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语》作为先秦儒家的代表著作,其书名中的“论”字有作“伦理”解、“编纂”解、“讨论议论”解、“把有序的言说编次成佚”解、“讨论编次”解、“选择”解、“讨论解释”解等,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根据《论语》的性质、内容和体例,其中的“编纂”义是最为恰当的。  相似文献   

2.
春秋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面对这种时境,坚持依礼而行,以礼救世,《论语》中就具体的记述了孔子对“礼”的一些观点。在对《论语》中“礼”的集注的基础上采用整体结构分析的符号方法与具体文化语境分析的方法,按照《论语》中对“礼”的源起、发展这一流动过程来进行分类,在集注的基础上对“礼”加以解读,以期望接近孔子的原意。按照《论语》中对这一流程的记载,大致可分为五个方面:一是礼之因革;二是礼之本;三是礼一乐一仁;四是礼之规定;五是礼之实践。  相似文献   

3.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是品德高尚者的代称。从《论语》可知,“君子”要具备以下品德:仁义为本,坦荡荡,言行一致,文质彬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作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品德体现者的“君子”,仍然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4.
韩建夫 《长沙大学学报》2013,27(1):83-84,99
“有教无类”是《论语》里关于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在现代社会,许多人常将它等同于教育平等。实际上,在孔子那里,“有教无类”所涉及的“平等”仅仅局限于德性范围内,而今天的“平等”则是一个现代性观念。因此,有必要澄清人们对“有教无类”的普遍误读。  相似文献   

5.
《论语》中曾多次提到“士”,对“士”内在思想的分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孔子所追求的文化品格和行为境界,因此对它的研究很有必要。通过对“士”这一阶层的梳理,从“士”的“志于道”、形成意义的道德自律、广博的胸怀和精神上的尽善尽美等四方面来准确把握“士”的思想特质。  相似文献   

6.
《论语》中的“小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中“小人”出现了 24次,本文认为有 17处意为普通百姓,仅有7处指称道德卑下、失德之人。孔子的“小人”概念基本上是继承了商周以来的现念,将其放置于社会层面,而非定位于道德层面。个别地方指称道德低下之人,反映了词义的新变化,但还不是当时普遍性的用法。  相似文献   

7.
《论语》中"殆"共出现四次,都是"危险"之意。"殆"字解释为"疑惑"、"困乏"、"有害"等是不妥当的。考释词义要注重语言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8.
《论语》中君子、小人等核心概念折射出儒学的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道德体系,可将之看作一种学术传统及生活形态。对其进行新的探讨和归纳解释,可为我们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开拓出新的出路,并为正确理解《论语》提供有依据的诠释。  相似文献   

9.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他言行的语录体著作。“智”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德目,这一思想在《论语》一书中有具体体现。从《论语》一书中可以看出,“智”包涵“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两种。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追求两种理想人格:“知者”与“仁者”,因此“智德”与“仁德”并列成为先秦儒家最重要的两种德行,两者相关但是不等同。仁智兼备就是儒家的理想人格———圣人。儒家在道德修养上追求仁智双修的路线。  相似文献   

10.
孔子的时代,是动荡的社会,变革的时代,孔子义利观的实质在于强化君子喻于义之观念来推动全社会各阶层从修己开始,而趋于仁义礼智信,主要目的在于纠正那个礼崩乐坏、放于利而行的时弊;孟子之时,社会氛围是诸侯东面朝齐,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认为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主张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孟子》的精神在于仁政,而仁政的核心则是爱民、利用、厚生。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存在之中,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建设是中心,但千万注意,富国之后不要让我们的国民因为市场经济的熏陶而成为金钱的俘虏。  相似文献   

11.
一部《水浒》,前半部写众英雄被逼上梁山,主题思想之积极进步无人置疑,也无须置疑;后半部写到受招安、平方腊,却引起了轩然大波。有的说作者宣扬招安,就是宣扬投降主义。有的说作者批判招安,所以说是高唱农民起义的赞歌;也有的说作者摇摆在宣扬与批判之间,思想十分矛盾。笔者认为作者宣扬招安,但不是宣扬投降主义;作者高唱农民起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思想,往往趋于极端,突破常识。“所谓武士道,就是看透死亡”,此为《叶隐闻书》之名言。“即使头颅被砍下,也要从容做完一件事。切下俺的头颅埋葬好了,再躺  相似文献   

13.
儒家经典《论语》中“问仁”的内容是研究儒家对人本体修养的重要资料。在当今商品社会现代人格需重构的时代,儒学中仍有可供批判吸收的精华。  相似文献   

14.
《论语》是一部记述孔子及其部分弟子的言行的书,它记载了孔子关于政治、哲学、伦理、教育等方面的言论,其中有许多言行是“三”的运用,当然其表现形式又是多样的,如:取“中”而体现着的“三”;求“正”而意味着的“三”;确定实在的“三”的运用;代表多数的“三”;以一引出的“三”,“三”的倍数;三种类;三方面;三要点。所有这些运用都对我们有所影响和启发。  相似文献   

15.
“而”字在《论语》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论语》是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典范作品。它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大概成书于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众所周知,《论语》是对话式的语录体著作,其语言较接近于当时的口语。研究这部有价值的著作,有助于我们对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的语言现象有  相似文献   

17.
《论语》中的“其”字共有251处,它句法位置灵活,语义、功能多样,80%以上作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还有一部分作副词、连词、助词。作代词的句法位置除作定语外,还可作主语。  相似文献   

18.
关于《论语》“如其仁”,有两种代表性的解释,从情理、语气方面考察,王引之的“如犹乃也”更胜一筹。“如即不如”的形成机制令人困惑,有继续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论语·宪问篇》“九合诸侯”中“九”字的注解历来众说纷纭,概括古今注家的歧解大致可分为四类:实数说;虚数说;通假说;同源通用说。从文献例证、字形、读音以及古人行文特点诸方面进行分析,虚数说、通假说虽值得肯定但有失偏颇,实数说则明显有失,同源通用说比较合理。“九合”中的“九”和“合”是同义并列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中的"杂合"概念解读辜鸿铭的《论语》译本,指出辜鸿铭的译本体现了一种杂合特征,展示了他在特定历史语境中抵制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构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间平等对话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