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楼梯作为建筑结构中重要的体系,设计方法对建筑结构有重要的影响,依据一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立了不带楼梯的模型(BD1)和带有楼梯的模型(BD2),选取Ⅱ、Ⅲ类场地4种地震波,采用时程分析法模拟了结构在8度大震时4种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对比了顶层的加速度和位移响应.结果表明,楼梯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动力响应的影响不同,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对结构响应既有放大作用也有加速衰减效果.建议在结构设计和计算过程中应该考虑楼梯对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能用于无限域地基动、静力有限元分析的简单人工边界-粘弹边界,采用一层边界单元来实现.该边界弹簧部分采用弹性半空间Mindlin解计算,边界单元采用具有粘性阻尼的粘弹材料,通过确定合理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粘性阻尼系数,不仅可以使边界单元能够模拟无限域远场的弹性恢复力,同时可以模拟粘性边界.通过两个算例分析,验证了该边界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可用于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在制动力作用下,轨道板和底座板刚度不折减以及采用不同的折减率时,对桥上无碴轨道结构受力的影响.通过对轨道板和底座板不同的开裂程度进行有限元软件的仿真,分析了各自的刚度折减以及对桥上无碴轨道各结构受力的影响.结果证明:施工中如不考虑刚度折减直接采用抗压区的全刚度,计算得出的值较小,而实际中其受力比采用全刚度时大.为类似工程安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斜入射光栅衍射条纹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斜入射光栅衍射情况下的条纹分布进行深入探索 ,分析了光栅衍射中入射角为斜入射时 ,衍射条纹分布不对称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FPS型隔震结构的动力特性,针对串联刚片模型,从理论上建立了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FPS型隔震结构的平-扭耦联动力方程,并对一空间RC框架隔震和非隔震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反应分析,得出了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结构各层的加速度反应、层间位移角、扭转位移比等参数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FPS型隔震装置能够有效延长上部结构的自振周期,限制隔震层过大位移,降低整体结构的扭转反应,有效减少了地震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亦提高了串联隔震结构的空间稳定性,隔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根据单桩—土系统横向怍线性动力相互作用的简化分析模型,利用有限元空间离散技术和Newmark—β法,讨论了横向动力荷载作用下,单桩的运动力程在时域中的求解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各种不同类型单桩—土系统的横向非线性动力学响应。  相似文献   

7.
该文研究了多片任意生成元集(即更加广义的Cantor集)分形介质层的垂直入射及斜入射的反射透射谱,给出了这种情况下的一般自相似递推谱算法.这种算法能得到任意级次、任意结构及任意入射角条件下的振幅谱.文中所给出的一类反射谱是一种准周期自相似谱,有望在电子对抗、薄膜光学及光电器件等重要领域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自由电子近似下,利用散射矩阵方法研究了两端光滑连着电子库、宽度呈宽-窄-宽和窄-宽-窄非绝热变化量子线(量子波导)的电子输运性质,用Landauer-Biittiker公式解析地计算出了两种情况下系统电子透射率作为入射电子能量和系统几何参数的函数表达式,从而分析得出丁由于量子干涉产生透射极大与极小值时入射能量与几何参数所满足的条件关系并得到了数值验证,这种简单体系的精确解除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外,能为研究考虑各种相互作用、外场特别是含时外场作用下的介观电子输运问题提供一个“零级近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讨论剪切效应对结构非线性地震响应的影响及结构抗整体倒塌能力评估中的数值建模、分析方法及倒塌极限状态判定等问题的基础上,按照现行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一榀五层三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区分和考虑剪切变形和不考虑剪切变形两种情况,利用ETABS、OpenSees有限元分析平台,对其进行了静力推覆分析和增量动力分析,进一步利用多地震动记录输入下的增量动力分析结果,得到了结构的倒塌概率曲线,给出了具有50%倒塌概率的以结构基本自振周期对应的谱加速度Sa(T1,5%)表示的结构抗整体倒塌能力指标。结果表明,结构变形较小时,剪切变形对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的影响均不大,考虑剪切变形和不考虑剪切变形的Pushover曲线及IDA曲线基本重合;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大,结构变形增大,考虑剪切变形和不考虑剪切变形的Pushover曲线及IDA曲线出现明显差异,考虑剪切后结构变形增大得更快;考虑剪切变形后,在同样的地震动强度下,结构的倒塌概率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Boltzman积分型本构关系和热流变简单材料的折减时间概念,考虑湿热环境对材料粘弹性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分析了线粘弹性薄板在考虑几何线性与非线性时的长期动力稳定特性.设材料为标准线性固体,将系统的微分-积分型控制方程转化成微分型控制方程,由增量谐波平衡法确定主要动力不稳定区域的边界,讨论了温度与湿度的变化对粘弹性板的几何线性与非线性动力稳定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考虑带裙房塔楼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相互作用影响,利用ANSYS建立施工过程中带裙房三塔楼高层结构模型。针对施工阶段地基受力与变形进行仿真模拟,对比现场实测数据,研究施工阶段地基土受力与变形和筏板基础受力规律。结果表明:相互作用下,裙楼中央及塔楼边缘的土压力均出现下降的趋势,结构层数达到三十层时,其整体沉降可稳定在20mm内;筏板基础及结构一二层刚度形成后,筏板基础以受竖向压力为主,低层剪力墙可分担弯矩产生弯曲应力。  相似文献   

