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历史遗迹的遥感分析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发现遥感图像上的霜冻图案经过增强后,可做为历史遗迹的稳定判读标志;用此法确定了唐长安城的位置和规模.同时指出,霜冻图案并非透视信息,而是地表差异在特定时相和波段的遥感图像上被增强了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考古技术相比,遥感技术能快速、低廉地对大范围地下文物遗存进行探测和制图.但从以往大量考古遥感实践来看,遥感考古往往只是在地表残存一定遗迹的情况下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而对于地表没有残存痕迹的考古遗址,其遥感分析往往会无功而返.考古学家最需要的是在没有地表残存痕迹情况下的考古遥感探测技术.本文通过陕西长安县神禾塬高光谱遥感考古试验研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考古遥感技术--高光谱遥感考古,它通过探测和识别微弱的地物光谱异常,实现了在没有任何地表"常规"考古线索情况下的地下文物遗存探测.  相似文献   

3.
遥感--现代考古研究的第三只"眼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古代遗迹遗址遍布各地,仅依靠传统的考古方法和手段远不能满足我国考古工作的需要.而遥感技术大量运用到考古研究中,为考古工作带来了巨大活力,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文章仅从遥感技术的功能特点简要地分析利用遥感技术进行考古研究的方法和原理,及其在考古研究中具体应用,其目的在于推动遥感考古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中国环境遥感考古的发展历程以及研究现状,预测了环境遥感考古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利用Landsat 8 OLI遥感数据提取云南耿马县甘蔗集中种植区,结合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历史数据和野外调查数据制定甘蔗霜冻分级指标,通过多时相甘蔗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变化差异对2013年底耿马县甘蔗霜冻进行灾后监测评估。结果表明:利用Landsat 8较高分辨率及光谱可分性强的优势,结合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以及归一化植被指数阈值剔除法可迅速有效地提取甘蔗集中种植区。甘蔗全生育期MODIS NDVI变化曲线表明,正常年份12月甘蔗NDVI平均下降0.03±0.01,结合野外调查制定的分级指标可对甘蔗霜冻进行有效评估,评估结果在空间分布上与实况相符合,面积统计结果误差小于6%。  相似文献   

6.
广义遥感环境考古的技术整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交叉学科的角度,提出广义遥感环境考古理念并从技术层面上进行探讨,定义广义遥感环境考古技术是:基于信息学、地学、考古学与历史生态学理论,从航天、航空以及地面地球物理(如电场、磁场、力场、地震波等)方法获取地表及地下历史遗迹的信息,通过信息的处理、融合,进行影像的宏观分析到地球物理的地下微观探测,进而识别遗迹 (址 )的属性及其分布等特征,结合测年技术、孢粉分析以及化学和物理的鉴定技术等,得到对古人类生存的古生态环境的虚拟与数字化的重建。通过对考古学发展与变革的考察,得出广义遥感环境考古出现的历史必然性,进而对广义遥感环境考古内涵、技术工作思路、技术整合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对扬州市的SPOT5数据进行几何精校正,选取1、2、3波段进行假彩色合成并与全色波段融合,根据不同地物的影像特征以及重要遗址点的GPS定位数据,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对SPOT5图像进行目视解译,绘制出自春秋建城以来不同历史时期扬州城址的解译图以及长江、运河河道的变迁图,分析扬州城址变迁的规律和原因.古邗城在建立之初就是一个为了争霸中原、开邗沟所设立的屯粮驻兵之地,所以近2500年以来扬州城址的变迁除与其他城市一样受政治、经济、军事、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外,更受长江、运河河道的南移和军事战争频发这两个因素的制约.以隋唐时期为界,隋唐之前城址的变迁以前者的影响为主,隋唐之后以后者的影响为主.  相似文献   

