡性和连续性提供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7.
翟卫东  暴丽艳 《山西科技》2007,(1):122-123,127
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着重处理好人才资源与人才资本、数量与质量,培养与引进、重点与一般、继承与创新、经济结构与人才结构、牵头抓总与各司其职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8年创刊,是由南京林业大学主办的林业类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国内外学者组稿。主要刊登生物学、林学基础理论、森林培育与经营管理、森林资源与环境、森林与自然保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业机械与电子工程、林产化学与工业、园林植物与风景园林、林业经济、森林工程、土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大部分高校运动会的内容和形式与教学改革的发展的内容不配套,与体育的普及性特点相矛盾,与学生的兴趣爱好不一致,与体育的健身性要求相脱节。高校运动会的开展应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与《全民健身计划》相结合,与家庭、社区的群众体育运动会相结合,应将健身性、娱乐性、竞争性、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应将相应的体育文化、卫生保健知识与体育教学内容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0.
综合论述发展农村水利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的作用,分析农村水利与农村各项社会发展任务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区域发展与流域发展、新开水源与节约用水、水利建设与保护生态、抗旱与防汛、骨干工程与中小工程、水利建设与水利管理、水利发展与水利改革、政府主导与社会投入等农村水利发展与新农村八大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从文昌信仰看道教的文化哲学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昌信仰源自先秦,至唐朝为盛。梓潼神信仰源自东晋,亦至唐代兴盛。两者至元代合流。于是,有关文昌信仰的书籍从宋代开始大量涌现并远传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国家。现存韩国、日本的众多文昌书籍多不见于国内,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深入揭示文昌信仰依托科举考试而昌盛的内在动力,阐释这一价值观念的现实意义,即促使知识界和广大民众尊重文字、敬惜字纸,保护书籍、传承知识美德,谨慎用字行文、弘扬文明。  相似文献   

12.
"人的觉醒"是汉末士风变化的基本特点。然而,汉末"人的觉醒",并未完全回归到先秦之士"志于道"的政治超越的精神状态,而带有强烈的政治依附性,只不过这种依附由汉鼎盛时期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皇权依附逐步向集团依附转化。这种士风的变化,始于党锢集团对皇权依附意识的解构,从而形成汉灵帝中平元年以后至建安时期皇权依附意识与集团依附意识的互动,正是这两种意识的互动深刻地影响了汉末政治结构的变化———皇权逐渐傀儡化,皇权专制逐渐让位于集团专制,并最终导致旧皇权的消亡与新皇权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高密单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文化世家。明末,这个家族以科举起家,此后200余年保持门第不坠,涌现了一大批文化精英,他们在诗歌、古文、经学及书法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促进了明清时期齐鲁文化的繁荣。高密单氏家族独特而出色的家族文化的形成,有其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4.
宋代统治者为了加强皇权,更好地选拔人才,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尤其是涉及考官制度方面,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严密的考官体制。现对发解试考官的种类、职责、资格及所受到的种种限制和处罚作一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商鞅变法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商鞅变法的研究,可以揭示其在历史上的作用。商鞅变法的成功,说明法家思想在当时是适合秦国国情的统治思想。对秦代社会经济发展有相的促进作用,不能因为秦的速亡而否定法家思想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16.
康熙三十八年发生的己卯顺天乡试案,是康熙朝科场大案之一,不仅牵涉甚广,而且对此后的科举制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主要考察了己卯顺天乡试案的案情始末,并对整个案件的处理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此次科场案件不仅体现了康熙皇帝高明的政治手段和治国策略,更成为清朝科举制度改革的重要契机,由此而生发的各种科场改革对有清一代亦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宋代的科举制度承袭唐制,但相比又有所发展,有自已鲜明的特点。宋代的科举制度与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实施了重文轻武等各项措施紧密相关,宋代对知识分子的宽容政策及文化的繁荣也促进了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干谒之风非始于唐,却在盛唐时期最为风行,此期的两位大诗人李白、杜甫亦未能免俗。李白不屑科举走上干谒之途,杜甫则是科举失利方入干谒者之列。他们二人在干谒时段上有长短差异,在对干谒结果的认识上亦有所不同,但他们事干谒时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荷,然而无论怎样李白和杜甫在入仕心态上都是积极的。虽然他们都事干谒,却依然不减他们卓然大家之风范。  相似文献   

19.
唐宋时期是我国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其间,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科举制的演变、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宋代理学的产生等,而这些变化对唐宋时期学校的兴废,宋代学田制的产生,理学思想对书院兴盛的作用等产生广泛影响。所以,唐朝学校教育发展到宋朝,在学校教育的管理上、官学教育的内容上、蒙学教材的编写上、书院制度的发展上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20.
金朝科举制度来源于辽宋,首科尉闭是天会二年,开科38次,文武举并行,取土范围扩大列全国各个地区,实行分级递进的考试方法,考场制度非常严密,进士科取士人数在5000—6000之间,平均每次150人左右。金朝科举取士,科目出身不同,则仕进前景不同。金朝科举选拔了大量人才,有利于提高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