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6月28~30日,由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主办召开了浙江大学与韩国釜庆大学“中韩南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中韩两国2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黄华新、韩国研究所副所长金健人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此次会议议题广泛,气氛活跃,两国学者充分交换了观点和最新学术信息。  相似文献   

2.
2005年8月24~25日,首届中韩联合几何与可视计算学术会议在韩国釜山召开。来自中韩两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领域的8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20多人在大会作了报告。大会上来自山东大学的张彩明教授作了题为“Determine Knot by Minimizing Energy”的报告,屠长河副教授作了题为“Continuous Collision Detection for Linear Swept Spheres under Rational Rigid Motions”的报告。  相似文献   

3.
2006年5月8-10日,国际大学评估专家研讨会第一次会议在杭州召开,会议由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和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地联合主办。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英国、美国、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大学管理和评价研究领域的一流学者和来自中央教科所、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广东管理科学院等单位的国内知名评价专家31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外方代表10人。会议收到论文7篇,学术负责人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徐小洲教授。会议主要围绕“国际大学创新力评价研究”的原则、指标体系设计、数据收集、跨境比较、影响和前景提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4.
2007年8月27~29日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开大学泰达应用物理学院召开了纳米生物科学中韩联合研讨会。会议由南开大学和韩国釜山大学纳米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共同主办,由南开大学生物物理科学与技术系和南开大学泰达应用物理学院共同承办。会议组委会主席由南开大学泰达应用物理学院院长Romano Rupp教授和韩国釜山大学Se—Young Jeong教授共同担任,组委会成员还有南开大学李任植教授(韩籍南大教师)、徐章程教授和张心正教授以及釜山大学Chae-Ryong Cho教授、Jaebeam Lee教授和Su Jae Kim教授。  相似文献   

5.
介绍并比较了中韩两国大学英语水平考试内容,指出中韩两国在大学英语水平考试方面相似的地方是都侧重对受试者听力和阅读能力的考查,不同之处在于韩国英语水平考试设有口语考试这一部分,且试题类型多样化。韩国英语水平考试有2点值得借鉴:一是口语测试的必要性,二是成绩报告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朝鲜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与韩国人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而在韩国生活的中国朝鲜族人面临着中韩文化差异,他们需要通过学习来克服中韩文化差异。本研究运用贾维斯的经验学习模型分析在韩朝鲜族人经验学习韩国文化的过程,将朝鲜族人提议为成人学习者。  相似文献   

7.
丁海亮 《科技信息》2010,(9):247-247
在韩国.从2001年开始每年都有推选“年度成语”的传统,以呈现当年韩国国内的社会现象。由韩国各大学教授、报刊专栏作家和知识界名流共同推选的年度成语在《教授新闻》上统一发布。通过浏览每年的年度成语我们可以看出中韩两国文化的不可分割性。  相似文献   

8.
董玉洁 《世界知识》2011,(15):66-67
“近年来,韩国青年和中国青年之间出现了一些负面情绪,怎样才能让中韩两国青年之间彼此更加喜欢?”在韩国外交通商部,中国青年代表团的团员向韩国东北亚三课长许承宰提出了一个让中韩两国人都很纠结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马关条约》的签订宣告了中韩朝贡关系的结束。随后,中韩关系进入了韩国欲求独立自主,中国欲维持传统朝贡关系的矛盾局面,直到1899年《中韩通商条约》的签订和中韩公使级外交关系的确立,中韩近代关系才得以建立。这个过程是中韩关系由朝贡关系向近代条约关系转变的一个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10.
<正>第3届/2008中韩先进信息功能薄膜研讨会(3th/2008 Korea-China Symposium on Advanced Functional Films for Information)于2008年9月28日~10月2日在韩国仁川召开。会议的承办单位为韩国仁荷大学,会议的主席为C.K.Hwangbo教授和中国  相似文献   

11.
《国际学术动态》2004,(5):44-45
第6届中韩菌物学学术讨论会于2003年11月3~7日在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来自中国、韩国、加拿大共101人参会(其中正式代表85人)。韩国代表26名,加拿大代表1名,中国代表48名,列席代表16名。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谢丛华教授,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国际部李燕林部长,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赵斌教授等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菌物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庄文颖研究员,韩国菌学会理事长Lee Yong Bo教授,组委会主席罗信昌教授分别代表中国菌物学会,韩国菌学会,大会组委会致欢迎词。  相似文献   

