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的力学性能,分别对国产HLN-7611环氧沥青、日本环氧粘结剂、日本环氧沥青等三种环氧基防水粘结材料进行制备并比较测试其拉剪及拉拔性能。根据相关试验结果研究结论为:国产HLN-7611环氧沥青A、B两组分的最佳比例为1:7.6;日本环氧粘结剂A、B两组分的最佳比例为1:1;日本环氧沥青A、B两组分的最佳比例为1:1,且环氧树脂与基质沥青的比例为1:1。钢板间拉剪和拉拔强度优劣依次为:日本环氧粘结剂、日本环氧沥青、国产HLN-7611环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且三种环氧基防水粘结材料的强度远大于SBS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比国产新型环氧树脂浇注体系A与进口环氧树脂浇注体系B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可知:环氧树脂浇注体系A的拉伸强度为70.33MPa,弯曲强度为133MPa,冲击强度为14.8MPa,介质损耗为0.28%,体积电阻率为3.50×10~(14)Ω·m,击穿电压32.6kV/mm。环氧树脂浇注体系A与环氧树脂浇注体系B各性能水平相当且均达到标准,因此,国产环氧树脂浇注体系A可替代进口环氧树脂浇注体系B应用于生产中。  相似文献   

3.
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以其独特的优异性能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正对环氧沥青桥面铺装应用过程的病害现象,分析了产生上述病害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改善我国环氧沥青铺装层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4.
该文采用微弧脉冲离子表面改性技术与高能等离子喷涂工艺制备了具有阻燃特性的TiZrNiCuBe非晶结构改性层和具有隔热特性的YSZ隔热一体化复合功能涂层.研究了该复合功能涂层的阻燃特性、隔热能力、结合强度等关键性能,重点研究了该复合功能涂层对钛合金基体的室温和高温拉伸性能、高温拉伸持久性能、高温拉伸蠕变性能及高周疲劳性能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微弧脉冲离子表面改性技术与高能等离子喷涂工艺制备的TiZrNiCuBe阻燃和YSZ隔热复合功能涂层,与钛合金基体的结合强度较高,达到37.6 MPa;在750 ℃仍然具有显著的阻燃效果,而未涂敷阻燃隔热复合功能涂层的钛合金在350 ℃就发生“钛火”燃烧现象;600 ℃时的隔热温度达到70 ℃,能满足无人机尾喷管使用要求.TA32钛合金沉积阻燃改性层后,与TA32钛合金相比,室温抗拉强度下降2.7%,550 ℃高温抗拉强度提高0.9%,550 ℃/350 MPa高温拉伸持久寿命下降8.5%,550 ℃/300 MPa高温拉伸蠕变伸长量提高2.5%,高周疲劳寿命下降25%;TA32钛合金沉积阻燃改性层再喷涂隔热涂层制备的阻燃隔热复合功能涂层后,与TA32钛合金相比,室温抗拉强度下降12.9%,550 ℃高温抗拉强度下降12.7%,550 ℃/350 MPa高温拉伸持久寿命下降39.7%,550 ℃/300 MPa高温拉伸蠕变伸长量提高32%,高周疲劳寿命下降24%.因此,采用微弧脉冲离子表面改性技术与高能等离子喷涂工艺制备的TiZrNiCuB阻燃和YSZ隔热复合功能涂层,对于TA32钛合金基体的室温和550 ℃的抗拉强度影响不大,但对高温拉伸持久、高温拉伸蠕变和高周疲劳性有较大的不利影响,特别是降低了钛合金基体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进口界面剂对环氧树脂固化物与金属嵌件界面性能的影响,开发出新型环氧树脂界面剂,并对其热老化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环氧树脂界面剂处理过的拉伸试棒强度达到45MPa,且高温老化后性能衰变小,180℃高温老化试验后的拉伸强度仍然超过35MPa。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废旧聚乙烯塑料(Polyethylene,PE)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耐老化性能。【方法】通过车辙试验、单轴贯入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来评价老化前后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短期和长期老化后,PE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和贯入强度的增加幅度分别为12%~18%、25%~35%,水稳定性能和低温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普通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和贯入强度增加幅度分别为30%~35%、60%~70%。只有短期老化后的水稳定性能和低温性能才能满足要求。【结论】PE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耐老化性能基本相当,且明显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PE改性剂可抑制或减少自由基的产生,能显著减缓改性沥青的氧化老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以醋酸铜、氢氧化钠、钛酸正丁酯为原料及PEG6000为活性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O-TiO2复合型半导体氧化物催化剂,借助固体紫外、氮气吸附脱附、XRD、TEM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分子氧选择氧化环己烯反应过程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uO-TiO2在催化该光化学反应时显示比其纯氧化物稍高的催化活性,而且金属配合物的加入能不同程度地促进光催化反应,其中8-羟基喹啉锰类配合物的促进作用最显著.在优化反应条件下,环己烯的转化率为32.2%,氧化产物为环氧环己烷、环己烯醇和环己烯酮.  相似文献   

