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胶东金矿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研究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胶东金矿成矿具有“多源、多期叠加,时-空集中,规模巨大”的显著特征.该项研究通过对胶东金矿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研究沿革及进展的系统述评,总结了其叠加成矿的主要特征,提出了胶东矿集区中生代复合成矿系统的若干判据及待深入研究的主要问题.尽管胶东金矿的矿床类型、分布区域、地质环境和成矿物源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但其成矿物质聚集、就位的时-空集中、规模巨大,主成矿期成矿时代的高峰值明显具有向中生代集中的趋势.金矿成矿年龄数据及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胶东矿集区至少存在130—110Ma左右的金矿化和90—80Ma左右的金-银-多金属矿化两期金矿化,胶东矿集区是多期矿化作用时-空叠接的产物,其中生代复合成矿系统的形成及演化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郯庐断裂带(五河段)演化特征与矿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区位于华北板块东南缘,郯庐断裂带西侧近旁侧。本区与胶东金矿矿集区具有相同的大地构造背景,其成矿地质条件及结构非常类似。文章在总结前人对胶东矿集区断裂及其控矿规律的研究基础上,以成矿谱系理论为指导、以断裂构造研究为主线,借助现有多处采石场的揭露,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郯庐断裂带(朱顶-石门山断裂)的演化进行研究;认为郯庐断裂带(五河段)主要经历了3个演化阶段:晚侏罗世末至早白垩世,以韧性剪切为主的左行走滑运动、早白垩世至古近纪的脆性伸展正断以及新近纪以来的逆冲挤压活动。研究发现,本区NNE向断裂在伸展时期对岩浆岩、矿化及含矿石英脉的产出与分布控制明显,尤其是断裂破碎强烈、多石英脉充填部位是找矿的良好标志,在今后的找矿勘探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与秦岭造山有关的几个关键成矿事件及其矿床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秦岭造山带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的几个的响应及其发生的动力学背景.方法 以秦岭造山带造山过程与成矿作用演化存在时空耦合关系为线索,研究秦岭造山带成矿事件对其不同时期地质事件的响应.结果 秦岭造山带存在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的几个关键成矿地质事件.结论 秦岭造山带在其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存在多期构造复合活动,地质流体和成矿物质汇聚,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华南是中国重要的钨、锡、铋、铜、银、锑、汞、稀有、重稀土、金和铅锌多金属重要成矿省,成矿时代以中-新生代为主。众多学者通过野外调查、构造变形解析、科学深钻、年代学研究等方法对华南各个区域进行构造地质学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但对整个华南中生代构造演化过程的认识依然存在分歧,这主要归咎于不同学者根据局部研究成果或单一地质要素对华南构造演化进行讨论。系统总结前人在华南研究的成果,对华南早燕山期古地层产出状态、古地理变化、古构造应力场、构造变形样式、岩浆记录等多种地质要素进行归纳。初步认为华南早燕山中晚期处于SEE-NWW或近EW向挤压构造背景下,时间界限大致为170~135 Ma,推测挤压事件可能是成矿大爆发开始的前奏,挤压作用将成矿物质预富集,形成矿化区域,为后期成矿作用提供物质基础及成矿有利空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多种矿产耦合成矿的盆地构造动力学问题。方法综合剖析鄂尔多斯盆地构造与油、气、煤和砂岩型铀矿等多种矿产共存富集的时空配置关系。结果鄂尔多斯盆地多种矿产相互关联、共存富集于古生界和中生界的不同地质层位,促使它们耦合成矿的时代主要发生在晚侏罗-早白垩世的燕山中晚期,主体受控于中新生代多构造演化及其关键变革时期的构造转换过程。结论探索、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动力学演化及其叠加转换关系,有助于客观认识多种矿产共存富集可能受控的统一盆地动力学环境及其耦合成矿效应。  相似文献   

6.
概括了豫西五丈山岩体南部主要含矿构造地质特征及分布格架。分析研究潭头—大章断陷盆地浅覆盖区地质特征及缓倾斜构造的展布特点。控矿因素中的火山机构受区域基底断裂控制,沿区域切壳深大断裂带呈串珠状分布,古火山机构构造对金矿床产出分布具有控制作用。成矿地质体—五丈山燕山期花岗岩体进入到造山期后的大规模伸展动力学背景之下,岩浆活动及其伴随形成的金矿床都必然受此构造背景控制。通过对该区缓倾斜赋矿构造及其成矿规律研究,认为本区缓倾斜含矿构造平行成组存在,根据近年勘查成果发现了缓倾斜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这表明该区成矿地质条件较好,赋矿空间广阔。  相似文献   

