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篱1期八S孝注入硅的辐射损伤和退火行为研究……林成鲁方子韦 邢昆山 倪妇山 酆世昌 (1>邻苯二甲酸氢铷(RAP)单晶电学性能研究………………………………………… ……………………………………梁桂金 史子康 王丽青 林一德 杨桐琴 郑秀沁 (6)部分高度E而膜片不连续性及其在毫米波滤波器中的应用…………………戎敖生 (13)一种GP参数优化的有效方法…………………………………………………郝跃 (19)极大前缀码的性质及其计数……………………………………………杨耀池邱伟德(25)弹性轴上动态转矩的估计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一模拟带通滤波器为基础,通过双线性变换获得了一种ⅡR数字带通滤波器,导出了该滤波器系数与其中心频率及带宽的数学关系式.以此滤波器为原型滤波器,文中给出了一种IR数字带通滤波器的级联设计法.根据设计指标,可用文中给出的设计公式求出IR级联数字带通滤波器中原型滤波器的级数和带宽,从而最终确定IR级联数字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具有系数少、结构简单、设计快等优点,很适合于数字带通滤波器的DSP实现.  相似文献   

3.
基于ADS设计平行耦合微带线带通滤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频率对微带线带通滤波器的影响.通过分析平行耦合微带线带通滤波器的电路结构,提出了一种消除滤波器带宽偏离指定设计带宽和在截止频率附近缓和通带内电压驻波比波动过大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设计平行耦合微带线带通滤波器的流程以及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最后基于ADS给出一个中心频率为10 GHz的滤波器的设计实例及其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传输精度高的CMOS MOCCⅡ(second generation current conveyor with multiple outputs,多端输出的第二代电流传输器)电路及基于MOCCⅡ的具有IFLF(inverse follow leader feedback,反向跟随领先节反馈)结构的多功能n阶电流模式滤波器电路。该滤波器电路包含n 2个有源器件、n个电容及n 4个电阻,可以产生n阶低通、带通、高通、带阻及全通电流模式滤波器,文中对MOCCⅡ电路及滤波器进行了PSPICE模拟。  相似文献   

5.
部分极化情况下SINR极化滤波器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最为一般性的部分极化情况,研究了SINR滤波器的极化域性能,着重讨论了滤波器的通带特性,推导了滤波器通带及其面积公式,并利用通带特性分析给出了一种新的最优滤波参数求解方法,由此直接得到了最优滤波器参数的解析式。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新型三输入单输出电压模式滤波器电路,该电路能实现低通、带通、高通、带阻及全通等五种滤波器,该电路具有输入阻抗高、固有频率与晶质因数独立可调、所有RC无源元件均接地及无源灵敏度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PIN二极管电子开关在滤波器切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璟 《甘肃科学学报》2009,21(3):123-125
基于PIN二极管开关电路在射频信号切换方面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滤波器切换的PIN电子开关电路.该电路基于PIN电子开关的串联结构设计而成,具有较高的隔离度和较低的插入损耗.通过对该设计电路的测试结果分析,给出了产生滤波器带外寄生响应的解决方法,并验证了该设计电路在滤波器切换方面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8.
语音信号响度补偿是数字助听器的关键功能之一. 由于患者的听力损失常随信号频率改变,故响度补偿增益应随语音信号频率变化而调整. 该文提出针对人耳听觉特征进行子带划分响度补偿的方法,设计了实现响度补偿的完美重构子带滤波器组,并针对老年性听损患者给出子带滤波器组参数. 实验与仿真结果显示, 本方法很好地补偿了听损患者在不同频段的语音能量损失,使患者对语句的辨识率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9.