12.
结构设计中往往不考虑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之间相互作用,通过ANSYS建立三座高层塔楼及其裙房有限元模型进行受力分析,研究上部结构和地基基础相互作用下的上部结构柱、梁、裙房剪力墙内力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塔楼上部结构会在相互作用影响下出现边柱及角柱的内力增大,其中在角柱部位的内力增量最多,共同作用对上部结构柱轴力的影响主要在结构一、二层,且角柱受影响较大。相互作用同样对底层梁及裙房外墙计算结果影响较大,在设计时应注意裙房外墙等部位的裂缝控制。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平面电磁波斜入射到涂有单层吸波材料的导电平板情况,并分别就垂直和平行两种极化讨论了最佳吸收条件.文中给出了典型计算曲线和若干结论.  相似文献   

14.
余勇 《高师理科学刊》2023,(12):51-54+59
平面电磁波垂直入射到介质界面时,电磁波满足的亥姆霍兹方程和边界条件与量子力学中粒子入射到势垒时的方程和边界条件具有相同的形式,因此也具有相同形式的解.其本质原因在于电磁波与微观粒子具有相同的波动属性.利用量子力学中势垒隧穿的方法讨论垂直入射的电磁波在薄膜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以及电磁波通过光子势垒的光子隧穿.  相似文献   

15.
带式物料运输机在工业生产中已有较多应用,在跨越障碍时需要设置专用廊道桥。本文以某采矿项目带式运输机跨河廊道桥为工程背景,设计了主跨270m的大跨径斜拉桥结构,保证了桥下河流通航净空和泄洪要求。该桥的设计可为同类工程大跨廊道桥提供借鉴。同时,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对桥梁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桥梁具有较大柔性,桥梁振型较为密集,在采用反应谱分析或其他地震反应分析时应考虑更多数量的参与振型。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的动力响应,本文将海底断裂破碎带中的隧道复合衬砌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定义隧道围岩为多孔连续介质、海底隧道衬砌结构为弹性混凝土材料,考虑粘弹性人工边界、围岩与岩体孔隙水之间的流-固耦合作用,利用有限元软件ADINA,模拟分析了在地震的作用下,多孔介质渗流场与地震应力场的耦合作用对于隧道衬砌结构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衬砌结构材料的抗剪强度是隧道结构安全的控制性因素,初衬结构边界位置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动力响应更大。  相似文献   

17.
根据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桩-土相互作用原理,并考虑土体应力应变的非线性特征,建立了桩基沉降简化模型.笔者以某高速公路为工程实例,探讨了预制管桩桩长和回弹率在砂层地基中对基桩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桩径不变时,基桩沉降随桩顶竖向荷载的增加呈现非线性增大的趋势,随桩长的增大呈非线性减小趋势;增大桩径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小桩基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MICAPS常规资料、多普勒雷达产品,对2018年1月3日发生在驻马店的特大暴雪过程进行形势场、物理量、雷达产品分析,得出"天南地北"是驻马店暴雪的典型流场配置。低层东北急流的建立提供了温度条件和水汽补充。西南暖湿气流辐合区与降水带的分布基本一致,逆温层、高层辐散与低层辐合、高层正涡度与低层负涡度的垂直结构提供了动力条件。暴雪区出现在正涡度平流的右前方,正涡度平流中心加强时,暴雪出现一个增幅期且正涡度平流区先于暴雪出现,这对暴雪产生有先兆指示意义。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垂直结构先于暴雪发生,也有一定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单桩横向非线性静力响应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桩-土相互作用体系中单桩的横向静力响应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在水平拟静态荷载作用下,分析了土体的非线性,桩-土之间接触面的分离.桩的长宽比等因素.对单桩横向响应的重要影响.最后.通过与Trochanis的数值解作比较。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单桩在水平拟静态荷载作用下的响应,以及各种非线性因素在桩-土相互作用体系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罕遇地震作用下单波与双波对多层钢框架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的影响,以唐山市某钢框架结构的学生公寓为原型,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计算模型,对其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结构响应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表明,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单向地震波下的柱底最大剪力是双波下的1.1倍;单向地震波下的底层柱最大轴力是双波下的1.1倍;双向地震波下柱底的最大弯矩值是单向地震波下的1.4倍;双向地震波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是单向地震波作用下的1.8倍;多层钢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单向波和双向波的地震响应相差很大。与现有规范相比,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采用双波对结构进行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更为保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