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哲学,作为“爱智之学问”,包括了智慧是什么,为什么爱智慧,人对智慧的反思三层意识。它们互相联系,逐层推演构成了对哲学的原始诠 释。  相似文献   

2.
孟娟 《奇闻怪事》2008,(4):31-32
曾一度认为“智慧”必定是那种淡定自若的气度、云淡风轻的幽雅,定能将生活调度得从容而丰富;也曾以为“智慧”就是那种临危不乱的机智、笑看风云的洒脱,定能将课堂演绎得风趣而充实。当耳闻越来越多的智慧故事在身边流淌,当目睹越来越多的智慧之花在身边绽放,我惊诧——原来智慧就在你我身边的每一个细节里,只要你甘愿俯首。  相似文献   

3.
智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图书情报界应重新思考自身的目标和职责,在传统资源管理的基础上,重视研究智慧,探讨智慧管理。在东西方的“智慧”哲学中,强调以道德伦理为基础和先决条件,自我认识、判断是主要过程,实践是落脚点。在图书情报学视野下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智慧形成的循环模式不同,其开展智慧管理的具体措施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了诗性智慧的演变发展历程,将诗性智慧分为历史智慧与玄奥智慧两个层面,并从本体论哲学角度分析了其所以如此构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饮食传统博大精深,充满智慧,是一门特殊的学问。在我国,从哲学人类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探索研究者少,文章试图从中国饮食中的“治疗”“养生”与“身体想象”等方面探讨生命的哲理,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建设》2014,(3):63-64
坐在沙发上,用遥控器打开电视就能知道村务、财务、党务的公开状况;在路上,打开手机就能查询、缴纳水、电、煤气费用;要出发去上班前,先查看堵车路段以便绕开,可以早点到达单位……自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全面开展“智慧杭州“光网城市”建设以来,从智慧政务到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民生,“智慧生活”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构建“智慧城市”成为眼下城市发展的主流。从城市生活中“智慧经济”“智慧人群”“智慧管理”“智慧流动”“智慧环境”“智慧生活”的发展入手,探讨了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新契机及其新的服务模式,对图书馆员进行了重新定位,证明了图书馆在智慧城市中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静俊 《科技信息》2012,(1):477-477
去年以来,国内很多城市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设想,把它作为“十二五”期间城市发展的模式。宁波是目前国内建设“智慧城市”理念最成熟、计划最系统、步伐最坚实的城市。文章把“智慧城市”定位为城市发展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分析宁波如何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以实现改善民生、优化公共管理和促进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人类智力与智慧角度,对知识与理想的形成过程即认识过程,作动态的考察。认识成果--知识与理想的形成以及实现都是智慧的表现,说到底,知识的力量、理想的力量、行动的力量,都是人类的智慧的力量。科教兴国需要创新思维,需要智慧。文章还提出“知识与智慧的二重性”命题,评析了“知识力”说。  相似文献   

10.
老子哲学智慧的核心是治国之道,在其哲学体系中,老子不但提出治国的最高境界在于无为,而且还对治国方略进行了具体规划。对于道的解读、老子哲学的来源及其归隐之路,也应从老子的本意进行研究,力求以老子之道治老子之学,回归老子哲学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1.
李睿 《甘肃科技》2023,(9):119-121+125
“十四五”时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智慧”技术持续深入发展和应用,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方式变革迎来新的契机。文章立足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现状,指出当前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面临的数据支持、数据可靠、数据呈现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主要挑战,同时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推进智慧服务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优势,在此基础上,从准确定位读者需求、增强智慧服务能力、确保数据信息安全、优化移动阅读模式等方面提出具体推进策略,旨在为图书馆智慧服务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智慧社区治理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石。社区治理的智能化和网络化成为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里的目标数据绘制图谱并展开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智慧社区治理的相关研究起步晚、时间跨度短,但内容丰富。相关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可归纳为“名词引入时期”“本土化发展时期”“深入研究时期”。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关键词,更好地助推智慧社区治理的发展。数字赋能成为2023年智慧社区治理的研究热点。智慧社区治理研究将不断加深本土化,总结经验形成中国智慧;拓宽研究思路,实现“智慧+”的全新模式;重视研究方法,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跳出“智慧陷阱”,弥合信息鸿沟。  相似文献   