7.
刘灵  蒲开兴  李雪莲 《贵州科学》2007,25(Z1):111-117
金堡铅锌矿区位于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的过渡带,即江南造山带南西端.该区铅锌矿为产于新元古界浅变质岩中的典型的断裂构造控制矿床,根据构造发育的相对时间关系,确定加里东期和燕山期为本区主要成矿期,据构造活动与矿化的先后关系,可分为成矿前、成矿期、成矿后构造,按照矿床矿石矿物的组合、结构构造,相互关系及形态特点,又将成矿期识别为黄铁矿-石英阶段、石英-多金属矿化阶段、碳酸盐-多金属矿化3个成矿阶段.本文从断裂构造控矿规律研究入手,运用活动论的地学观点,分析测区构造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8.
北淮阳构造带东段金-多金属矿床区域成矿规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北淮阳构造带东段是我国秦岭-大别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金及铅锌多金属矿床较发育。成矿作用主要受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事件控制,矿床在空间上沿区域性的断裂分布,时间上以燕山期成矿为主,成矿物质来源有幔源和壳源,但以壳源为主。文章在对区内的矿化集中区及相关矿床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并指出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浙江武义萤石矿田金(银)-萤石矿控矿构造型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武义萤石矿田中金(银)-萤石矿床,是中国首次发现并厘定的元素地球化学性质迥异,但物源、力源又相同,受同构造控制,形成于同一成矿期不同成矿阶段的金(银)-萤石矿床新类型。矿床严格受控于盆地构造格局的时空演化规律和帚状控矿构造型式,对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带萤石矿田(床)中金(银)矿的寻找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分散元素超常富集的资源与环境效应: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传统观点认为,Cd,Ga,In,Tl,Ge,Se,Te,Re等分散元素不能形成独立矿床,它们只能以伴生元素的方式存在于其他元素的矿床内.近年来,中国西南地区多例分散元素独立矿床的相继发现,打破了这一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理念.在对国内外分散元素矿床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扬子地块西部大陆边缘构造演化及其所控制的壳幔置换、流体活动、元素分馏等动力学过程,控制了区域内分散金属成矿作用的基本样式和矿床时空分布的基本格局.未来对分散元素超常富集机理及资源与环境效应研究,应着重于三方面,即:分散元素矿集区的成矿大陆动力学背景、分散元素成矿作用的共性和差异性及与其他矿化元素共生-分异的化学动力学机制、表生循环过程中分散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对生态和环境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石湖金矿地质概况的基础上,详述了围岩蚀变和成矿地球化学特征,从而总结出成矿演化规律和矿化空间富集规律及综合找矿标志,指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有望地段。  相似文献   

12.
滇西锡矿带地质特征与成矿构造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滇西锡矿带矿床的野外地质特征、区域地质演化、时空分布、地球化学特征、成因、物质来源与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等方面的研究,综合探讨滇西锡矿带的成矿地质特征与区域成矿构造背景,并浅析其找矿前景。结果表明滇西主要锡矿床类型为云英岩型、热液脉型和矽卡岩型;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花岗岩体与锡矿关系最为密切;含锡岩浆岩主要是富硅、富碱、基性组分低及高分异的深层重熔型花岗岩;同位素年龄资料显示,锡矿床主要形成于110~50Ma B.P.,与中—新特提斯封闭碰撞时期吻合。结合三江多岛弧盆-碰撞造山构造演化分析,认为滇西地区锡矿床及成矿花岗岩主要形成于陆-陆碰撞体制。  相似文献   