12.
田小泉,男,1945年生,西安市临潼区人,1970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采矿系。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带头人。西安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校学位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高等院校哲学教学研究会理事。全国煤炭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理事。现任西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田小泉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科研方面,作为项目主持人和参加者,目前承担着陕西省教育厅专项基会项目——“邓小平哲学思想体系研究”、陕西省教育工委的“‘两课’接受心理研究”等…  相似文献   

13.
《科技促进发展》2010,6(7):87-88
为了竞争国际生存空间,韩国一些基金公司纷纷在美国设立专利管理企业,并大规模讨伐韩国之外的全球企业。这表明:中韩在美专利竞争力已经从数量上的差异,逐步演变为品质上的差异。一、中韩两国在美专利数量差距继续扩大  相似文献   

14.
简讯     
中-韩生物材料与纳米生物技术研讨会召开10月14~18日,经中韩基础研究联合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和教育部国际合作司批准,第五届中-韩生物材料与纳米生物技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这是中韩两国在该领域规格最高的学术会议,被纳入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本次会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和韩国科学与工程基金会(KOSEF)的大力支持.国家基金委国际合作局常青局长、张永涛处长及KOSEF驻北京首席代表Jae-Hag Noh亲临大会指导.今年适逢该会议5周年纪念,作为该系列会议的标志成果之一,依托会议平台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和Yonsei U成立了“中-韩生物材料与纳米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由中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韩国Yonsei Univer-sity,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以及韩国科学技术院(KIST)等单位组成,形成3 3合作核心构架.中心主任分别由中国华中科技大学张胜民教授和韩国Yonsei University的In-Seop Lee教授担任.国家基金委国际合作局常青局长、华中科技大学骆清铭副校长、韩国科学与工程基金会驻北京首席代表Jae-HagNoh及大会韩方主席为中...  相似文献   

15.
1、学科概况本学科创建于1985年,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12人、讲师6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3人。并聘任国内外知名学者、中科院院士等5人为该学科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本学科的康思琦教授、李海志教授、朱锦瞻教授、陈学恒教授、罗爱平教授、曾宪纲副教授为硕士生导师。近年来,在学科带头人五邑大学副校长康思琦教授的领导和组织下,本学科成员团结一致,相互协作,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发挥出各自的专年,共同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本学科积极组织各研究小组发挥各自特长,主动走出去,承担科研项目,为地方…  相似文献   

16.
<正>实现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与韩国"欧亚计划"战略的对接,已经成为中韩两国全面提升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紧迫目标。推动韩国成为"一带一路"沿线战略支点国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可以使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成熟。中韩两国的国家利益和战略取向,决定两国需要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以及朝核问题等各个领域实现成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去年7月习近平主席访问韩国时发表的《中韩联合声  相似文献   

17.
2010年8月下旬,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民俗学学科与韩国历史民俗学会合作主办的“中韩历史民俗与区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左温州召开。参会者主要为韩国历史民俗学会成员和国内相关领域知名学者,也有美国和台湾地区的学者。  相似文献   

18.
房芳 《枣庄师专学报》2009,26(5):135-139
威海发展中韩会展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和现实情况,确立政府与市场双向互动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开发韩国市场、利用旅游业带动会展业发展、走新型会展发展道路,并确立发展中韩会展半岛区的理念,走区域联合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博览》2013,(5):13-13
韩国经济近年来蓬勃发展,但随之“养儿防老”,加上班府的福利制度跟不上时代,韩国孤苦老人的自杀率因此倍增。韩国65岁及以上老人的自杀人数,从2000年的1161人上升到2010年的4378人,10年间的增幅近四倍,是发达国家中自杀率最高的。  相似文献   

20.
1932年4月29日,中韩两国爱国者共同策划发动了上海“虹口公园爆炸案”,这一事件不仅震惊世界,引起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而且成为中韩两大民族联合御侮、团结抗日的新起点,对中国和韩国独立运动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