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敏  姜杰  张慧娟  周婷  宋哲 《河南科技》2022,(18):103-106
本研究利用国家气候中心下发的130项气候监测数据和孝感国家基准气候站1981—2019年汛期(5—9月)降水数据,分析130项气候监测数据与孝感汛期降水的相关性,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选取相关系数大于0.3的特征指数,建立孝感汛期降水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降水预测模型与实际降水的相关系数R达到0.825,明显大于单个因子的相关性。通过预测模型计算汛期降水,38年中能正确预测31年降水偏多偏少的趋势。在降水预报趋势错误的7年中,仅1年误差超过30%,其余都不超过20%。说明该模型对孝感汛期降水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2.
兰州市增雨潜力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兰州市历年的高空和地面资料,通过计算最大可能降水量、自然降水产出率等物理量,对兰州市的降水资源和增雨潜力气候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自然降水产出率和增雨潜力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甘肃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4~10月降水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甘肃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12个站1971-2000年4~10月降水,用EOF和REOF方法进行了分解,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甘肃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4~10月降水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最少的是景泰站为175.2mm,最多的是广河站为449.4mm,并呈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依次递增的态势,景泰有一干舌,一直南压到兰州、永靖一带,广河有一湿舌,北抬到榆中附近,南部和北部具有相反的分布趋势.其年际间变化振幅十分明显,最大值出现在1978年为415.0mm,最小值出现在1982年为199.1mm,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倍多.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末和90年代后期为少雨段,其余时期为相对多雨时段,特别是90年代以来,降水呈持续减少的趋势.70年代其西部和东部减少,其余增加,80年代西部减少,东部增加,90年代西北部增加,东南部减少,综合反映出甘肃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4~10月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相关分析和主分量分析方法探讨了气温、降水等农业气象灾害因子对我省春小麦产量的综合影响,提出了一种综合相对灾害指数,由此可将大范围不同类型的农业气象灾害放在统一的尺度上来评价,为从宏观上把握和了解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3—2019年5—9月MOD13Q1植被监测产品及同期区域气象站观测资料,应用最大值合成法、趋势线分析模型、相关性分析法,研究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植被时空变化率及NDVI对气候的响应。结果显示:(1)秦岭山区西安段NDVI由东北向西南依次递增,气温与NDVI趋势基本相反,降水和相对湿度与NDVI趋势基本一致。(2)逐年最大NDVI、平均气温、降水总量和平均相对湿度均呈上升趋势;5—7月NDVI、平均气温逐渐增高,8—9月逐渐降低;5—9月逐月降水量和相对湿度逐渐增加。(3)坡脚面区域因城市化发展而出现植被退化现象,秦岭高山区域植被改善显著;各区县改善面积占比自西向东依次减少;西部3个区县改善区域大于退化区域。(4)7月上半月及以前气温与NDVI呈负相关,7月下半月及以后与NDVI呈正相关;降水与NDVI呈正相关,且从8月开始NDVI对降水响应出现滞后性;7月下半月及以后相对湿度与同期NDVI呈正相关。研究表明秦岭山区西安段植被覆盖呈上升趋势,西部地区植被改善明显,且山区植被对降水的响应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用EOF和REOF等方法,对甘肃黄土高原半湿润区全部26个站1971年~2000年4~10月农作活跃生长季降水进行分解,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甘肃黄土高原半湿润区4~10月降水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最少的是西北部永靖站为428.9 mm,最多的是东端正宁站为549.8 m,4~10月降水在由南向北依次递减的总体趋势下,以天水为界,其东西两侧的变化呈"八"字形相反趋势:陇东地区,从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临夏州和临洮、渭源一线,总体上由西南向东北依次递减.EOF及REOF分解的结果更为复杂.其时间演变规律是:26站多年多站4~10月降水综合平均值,年际间变化振幅十分明显,最大值出现在1984 年为638.5 mm,最小值出现在1982年为346.7 mm,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8倍多.20世纪70年代前期和90年代中后期为少雨时段,其余为相对多雨时段,90年代末以来,降水又有增加的趋势.就各年代各区域而言,70年代以庆城、宁县、华亭、清水一线为界,其以南以东低于多年平均,而以北以西高于多年平均;其中西部的东乡、广河也低于多年平均.而80年代研究区域整体均高于多年平均.90年代,整个区域均为负距平,尤其是其南部降水减少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青岛市近年来的植被覆盖度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对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的响应过程,本文基于1998—2019年Landsat卫星影像,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像元二分模型法,获取了青岛市近21年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规律;同时结合气象站点数据记录,对植被覆盖度、温度和降水等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岛市夏...  相似文献   

8.
以义乌市城市发展为例,研究小城市发展引起日照、云量、雾和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变化。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阐述了对小城市的建设规模和空间结构进行合理规划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动物物候观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动物物候直接反映气候变化,低温,高温年份家燕初见期明显偏晚偏早,初见期终见期分布与降水分布吻合。家燕物候期与气温特征有关,能预示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0.
甘肃河西荒漠蜥蜴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气候,植被类型的复杂性和地形海拔高度是决定甘肃河西荒漠蜥蜴多样性的主导因子。海拔低,气温高,降水少,植物生长期长和植被类型复杂的地区蜥蜴种类多。  相似文献   