13.
从研究福建省双旗山矿床的产出的地质背景入手,搞清该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研究地层、构造和岩浆活动对矿化的控制作用,以遥感技术为主要手段,综合利用物探、化探等资料,运用适合于现有资料水平的方法进行成矿远景区划分,对研究区开展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等方面与遥感影像图的对照研究,为遥感图像解译工作及后续的遥感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吉林延边地区中生代火山岩金铜成矿系列及区域成矿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延边地区为我国东部滨太平洋的一个重要金、铜-(多金属)矿化集中区。成矿带在时、空和物质组成上主要受控于中生代火山-岩浆侵入作用,形成多种金、铜矿床类型组合的成矿带,在分析成矿带内不同矿床成因类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该成矿带的成矿系列,即斑岩铜钼、火山热液金银、次火山热液金银铅锌成矿系列,将成矿系列控矿条件和火山-岩浆侵入作用相结合,探讨成矿系列的构造环境和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5.
Ⅰ.具有较大规模的矿源层,基底岩系中矿源层—胶东群厚达17km,Au1.3ppb ̄23PPb;盖层中含炭岩系厚>270m,Au13 ̄1200PPb。为金矿形成具备了大规模和充分的物质来源。Ⅱ.具有金矿成矿的构造条件:①E—W向及NE向两大构造体系交汇部是“招—掖金成矿区”一级控矿构造,辉山正置此构造部位。②不同方向的深断裂交切带,控制了“牟乳金矿矿区”,研究区存在着这样的不同方向的断裂交切带。③韧性剪切带多控制大型以上金矿就位,辉山岩体上的韧性剪切带存在并发现多处矿化。④陡倾斜的深断裂及缓倾斜层间破碎带及不透水岩层,建立了储矿空间的对流系统,导致合炭岩系中沉积改造矿床形成。区内存在良好的金成矿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上杭盆地是形成于中生代期间的陆相走滑拉分盆地上杭拉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与紫金山金铜矿床的控矿断裂和铜金矿化的形成密切相关,盆地边界主断裂和控矿断裂均经历了挤压一拉张一挤压的构造过程紫金山金铜矿床的成矿物质、成矿流体的物质来源与上杭盆地早白垩世火山岩相同,具有壳幔混熔特征  相似文献   

17.
GIS技术在山东胶东地区金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GIS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GIS技术在矿产资源预测评价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以胶东金矿集中分布区为研究对象,以GIS核心技术为基础平台,对胶东金矿集区各类找矿异常信息进行处理,运用证据权法对胶东金矿区的各类地质异常信息进行分析,提取与成矿有关的构造、地层、岩浆岩(岩脉)、物探、化探异常信息等12种证据权因子,按照1km×1km的网格,借助GIS胶东金矿矿集区划分为有效网格,按照后验概率将其划分了三级找矿有利靶区,对胶东地区的金矿找矿工作部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为应用GIS技术进行矿产资源预测评价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大兴安岭中段的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境外邻区斯特列措夫铀矿田与区内典型铀矿点成矿特征,认为区内铀找矿类型主要为火山岩型和花岗岩内带"交点"型,北东向大兴安岭主脊—林西、板房沟防火站—哈玛尔、牦牛沟公社—哈拉哈乌拉深大断裂为区内主要控矿构造,位于深大断裂交汇区的中生代火山塌陷盆地内的酸性火山岩系、次火山岩体或早侏罗世花岗岩体中的暗色岩墙脉体发育部位为铀成矿有利部位,南木、东沟营盆地是铀成矿最具远景的盆地。  相似文献   

19.
天水李子园-两当太阳寺金银铅矿资源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区域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地球化学异常主要特征总结,以及地球化学块体金银铅资源潜力预测,认为,李子园-太阳寺一带是西秦岭主要的成矿远景区,具有形成大型矿集区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甘蒙北山地区板块构造演化与铜多金属矿成矿系列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结合板块构造理论和成系列概念,提出了成矿系列新的研究方法。甘蒙北山地区位于哈萨克斯坦板块和塔里木-中朝板块交汇部位,其板块构造演化分为前震旦纪古板块活动时期、震旦一泥盆纪现代体制板块活动时期和石炭-二叠纪裂谷活动时期,不同构造单元演化阶段控制了不同的含矿建造、成矿作用时空分布及演化序列和矿床共生组合。按照板块构造演化及其与铜多金属矿成矿作用时空分布和成矿作用演化序列的关系,划分出北山地区铜多金属矿古大陆区(缘)成矿系列,洋缘火山带成矿系列、岛弧-弧后盆地成矿系列和裂谷带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