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幼年时期宇宙温度太高,光在那时根本无法闪亮。那么宇宙中的第一缕光线是从哪儿来的呢?通过研究距地球2.81亿光年的一个小星系发出的辐射,天文学家认为,星系内部恒星的诞生可能促使宇宙发出了第一缕光。宇宙被认为产生于距今约137亿年前的“大爆炸”。紧接着“大爆炸”后的宇宙温度极高,物质粒子全部以离子化形式存在。这种情况下,恒星星系这种致密的物质结构无法轻易形成。随着宇宙的膨胀、冷却和去离子化,很多原子核和电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氢和氦这种中性的、原子量小的原子。虽然恒星随后开始形成,但由于宇宙处于去离子化状态,光很…  相似文献   

2.
哈佛天体物理中心的天文学家最近发现了一对相互绕转的白矮星,绕转的周期仅为39 min.根据现有的恒星模型预计,它们将在数百万年后合并,重新点燃,成为一颗质量较大的恒星,以核区氦燃烧提供能量.白矮星是恒星死亡的产物,它密度极高,差不多相当于将太阳的物质压缩进地球的体积内.而这一次发现的白矮星双星,两者之间的相互绕行周期仅有39 min.这样的短周期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3.
恒星不永恒     
陈英 《科学世界》2005,(4):76-89
忽然间,一场大规模的爆炸照亮了宇宙的一角。这可能意味这一颗恒星生命的结束,然而,恒星的生命是怎么开始的呢?那些不爆炸的恒星是怎样消逝的?黑洞是怎样形成的?脉冲星、白矮星、变星、双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本文,将一一解答这些问题,并详细介绍这些苍穹中迷人的“钻石”。  相似文献   

4.
《创新科技》2005,(9):59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在近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斯皮策”望远镜观测到宇宙第一代恒星产生的微弱光芒。宇宙中第一代恒星形成于“大爆炸”后2亿年左右。天文学家一直对这类恒星很感兴趣,因为它们在宇宙形成的漫长道路上发挥了最初始的作用,使银河系充满了促使生命产生的重元素。  相似文献   

5.
年青恒星体中喷流现象很普遍。大量天体物理文献瞄准了活动星系核、共生恒星、行星状星云和X射线双星中的物质喷发现象。在恒星形成中基本开放的问题之一是物理机制。物质从原恒星系统喷发,进入喷流。部分喷流控制系统角动力,并且在最初的几百万年里演化。在大尺度上,喷流为恒星形成和演化注入动力。  相似文献   

6.
恒星要保持相对平衡,必须要有某种压力与引力抗衡,在核心处必须存在某种能量来源。恒星的一生是不断消耗能量的一生,一旦能量消耗殆尽,将演变为白矮星、中子星或者黑洞。从理论上讲,黑洞的中心称为奇点,从量子场论的观点推测,奇点也许是“真实”与“虚无”的连接点,或者说“开关”。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在恒星环境下,电荷强屏蔽对原子核基态间β衰变的影响,分别计算了电荷屏蔽对核素^6He,^15C,^31Si和^57Mn的β衰变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和较高密度下,由于电荷屏蔽,其衰变率相对于无屏蔽时有较大的增加,甚至可以增加一个量级,这对恒星内部的弱相互作用率的精确分析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多波段数据相结合的恒星形成率定标在近邻星系恒星形成区的可应用性,基于窄带Hα成像观测数据、二维积分场光谱数据(IFS)以及Spitzer/MIPS 24μm和Herschel/PACS 70、100、160μm的中远红外波段高空间分辨率图像,对5个近邻恒星形成星系中119个恒星形成区进行恒星形成率定标研究.以由IFS数据测得的巴尔末减缩得到的内部消光改正后的Hα光度为基准,将24、70、100和160μm与未经过内部消光改正的Hα光度相结合进行定标.结果发现:在1034~1039 erg/s光度范围内,4个红外波段与Hα光度的结合均能很好地示踪经过内部消光改正的Hα光度,RMS为0.20~0.27 dex.良好的数据分布表明基于较小样本的研究结果具有统计意义和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用准直因子与分子外向流质量之间的关系,分子外向流动量变化率和质量变化率与中心源的光度关系,统计地推断作为外向流驱动源的中心星是单个存在的,还是成团的,或是尚未探测到。  相似文献   