8.
遥感技术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遥感技术能提取和解释出地面及地下肉眼难以发现的古遗址。采用以高光谱遥感为主要遥感技术手段,在长安-扈邑研究区进行地下文物遗存考古,通过对高光谱热异常、老航片立体解译微地貌等多种遥感手段综合分析,确定了9个规模较大的异常区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其中8个进行了实地钻探验证,勘探证实了其中7处有古代墓葬或其它遗迹存,表明运用多重遥感技术寻找地下古代文化遗存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遥感图像判断识别各种目标,是达到遥感应用目的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判读植被图像和土壤图像对监测生态环境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主要植被类型的影像特征和遥感图像植被判读的方法,以及航空像片的土壤判读和卫星图像的土壤判读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霜与霜冻的特点,其形成的各因素的分析,说明霜与霜冻虽都是隆冬强冷空气或寒潮影响下的产物,且霜冻区常与高压区一致,两者有一定的联系;但它们在概念上却又有所不同,故两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纺织品CAD技术的发展,印花图案数量快速增长.快速准确地在企业图库中查找到相似印花图案,对于帮助纺织企业极大程度降低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印花图案检索问题,以ResNet为主干网络构建了一个基于特征融合的印花图案检索模型PGLN(Pattern Global and Local feature Network).在该模型中,将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进行融合,全局特征使用深度网络的池化特征图,高效地整合输入图像的显著特征;局部特征分支借由注意力机制,使用交互特征层来检测图像的显著性区域.为了验证PGLN模型的有效性,本文在自主构建的印花图案数据集(Pattern)上对PGLN模型的检索效果进行了测试.实验表明,与局部特征提取算法、全局特征提取算法以及融合特征算法相比,PGLN模型在Pattern数据集检索任务上均取得了最优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从遥感图像判读客观实际出发,剖析了遥感图像判读中“判”与“读”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了“判”是基础“读”是深化、“判”有度“读”有限的观点,总结归纳了遥感图像判读中应掌握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3.
2004年6月16~19日,东亚考古学会第3届年会在韩国的忠南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笔者有幸应邀出席第3次年会,并发表了题为《山东济南大辛庄遗址的考古发现及其意义》的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14.
上海地区古遗址遥感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遥感考古技术,通过对七十年代航空像片的室内解译、野外实地验证和编绘成图,对上海地区的已知古遗址和可疑遗址进行了全面调查,共发现有古遗址特征的特点200余个,为系统研究上海地区古遗址分布提供了新的资料,并为在本地区进一步开展遥感考古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根据发表在《文物》、《考古》和《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等学术期刊上的研究论文,综合考察2008—2009年中国科技考古研究的新进展,并结合学科发展的总体趋势展开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6.
针对遥感测绘工程实际应用中的图像融合技术需求,本论文重点对遥感图像融合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在简单介绍了遥感图像融合的基础上,重点对遥感图像融合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面向特征信息的多源图像融合模型,并给出了遥感图像融合技术在遥感测绘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对于进一步提高遥感测绘工程的应用水平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遥感图像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工神经网络系统理论的发展,神经网络技术日益成为遥感图像分类处理的有效手段,并有逐步取代最大似然法的趋势.本文重点讨论了遥感图像分类处理研究中应用效果显著的BP神经网络方法,并在MATLAB平台下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分类算法进行了研究,最后将它的分类结果与最大似然法的分类结果进行了精度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遥感图像分类效果是较好的,是一种有效的图像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待拼接的无人机遥感图像重叠区域不规则、焦距不固定、含噪声较多等问题, 在加权平均融合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基于折线化思想的不规则重叠区域生成法, 减小算法误差, 并运用基于距离比的自适应算法实现权值自动匹配, 使算法在不受重叠区域形状限制的同时得到更精确的计算结果, 解决了图像拼接后融合区域分辨率低、拼接线明显的问题。仿真表明, 改进的加权平均融合算法在保持原算法快速性的同时, 达到了去除拼接缝隙、使图像融合区域过渡平滑的目的, 并获得了融合质量较好的大视野无缝拼接图像。  相似文献   

20.
卫星遥感图像的神经网络自由识别分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神经网络卫星遥感图像自动识别分类方法,并与最大似然 类结果进行了比较。讨论机实验结果表明,神经网络分类的精度和速度优于最大似然法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