在模块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设计FIR数值滤波器的新方法.该方法将数字滤波器等效成一个全通滤波器减去一个由基本单元构成的点通滤波器,进而推导出计算数字滤波器冲激响应的数学公式.该方法具有公式简单,物理概念清晰,滤波点频率不受模块数取整的约束,便于连续控制滤波点频率的优点.与窗口法设计相比,在同等凹口宽度下具有阶数减半的优点.同时,该方法可以推广至带阻滤波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一种适合于大气污染物连续检测的带有声滤波器的无窗共振光声池.这种无窗池解决了由于窗口吸收而限制光声方法检测灵敏度的问题.同时由于声滤波器的作用,它对外部噪声不敏感,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相符。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具有真空密封性能、沉积在介质基片上的波导感性膜片窗口.利用横向谐振法结合奇异积分方程技术,导出了具有快速收敛特性的不连续性等效电路参量计算公式.作为示例,数值计算了感性双侧膜片窗口,当结构退化成感性纯金属窗口时,数值结果与文献[1]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叶素方法(BEM)与升力面法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混合模型.将叶片用一平面代替,并在叶片平面上采用压力跳跃边界条件,混合模型将CFD解算器与叶素方法(BEM)联合起来进行迭代求解,首先采用BEM模块根据入流条件和叶片各段面翼型的气动参数确定叶片上的不连续分布压力,然后采用CFD模型根据压力分布计算叶片上的力和转轮的流场尾迹结构等流场参数,CFD计算得到的流场参数再应用到BEM模块进行计算.每次迭代得到的流场参数与上次得到的值进行比较,残差达到要求则迭代过程结束.将该混合模型用于求解NREL第6期风力机出力性能,并与试验结果对比,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将Lyapunov第二方法用于研究常系数线性系统零解的部分变元渐近稳定性,可引出相关的一些特殊矩阵问题,包括部分稳定矩阵、部分位正定矩阵、矩阵方程的可解性等.给出了部分稳定矩阵的几种判据与部分位正定矩阵的标准型,研究了矩阵方程可解性、唯一性的几种条件,提出一些可供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在内建自测试(BIST)中进行部分扫描的算法,此算法综合了电路的结构分析和可测性分析.文中对其原理和实现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叙述,最后运用此算法对ISCAS89 benchmark电路进行计算,修改其结构后进行故障模拟,并将实验结果与全扫描结构和仅考虑结构因素的部分扫描结构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5.
摘要: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区域分解时域有限差分(improved adaptive domain decomposition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IADD-FDTD)算法. 这种算法通过对检测面上的电压值进行自适应边界检测,消除了检测面上电场值不稳定而带来的计算误差. 该算法还可得到更多的分区,提高了计算速度. 通过对多种不连续波导结构的应用分析,验证了这种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当α0或者αη1时考察了非线性二阶三点边值问题u″(t)+h(t)f(t,u(t))=0,0t1,u(0)=0,αu(η)=u(1)(1)的局部正解,此时相应的Green函数不是非负的,传统的正函数锥不再适用。通过引入局部正函数锥,该问题被转化为此锥上的一个Hammerstein积分方程。根据局部正函数锥的性质构造了两个控制函数以便控制非线性的增长变化。在这些锥和控制函数的基础上,使用锥上的不动点指数定理获得了一、二个局部正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和不重数集合的数学概念:把n项数集合材{S}的任意数项称为它的一个子集,子集各项之和称为子集和,则数集{S}有2n-1个子集与子集和.把 2n-1个子集和互不相等的数集{S}称为完全和不重数集;把少于2n-1个子集和互不相等的数集{S}称为部分和不重数集.然后,阐述和不重数集的构造定理及其特性,并导出一系列计算公式.进而引出等比数列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和不重特性的结论.最后例举和不重数集在研制"电脑中医"、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以及质量检查等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工程应用中,通常需要将GPS大地高转换为正常高,介绍了EGM2008地球重力模型以及高程转换方法,在该地球重力模型的基础上,以距离的倒数定权,提出了利用加权平均值法来求GPS高程转换的残差.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在高原地区可以达到4等几何水准的测量精度,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利用高分辨率航天遥感数据对建筑物实现三维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用价值.光学与SAR图像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遥感数据,高分辨率是当代遥感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归纳了建筑物检测与高程估算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建筑物在高分辨率SAR影像中的物理散射特性,并进行模拟仿真. 以采用的数据源为序,分别介绍了建筑物检测与高程估算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对基于高分辨率光学与SAR影像的建筑物三维重建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利用密度计测得常压下的混合液密度,计算1,3-丙二醇分别在水和乙醇溶液中328.15、338.15、348.15K温度下全浓度范围的表观摩尔体积和偏摩尔体积,本文用修正的Redlich-Meyer方程拟合混合液的表观摩尔体积与溶质浓度关系,最大标准偏差低于0.05ml·mol^-1,并与Redlich-Kister方程得到的偏摩尔体积比较.数据表明,溶质在溶剂中无限稀释偏摩尔体积和极限表观摩尔体积是一致的,1,3-丙二醇在乙醇里的无限稀释超额偏摩尔体积负偏差较水中更大,说明溶质-溶剂间的交叉缔合作用较溶剂内分子间作用大,且1,3-丙二醇与乙醇的分子间作用强于1,3-丙二醇与水分子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