10.
计算了7颗类太阳恒星(带有类似太阳的行星系统)的大气参数和多种金属无互的丰度,所有样本星的金属丰度平均值为0.101,其中HD98230的值为-0.271,相对其余6颗星的值小很多(其余6颗星的平均值为0.184),比银盘附近类太阳星的平均值([Fe/H]≈-0.3)相对较高,计算结果表明行星系统的形成与恒星的富金属丰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恒星形成是天体物理学的基本课题之一,而大质量恒星的形成与演化对研究银河系乃至宇宙的演化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对于大质量恒星形成的研究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CO分子外向流的观测对研究大质量恒星形成过程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国内外CO分子外向流的研究现状,对于CO分子外向流的观测方法和判断标准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冷气体(T<20 K)是星系中恒星形成(SF)的原料,冷气体随引力塌缩成致密分子云核并终将继续塌缩转变成SF到恒星,而SF反馈又推动着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详细了解气体的性质,描绘SF和星系的物理关联以及SF对星系的反馈等,是当今极为重要的关键研究.本文主要总结了河外星系中SF的物理规律,探讨了SF与冷气体的相关关系,特别是随着对SF的进一步物理认识,归纳了我们对SF与致密气体关系的系列相关研究,从河外星系整体的研究到对近邻星系空间分解以及与银河系内致密云核的跨度10个数量级的关系;甚至是对更高密度的致密气体,从星系整体到近邻星系空间分解以及河内致密云核的跨度10个数量级的线性相关关系,并指出在ALMA时代SF研究方向的未来发展前景.JCMT的大项目MALATANG提供了对极高密度致密分子气体在近邻星系中大规模分布和SF的认识,了解在星系的中心和更广阔的漩涡盘区各种不同气体状态与致密分子气体和SF之间的物理关联,以及SF和致密分子气体在不同物理尺度上的联系等.随着ALMA/NOEMA的观测推进以及下一代望远镜的投入,有望最终获得不论是遥远或近邻星系从分子云尺度到星系局部、整体各个不同物理尺度上对致密气体和SF的物理性质和规律、多谱线诊断和星系局部SF效率等前沿问题的突破性认识.  相似文献   

13.
恒星要保持相对平衡,必须要有某种压力与引力抗衡,在核心处必须存在某种能量来源。恒星的一生是不断消耗能量的一生,一旦能量消耗殆尽,将演变为白矮星、中子星或者黑洞。从理论上讲,黑洞的中心称为奇点,从量子场论的观点推测,奇点也许是“真实”与“虚无”的连接点,或者说“开关”。  相似文献   

14.
提出用准直因子与分子外向流质量之间的关系,分子外向流动量变化率和质量变化率与中心源的光度关系,统计地推断作为外向流驱动源的中心星是单个存在的,还是成团的,或是尚未探测到.  相似文献   

15.
星系演化是天体物理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和前沿之一.其中,星系并合演化理论在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恒星形成速率是这一研究的重要参数之一.近些年来,对于恒星形成速率测量方法的研究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论文选取了SDSS DR9中0z≤0.3的3 444个星系对以及4 000个场星系作为样本,通过对恒星形成速率的计算来对比研究星系相互作用对星系演化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星系团Abell 2255中184颗成员星系的恒星形成性质.通过对这些星系的形态分类,发现星系光谱在4×10-7m处的跃变程度对区分星系类型非常有效.该星系团中星系的恒星形成活动和星系所处的环境有关,并且不同形态的星系随投影距离的变化趋势遵循不同的规律.此外还确认了团星系的金属丰度与恒星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并推断星系团Abell 2255是在单个星系形成后,经过引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这一结果支持了等级成团理论.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站的13.7 m毫米波望远镜, 对处在不同环境下的9个大质量恒星形成区进行了12CO(J=1-0), 13CO(J=1-0) 和C18O(J= 1-0)的成图观测. 样本中7个源探测到了13CO云核, 5个源探测到了C18O云核. 只探测到2个源有明显的外流结构, 且伴有C18O云核及水脉泽. 首次在HII区S152/S153内探测到可能与红外源IRAS22566+5828成协的12CO分子外流. 并采用典型的LTE方法给出了这些云核与外流的物理参量. 观测结果表明只有恒星形成演化到一定的阶段, 使得气体密度足够高时, 才会形成C18O云核, 而同时出现C18O云核和水脉泽时形成外流的可能性极高.  相似文献   

18.
A:如果用一句话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是,恒星的颜色反映其温度,由质量决定,并随年龄变化。对于天文学家来说,取得恒星资料的惟一途径就是通过看恒星发出的光。在19世纪后半叶,随着光谱技术的发展,天文学家们逐渐拍摄了各种恒星的光谱,并进行了系统的分类。通过光谱,可以分析出恒星的质量、温度、年龄、表面重力、化学成分、磁场等各种  相似文献   

19.
有助于构建更好的早期恒星形成模型[科学时报]天文学家发现的原始气态云团似乎在星系形成过程中毫发无损。图片来源:Ceverino、Dekel、Primack今天宇宙中的化学物质并不是过去的样子。环绕我们的恒星、行星与星际间气体由碳、氧以及比氢和氦——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的几亿年中仅存的两种物质——重的其他许多元素混合而成。直到最近,还没有人见过任何来自宇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恒星内部核反应系统中与粒子数密度涨落有关的振荡现象,分析了这类振荡的产生条件和特征频率。结果表明,引力及温度梯度(g-T)效应可以在氦核反应扩散模型中产生超临界的密度振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