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疆北塔山天然草地营养类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新疆北塔山天然草地实地考察,采集混合草群样品,经化学分析,按照全国统一标准和方法,对北塔山天然草地进行了营养类型划分,阐述了各营养类型草地自然、经济特征,并对各营养类型草地的营养特点、饲用价值和适宜放牧家畜配置等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2.
天然草地类型综合评价的相对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各类型天然草地的盖度、可食风干牧草产量、牧草利用率、草群中优良牧草比率、草地可利用面积系数、羊单位需草地面积等指标,应用相对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准噶尔西部巴尔鲁克山地区的天然草地类型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探讨相对关联度分析运用于天然草地类型综合评价的数量化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兵团农九师165团草地资源及其主要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1992~1994年实地考察资料,阐述了165团基本自然条件,对草地植物成分进行了饲用分析,研究了该地天然草地资源,确定了草地类型分类系统,并对各类型草地自然、经济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概述了当地草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4.
跨世纪中国西部草地环境灾害与减免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草地面积有60亿亩,其西部的草地占87%。通过对西部草地灾害的类型和致灾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提高草地生产能力、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和防止草地灾害发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2004年以来,我与市、县(区)畜牧部门有关技术人员配合,对我市十二县(区)天然草地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采取以县为单位,按照不同地貌特点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内容包括草地类型、面积、牧草种类、生产能力、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等。通过调查分析,进一步研究造成草地退化的原因,探索我市天然草地建设与恢复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利用1993 ̄1996年在中国新疆天山北坡不同草地类型上观测的牧草与作物产量,环境资料和气象卫星资料,进行了相关分析和草地类型图与产量分级图的制作,建立了NOAA卫片目视判读和计算机自动解译标志等,并使用遥感技术和GIS系统结合的方法,对新疆阜康县草地与其它农业资源做了动态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1996年该县的草地与其它农业资源比1986年前有较大的变化,其中草地、森林面积比10年前降低了17.5  相似文献   

7.
天然草地的组成类型及退化特征,对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退化草地生态的恢复治理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对白银地区天然草地资源组成、草地类型结构以及退化草地植被特征进行了系统调查与分析,研究了不同退化演替时期草地植物生态型、生产力的构成变化规律.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从初期到后期,高位芽植物最先消失,草地植物群落物种数和优势种密度急剧下降,群落盖度、生物量比、鲜草产量与可食草产量百分数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提出了天然草地永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皇甫川流域不同草地类型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皇甫川流域不同草地类型土壤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丰富度、优势度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芽孢型细菌多样性指数为恢复草地大于人工草地和退化草地 ;放线菌及真菌的多样性指数均为恢复草地大于退化草地和人工草地  相似文献   

9.
天然草地资源是一牧场草原畜牧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该地草地资源及利用进行了研究。即按全国统一标准把天然草地划分为5大类、6草地组和10个草地型,并建立了草地类型分类系统,就各大类草地的自然、经济特征进行了概述。采用草地牧草适口性和产草量相结合法对草地资源进行了等级评价,估算了各季节牧场的载畜量和分析了草畜供需关系。对草地资源特点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该牧场草地利用中的突出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存在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新疆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评价了新疆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重点对不同草地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价值进行尝试性的估算。结果显示,新疆草地系统年平均价值为71.32×108美元;新疆草地的主体类型提供的服务价值仅占总价值的43.17%,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贡献率不高;低平地草甸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最高;沼泽和温性草甸草原在草地生态系统中所占的地位很低;草地各类功能价值中,提供给畜牧业生产上的经济功能仅是草地经济服务价值的很小部分。这些结论体现了新疆草地生态系统的特殊性以及开发和保护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长白山保护区风灾区的面积占保护区面积的5.8%,目前的恢复现状为:已恢复区大约占10%,半恢复区占7.9%,未恢复区占81.4%.本文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横山、维东、池西、峰岭四个自然保护管理站的数据为基础,根据长白山区植被、土壤等的变化特征,确定植被恢复立地类型划分的指标体系和立地分类系统.结果表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风灾区共有39种立地类型,其中,台地草地中层壤质山地棕色针叶林土,阴陡坡草地中层壤质山地棕色针叶林土和阴缓坡草地中层壤质山地棕色针叶林土三种类型所占的比例最大,分别为38.56%、19.53%、10.57%,面积分别为4390.35 hm^2、2223.78 hm^2、1203.99 hm^2.  相似文献   

12.
新疆兵团农十二师104团天然草地资源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天然草地野外考察为依据,概述了草地形成的自然条件,划分了草地类型,研究和分析了各类草地的自然、经济特征,并对天然草地资源进行了等级评定,估算了各季节牧草载畜量,分析了草畜供需潜力,阐述了该团草地资源存在的优势条件,提出了制约草原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应用聚类分析法对青海21个草地型分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欧氏距离为距离系数,以最短距离法定义两类之间的距离,对青海21个草地型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取0.86水平,21个草地型可分为12类,取1.09水平可分为9类。应用聚类分析法进行草地型分类,分类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砖窑沟流域的植物区系、植被类型及分布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记述,并就植被利用、改造和开发问题提出了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实地采集植物的标本整理及分类学鉴定为基础,对组成当地天然草地牧草种类、数量、分布进行了分析,划分了生态经济类群牧草,并对各经济类群牧草进行了饲用评价。  相似文献   

16.
石河子紫泥泉种羊场草地资源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简要概述了石河子紫泥泉种羊场自然条件,对草地进行了类型划分和提出分类系统,并着重分析了各类草地数量构成、分布规律、草群种类成分、结构和生产力。阐述了各季节牧场的基本条件,对其生产性能进行了评定,同时在探讨了生产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了可行性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7.
定量划分植被类型的数学方法很多,但往往比较复杂繁锁,而图论聚类法不但简单易行,而且实用。采用此方法将松嫩平原南部草地植被划分为七个类型,其结果与野外实际调查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我国牧区县和半牧区县划分及发展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草地与农用地面积比指数和畜牧业与农业产值比指数为主要依据,提出新的牧区县和半牧区县划分方案,包括111个牧区县和168个半牧区县;以资源和环境定位为主,确定牧区县和半牧区县的保护建设型、基地建设型和生态旅游型等产业定位类型;牧区和半牧区应采取立足于区域整体发展的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蒙古国克鲁伦河流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我国北方疆域生态安全防御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以蒙古国克鲁伦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利用Path-Row=130-27的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PCI、Erdas、ArcGIS等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近年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现状进行分析。通过非监督分类及目视解译,得到调查区林地、草地、灌木林、湿地、农田、水体、城镇七大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探讨了蒙古国克鲁伦河流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空间分布规律,得出草地占据主要类型,面积为44.8%,城镇、工矿用地占极小比例,畜牧业是该地区的主要经济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