11.
根据小麦所常规室小麦产量试验7年的数据,研究了同一品种不同年份各性状间的相关性,以及主要性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主要性状与气候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气温、降水对籽粒产量的影响比较突出。不同生态类型品种产量要素与产量间的相关差异较大,根据不同生态类型试验品种的特征特性探讨克字号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的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方向,即西部应在保持新克旱九号小麦千粒重的基础上,增加株粒数;东部则应在保持克丰三号小麦林粒数的基础上,增加千粒重。  相似文献   

12.
以渗流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工程,分析了降水对膨胀土滑坡稳定性影响.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滑坡体渗透特性、体积含水量和基质吸力的关系,运用geo-studio有限元软件分析得到膨胀土体积含水量θ自上而下依次为24.8%、24.1%、23.5%、22.6%,降水条件下及无降水条件下的安全系数分别为1.620和2.141.结果表明,降水降低了坡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对低温容器设计中遇到的"低温低应力工况"的定义、标准进行分析,阐述寒冷地区的低温环境对真空低温液体贮槽外容器材料的性能影响,并介绍如何选择外容器的设计温度、外容器的应力计算和低温低应力工况的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86—2015年西宁城区、大通和湟中三个站气温和降水资料,通过线性回归、距平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夏季城市热岛效应对西宁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研究表明,1986—2015年西宁城区的夏季城市热岛强度呈减弱趋势,最高气温对其贡献最大。近30年西宁地区的夏季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西宁城区、大通和湟中平均气温的升温率分别达0.7、1.0℃/10 a和0.5℃/10 a,西宁城区夏季气温在1997年出现突变,湟中在1994年出现突变,大通未发生突变。近30年西宁城区的夏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分别以4.5 mm/10 a和1.2 d/10 a的趋势增加;大通的夏季降水量在增加,降水日数在减少;湟中的夏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均在减少。三个站的夏季降水量突变主要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西宁城区还在2000年发生突变。城区夏季最高气温热岛强度和最高气温与夏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郊区也是夏季最高气温与降水量的相关性最好。城市热岛效应对降水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盛行风向和河谷地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压力容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温度对压力容器设计的影响。针对低温下压力容器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温度、材料、制造工艺对低温压力容器设计的影响。本文对低温下压力容器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利用成县1961-2011年的气温、降水和日照资料,使用累积距平、一元线性回归、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气候变化分析,找出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及气候异常年份的变化特征.分析表明,成县51a来年平均气温以0.113℃/10a的趋势变暖,1年之中冬季变暖趋势明显,秋季增温不明显.春夏两季出现了2个增温期和1个降温期,与年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年平均气温大体分为1个偏冷期和2个偏暖期,1997年以来全年及冬、春、夏季平均气温偏暖明显;年降水量以12.58 mm/10 a的趋势减少,其中夏季减少趋势明显,而冬季呈微弱的增长趋势.年降水量大体分为3个多雨时段和2个少雨时段;年日照时数以-60.335 h/10 a的倾向率减少,年日照时数大体分为2个多日照期和2个少日照期.1980年为日照的突变期,之前日照总体偏丰,其后日照总体偏歉.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融雪剂对不同空隙率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的影响,采用改变碾压次数方式制备不同空隙率沥青混合料试件,并使用CaCl_2和NaCl 2种融雪剂溶液对其进行冻融循环,进而用低温小梁弯曲试验测定冻融循环后的残留应变比作为低温抗裂性损失评价指标。结果表明:融雪剂质量分数提高、空隙率增大及冻融循环次数增加时,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下降幅度均增大,其中融雪剂质量分数超过15%、空隙率超过4.6%和冻融循环次数超过5次后下降速率加快;NaCl融雪剂造成的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损失较CaCl_2融雪剂高;融雪剂质量分数、空隙率和冻融循环次数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均有显著影响,且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18.
赵国斌 《河南科技》2022,(2):129-132
对比分析,湛江吴川机场和湛江机场近44年的降水特征.分析得出:湛江吴川机场和湛江机场全年均有降水,湛江吴川机场的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降水日数比湛江机场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降水日数少;湛江吴川机场和湛江机场的季节降水量、季节降水百分率、季节降水日数、季节降水日数百分率特征均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  相似文献   

19.
以郑州某近邻地铁的深基坑降水工程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深基坑降水工程对临近地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结合内蒙古中部地区一次人工影响天气过程,综合卫星、雷达、探空、雨量等宏观观测资料,分析了内蒙古中部地区一次降水过程中人工增雨作业的实际情况,为今后在内蒙古地区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提供可靠的依据。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主要受高空冷涡的影响,低层切变明显,高低空配置对降水过程十分有利;多资料集合预报能很好的把握增雨过程的时间段及落区,云层具有很好的可播性,整个降雨过程十分适合催化增雨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