8.
作为超重交通桥面铺装的理想材料,树脂沥青混凝土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此次测试了混凝土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耐久性能以及三组不同温度、十个不同加载频率下的动态模量,进一步验证了树脂混凝土的高温和抗疲劳性能的优良性,试验研究与美国环氧及普通沥青混凝土进行了性能对比,为其推广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李二兵 《河南科技》2013,(17):62+66
为了研究纳米改性沥青的性质及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采用针入度、软化点、延度、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分析纳米材料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材料可以较大地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纳米材料S在2%掺量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对不同成分的Pb-B金属基屏蔽材料的微观组织与拉伸性能进行研究,并对组织和断口形貌进行分析,了解其断裂机理。结果表明:随着Mg含量增加,试样晶粒发生明显的细化,分布于晶界的粗大树枝晶向细小枝晶转变;试样的拉伸强度和延伸率随着Mg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Mg含量达到60%~65%,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延伸率基本保持不变,试样最佳强度达到125MPa,延伸率达到0.68%;从断口形貌分析来看,材料断口形貌均呈现脆性断裂特征,随着Mg含量增加,材料断裂机制从沿晶断裂向解理断裂转变。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Ti_3AlC_2陶瓷粉体,对CNTs粉体、Ti_3AlC_2粉体进行化学镀铜,表面改性.以镀铜后的CNTs粉体、Ti_3AlC_2粉体为增强相,AZ91D粉末为基体,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CNTs/Ti_3AlC_2/AZ91D复合材料.确定复合材料的最佳原料配比为:镀铜后的CNTs∶镀铜后的Ti_3AlC_2∶AZ91D=1∶25∶74,热压烧结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压力为35MPa,烧结温度为500℃.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随着CNTs粉体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密度逐渐减小,硬度先增加后减小.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弯曲强度为342 MPa、压缩强度为427MPa、剪切强度为119MPa,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提高了25.52%,屈服强度提高了122.46%,延伸率提高了33.54%.并分析了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U相生成机制、位错强化机制、载荷强化机制等机理.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类新型八羟基喹啉双核钛配合物,初步考察了这类配合物在催化烯烃与H2O2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配体的取代基对此类配合物的催化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由5,7-二卤代,特别是5.氯取代配体制备的配合物显示高的催化效率:它的催化转化率比普通喹啉配合物的催化转化率提高了44%,这可能与卤素取代基能加强配体与钛原子的配位作用有关.基于紫外技术,提出了此类钛配合物催化烯烃环氧化的机理:在酸性条件下,配合物中一个钛-氧-钛桥断裂,双氧水进攻后形成带氢键作用的过氧化物活性中间体,该中间体进一步生成了低活性的过氧化物.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不同浇注温度下液态模锻制件组织及性能的研究,得出AZ31制件模锻时最佳浇注温度。采用拉伸试验机、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分别对其力学性能、微观组织、断口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浇注温度为690℃左右时,AZ31制件的抗拉强度、致密度达到最大,分别为277MPa、2.199。在一定浇注温度范围内,随着浇注温度升高,试样的晶粒明显细化,抗拉强度以及致密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4.
半刚性沥青混凝土是结合了水泥刚性混凝土和沥青柔性混凝土的优点的新路面材料和防水材料,通过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两种试验方法对半刚性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试验得出AC1-6和AC-20浸水马歇尔稳定度最高分别达到20.59 MPa和19.96 MPa,冻融劈裂强度比最高分别达到91%和93%,都能满足规范规定的值,并且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发现沥青的含量和水泥的含量对半刚性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的影响都会出现峰值,使其能够结合混凝土界面粘附性研究从而进一步的全面、准确的评价该材料的抗水性能.  相似文献   

15.
《河南科技》2022,(1):94-97
填料填充于聚合物乳胶粒和水泥之间的空隙,使涂膜结构更加密实,增强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拉伸性能并提高其硬度。研究了填料种类及其用量对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性能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随着填料用量的增加,涂膜的抗拉强度先提高后降低,断裂伸长率降低;在液粉比为1.0的情况下,以粉煤灰为填料的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抗拉强度高达2.58 MPa,断裂伸长率为271%,且硬度达到5H,得到的涂膜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6.
将纤维类材料加入沥青混合料中能够改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而将玄武岩纤维按一定比例掺加到沥青混凝土中,能大大提高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如高温抗车辙性能动稳定度能提高15%以上,低温抗裂能提高20%以上,对于沥青路面的寿命有明显提高,能大大减少沥青路面的维修费用。玄武岩纤维以其自身的优势,广泛应用于沥青混合料中。本研究介绍了玄武岩纤维的基本性能,阐述了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的吸附性、稳定性和韧性等起到的增强作用,并从低温抗裂性能、高温稳定性能、水稳定性3个方面分析了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7.
应用中的沥青路面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会出现早期病害问题,需及时采取恰当措施进行处理。针对当前沥青路面养护的现状,提出采用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封层技术进行养护,利用其超强的粘结性能和抗老化性能,阻止路面水损害,并使路面具有一定的抗滑性能,保护路面,延缓路面损坏。  相似文献   

18.
在序批式反应器中,水平放置孔径8 mm、直径68 mm的网板,利用网板改变流体条件,成功培养出稳定均匀的好氧颗粒污泥.研究网板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及性能的影响,并考察常温下颗粒污泥对COD、NH4+—N、TP的去除性能,分别为90%、87%、83%,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用机械共混法制备电性能优良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石墨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石墨含量、偶联剂对复合材料电导率和拉伸强度的影响。同时,使用扫描电镜(SEM)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石墨粒子相互接触形成导电通路。高阻仪和万用表测试分析得出:石墨在ABS中的逾渗滤值约为35%。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分析出石墨含量为30%左右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最大可达39.1 MPa。  相似文献   

20.
选用高弹改性沥青制备沥青混合料,通过劈裂试验和小梁低温弯曲试验研究沥青用量、纤维掺量对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纤维掺量一定时,沥青质量分数每增加0.2%,混合料劈裂强度和弯拉强度分别提高2.0%~5.1%、2.3%~4.6%;纤维质量分数由0.3%依次增加0.1%,混合料劈裂强度平均分别提高2.8%、7.5%、1.8%,弯拉强度平均分别提高3.1%、8.8%、0.8%。对此,建议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最佳配比是沥青质量分数5.2%、纤维质量分数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