13.
从古希腊哲学到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始终是贯彻西方哲学的崇高理想。近代西方发展起来的“唯人主义”(人道主义)人文传统,由于把世界置于一个以人为原点的坐标系之中——“人类中心主义”,这一文化革命一方面把人最终从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把人的存在同异人的存在推上了对立的两极,针对人之外的智慧生命,人文主义是无能为力的。在人文主义的框架下,建立不起来人与非人以及人与人之外的智慧生命之间的适当关系,虽然非人的智慧生命至今仍未变成现实,但科学的发展却使之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性。在这一意义上,科学和人文是对立的。  相似文献   

14.
开展智慧型群众体育运动,能够推动群众体育运动发展更为科学化、高效化、便捷化、智能化。文章从充分提升科学决策能力、有效均衡分配平台资源、多方协同优化服务结构三方面,探讨智慧型群众体育运动的着力点;从“丰富路径,推进智慧型群众体育运动开展”“拓宽平台,夯实智慧型群众体育运动保障”“完善体系,促成智慧型群众体育运动合力”等方面,分析智慧型群众体育运动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5.
知识与智慧属于意识活动的两个不同层次。知识告诉人们对象“是什么”、“怎么样”;智慧能够把人引向好的生活。智慧来自于知识,知识可以转化为智慧。现代大学以培养人为目标,它的使命中必然包含着“转识成智”的内容。哲学是爱智慧的学问,哲学教育在“转识成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大学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哲学教育,这是时代赋予大学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传统学术的视阈入手,梳理与辨析历史和历史哲学的内涵与外延。考察历史一词的多重含义;指出西方历史哲学乃根据对历史的两分法,即历史事实和历史著述,而有“思辨的历史哲学”和“分析的历史哲学”两大流派;进而指出中国古代对历史有一三分法,即史事、史文、史义,认为史义即为中国的历史哲学,同时史义又包含有“历史之大义”与“吾心之精义”两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7.
以儒道释为主干的中国传统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其主旨在于围绕人的“生命”来展开教训、智慧、学问与修行。儒道释哲学对生命智慧的阐发各有侧重,儒家主要从入世的立场来寻求生命的安顿、调护和完成,强调此生生命历程的担当与责任;佛家主要从出世的立场来看破生命之苦的实相,追求生命之苦的解脱之道;道家则介乎两者之间,追求个体生命的自然与洒脱,三者共同构筑了中国生命哲学的基本精神。面对当代国人“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的生命智慧缺失,传统的生命智慧为今天的生命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8.
依托国内“企查查”网站的智慧养老企业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区位熵、局部莫兰指数与线性回归等方法,探讨我国智慧养老产业的区域集聚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智慧养老产业的集聚分布已出现溢出效应且形成六大产业中心;各省份的产业集聚较明显,但省际的产业集聚不够明显;智慧养老的基础产业及工业表现为内陆型集聚,而服务业则呈现沿海型集聚;各省份智慧养老的基础产业、工业和服务业的企业数量与该省份一二三产业GDP显著正相关,同时第一产业GDP对智慧养老企业数量的正向影响最大;智慧养老产业已形成了长三角融合服务模式、粤港澳协同发展模式、成渝竞争发展模式和京津冀均衡发展模式等空间集群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哲学是关于智慧之学,其中所蕴含的睿智是我们民族开拓前进的依据。通过对圣贤先贤思想的理解,让我们汲取其精华, 从中感悟中国哲学智慧的魅力,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薪火相传的辨证智慧、天人和谐的自然精神。  相似文献   

20.
“哲学无用”论是一种普遍流行的观点,此观点既有所见也有所蔽。文章通过对其所见与所蔽的梳理和分析,批驳了“哲学无用”论的浅见与近视,阐明哲学的“无用”乃是一种大用;哲学作为对人生有系统的思想的思想,给人以“安身立命”之道,为美好的幸福的人生提供一种超越性的人生智慧.对待哲学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